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落土的星星 > 第一百零一章 林校长的劝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一章 林校长的劝退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7”被晨雾打湿,显得格外刺眼。复课班的张磊刚把楚运欢整理的“玉米地物理笔记”塞进书包,就被教务处的老师叫走:“林校长找你,在三楼办公室。”他攥着笔记的手突然发紧——昨天就听说林校长找了班里另外四个成绩靠后的同学,回来时每个人都红着眼眶,他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三楼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林校长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份印好的“自愿退学申请”,桌角还放着本职校招生简章。“张磊,坐。”林校长的声音比平时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你看你这几次模考,总分都在 300分徘徊,离本科线还差 150分,就算高考超常发挥,也很难考上大学。”

张磊捏着衣角,小声说:“楚哥说……说帮我补物理,我还想再试试。”他想起楚运欢用“水桶浮力”帮他讲懂电路故障,想起李老师把他的错题本贴在教室后墙说“进步就是胜利”,心里的不甘像刚冒芽的玉米苗,悄悄顶破了怯懦。

“试?”林校长把退学申请推到他面前,笔尖指着签名处,“你这成绩不仅考不上,还会拉低学校的一本率,影响其他同学的档案评级。我已经帮你联系好了县职校,学汽修,毕业就能进工厂,比复读强多了。”他顿了顿,语气又软了些,“你看这申请,都帮你填好基本信息了,就差你签个名,不算逼你,是为你好。”

张磊盯着申请上“自愿放弃高考”几个字,指尖微微发抖。他想起母亲在电话里说“实在考不上就回家种地”,想起村里有人说“复课生就是浪费钱”,心里的防线慢慢松动——或许,林校长说得对,他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就在他拿起笔,笔尖快要碰到纸页时,办公室门突然被“砰”地推开。

“不准签!”李老师手里还抱着复课班的作业本,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刚从教室赶过来。她一把抢过张磊手里的申请,当着林校长的面撕得粉碎,纸屑像雪花一样落在地上:“林校长,你不能逼孩子放弃!张磊这学期物理进步了 30分,离本科线还差 150分怎么了?还有 7天高考,他还有机会!”

林校长的脸色瞬间沉下来,拍着桌子站起来:“李敏!这是学校的决定,你别多管闲事!教育局给了死命令,一本率必须提升 3%,这几个拖后腿的学生不走,怎么达标?”他指着门口,声音带着怒气,“要么你劝走他们,要么你别当复课班班主任!二选一!”

李老师攥着手里的作业本,指节泛白,却没有丝毫退让:“我宁可去后勤处扫厕所,也不让一个学生走!他们是来复读追梦的,不是来当你提升升学率的牺牲品!”她拉着张磊的手,把他护在身后,“张磊,跟老师走,咱们回教室,楚运欢还等着帮你补物理呢!”

张磊跟着李老师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风带着凉意,他却觉得心里暖暖的——李老师撕申请时的决绝,像道光照亮了他的犹豫。“李老师,”他小声说,“我……我刚才差点就签了。”李老师停下脚步,帮他理了理皱巴巴的衣领,声音放得很轻:“没事,老师知道你压力大。但记住,没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说‘不行’,就像玉米苗,不到秋收,谁知道会不会结出饱满的穗子?”

第二天清晨,复课班的学生刚到教室,就看见公告栏前围满了人。王强挤进去一看,脸色瞬间变了——公告栏上贴着张红色通知,上面写着“经学校研究决定,免去李敏同志复课班班主任职务,调至后勤处工作,即日生效”。

“凭什么?!”王强一把撕下通知,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声音震得走廊都响,“林校长就是怕我们拖后腿,故意调走李老师!”班里的同学也炸了锅,刘萌萌红着眼眶说:“李老师帮我们争取资源,帮我们补功课,怎么说调走就调走?”

就在这时,楚运欢抱着李老师的旧教案走进教室,教案封面上“1998年复读专用”的字迹格外醒目。他走上讲台,把教案放在讲桌上,声音坚定:“大家安静!李老师没走,她教我们的‘不放弃’也没走!现在我们做两件事:第一,每天午休和晚自习,咱们分组帮张磊他们五个补分,我帮物理,吴文娇帮语文,王强帮英语,赵晓慧帮文综,争取让他们多提 20分;第二,我写了封《请求恢复李敏老师职务》的联名信,等下大家签字,我去找林校长要说法!”

“好!”全班同学齐声响应,张磊站起来,攥着拳头说:“楚哥,我肯定好好学,不辜负你和李老师!”王强抱着篮球,把它放在讲台上:“谁要是敢再逼走同学,或者不让李老师回来,我就抱着篮球堵在校长办公室,直到他答应为止!”

赵晓慧则掏出画笔,当场在联名信的扉页上画了幅小漫画——李老师站在复课班教室前,手里举着旧教案,身边围着举玉米叶、星星灯的学生,背景是“不放弃”三个大字。“这样联名信更有意义,”她把画笔递给身边的同学,“大家签字时可以画点小图案,让林校长看看咱们的决心!”

课间,楚运欢把联名信拍照发到复课班家长群,配文:“李老师因拒绝劝退学生被调至后勤,恳请各位家长支持,一起请求学校恢复李老师职务,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高考冲刺环境。”消息刚发出去,张大山的消息就弹了进来:“楚娃,我第一个签字!我再拉村里 10个家长去学校支援,不能让好老师受委屈!”

不到半小时,家长群里就炸了锅,不少家长纷纷响应:“我下午就去学校!李老师是个好老师,不能调走!”“我家娃说李老师帮他补数学,进步了 20分,这么好的老师去哪里找?”楚运欢看着群里的消息,心里满是感动——从一开始的资源被砍,到后来的筹款危机,再到现在的老师被调,复课班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家长的支持,有伙伴的团结,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中午,张大山骑着三轮车,带着村里 10个家长来到学校,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自家种的玉米、蔬菜,说是“给娃们补营养,也给李老师撑腰”。他们刚走到校门口,就看见李老师推着清洁车从后勤处出来,身上的校服换成了蓝色的保洁服,手里还拿着扫帚。

“李老师!”张大山赶紧跑过去,把手里的玉米塞到她手里,“您怎么真去后勤了?我们都知道了,是林校长逼您的!我们这就去找他,让他把您调回复课班!”其他家长也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李老师,您别担心,我们帮您撑腰!”“林校长要是不答应,我们就去找教育局!”

李老师看着眼前的家长,眼眶突然有点红。她放下扫帚,把玉米分给大家:“谢谢大家,其实去后勤也挺好,能帮学校做点事。但请大家放心,我不会不管复课班的孩子,晚上我会去教室帮他们补功课,他们的高考,我必须陪到底。”

就在这时,楚运欢带着复课班的学生走过来,手里举着签满名字、画满小图案的联名信。“李老师,”楚运欢把联名信递到她手里,“这是我们全班和家长的签名,我们已经跟教育局打了电话,他们说会派人来调查。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让您回到复课班,一起陪我们参加高考!”

李老师接过联名信,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和小图案——有画玉米苗的,有画星星灯的,还有画篮球的,每个名字、每个图案都透着真诚的期待。她突然觉得,所有的委屈和辛苦都值了——这些孩子,这些家长,就是她坚持下去的理由。

林校长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校门口的场景,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李老师调去后勤不仅没让复课班的学生退缩,反而让他们更团结,还引来这么多家长支援。他掏出手机,犹豫着要不要给教育局打电话解释,却又怕被问责,只能烦躁地踱步。

傍晚的夕阳把校园染成了橙红色,复课班的教室里,楚运欢正在帮张磊补物理,用的还是“玉米地分垄法”;吴文娇在帮刘萌萌改作文,教她用“玉兰花瓣”写比喻句;王强在黑板上画“英语单词漫画”,用篮球术语帮大家记单词;赵晓慧则在画“复课班守护李老师”的漫画,准备贴在校门口。

李老师推着清洁车路过教室,看见里面的场景,悄悄停下脚步。她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看着讲桌上自己的旧教案,突然笑了——就算在后勤,她也能陪着这些孩子,陪着他们走完高考前的最后 7天,陪着他们实现梦想。

楚运欢突然抬头,看见窗外的李老师,笑着朝她挥了挥手。李老师也朝他点了点头,推着清洁车慢慢离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她都不会放弃复课班的孩子,就像他们不会放弃她一样。

而此时的家长群里,楚运欢正在统计支援的家长人数,张大山还在不断拉新的家长加入。他们知道,接下来的 7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不仅要帮末尾的同学补分,还要争取让李老师回到复课班,更要在高考中证明自己。但他们不再害怕,因为他们有彼此,有李老师,有所有支持他们的家长,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足以对抗任何困难,守护他们的梦想。

夜色渐深,复课班的灯还亮着。联名信被放在讲桌上,上面的签名和图案在灯光下格外醒目,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教室,也照亮了孩子们通往高考、通往博川师范的路。他们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赢回李老师,赢回公平,赢回属于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