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萧接到消息时,正在国子监跟宋大人的门生闲聊。听闻限定款精油皂到了,他立刻起身告辞,快步往四合院赶。
路上,他特意绕到宋府附近的茶馆,跟相熟的伙计打听了一下,确认宋老夫人今日在家,才放心去了四合院。
一进四合院,张萧就看到李正华和李正文正在整理精油皂。这些限定款精油皂用深蓝色的锦盒装着,每个锦盒上都绣着一朵小小的兰花,那是宋老夫人最爱的花。
李正华还在每个锦盒里放了一张小纸条,上面用小楷写着精油皂的用法:“取一块,温水化开,可洗手、沐面、洁发,檀香润肤,久用不伤肤。”
看得出来,李正华将一切都考虑得非常周到。
“正华兄,这包装倒是雅致。” 张萧拿起一个锦盒,仔细看了看,“宋老夫人喜欢兰花,这绣样选得好。”
李正华点点头:“我让铺子里的绣娘连夜赶制的,就是为了让老夫人看着舒心。张萧贤弟,你一会儿去宋府,把这二十个锦盒送过去,就说是‘给老夫人贺寿的薄礼’,别的话不用多说,等老夫人问起,你再提‘宛清 - 七十’是特意为她的寿辰刻的。还有,分利的事,你跟管家提一句就行,说‘若是日后有夫人问起购买,我们愿意把所得利润分一半给老夫人做慈善’,别提咱们自己要分利,这样既体面,又不会让宋大人觉得咱们市侩。”
“我晓得了。” 张萧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包袱里,“正华兄放心,我会拿捏好分寸。”
张萧走后,李正文忍不住问道:“大哥,咱们为什么不直接跟老夫人说分利的事?要是老夫人不知道,管家会不会把这利吞了?”
李正华笑了笑:“宋府的管家跟着老夫人多年,忠心耿耿,不会吞这点小利。再说,咱们跟管家提,是给管家一个台阶,让他去跟老夫人说。老夫人若是同意,自然会让管家跟咱们对接;若是不同意,也不会驳了咱们的面子。这是开封的规矩,凡事不能太直白。”
他顿了顿,又说道:“你今天去香雪坊,刘老板娘不是说宋老夫人喜欢新鲜的小玩意儿吗?咱们的限定款就是新鲜玩意儿,而且是专为她定制的,她肯定会喜欢。等她用惯了,就算咱们不提分利,她也会想办法让咱们的皂在京城里卖起来 —— 毕竟,这皂上刻着她的名字,卖得越好,她的体面就越足。”
李正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一块精油皂,放在鼻尖闻了闻:“大哥,这限定款的香气比之前的更浓一些,老夫人会不会觉得太冲?”
“不会。” 李正华拿起一块,“我让正勇加了三成檀香木脂,檀香性子沉稳,适合老夫人这个年纪。而且,我还在皂里加了一点蜂蜜,洗完皮肤更滋润,老夫人冬天皮肤容易干,用这个刚好。”
另一边,张萧已经到了宋府门口。他递上名帖,管家很快就出来了,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张公子,老夫人正在花园里赏花,您跟我来。”
宋府的花园很大,种满了各种名贵的花草,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处处透着雅致。
张萧跟着管家走到一座凉亭外,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夫人正坐在亭子里,手里拿着一把团扇,旁边站着几个丫鬟。这位老夫人就是宋宛清,虽然年近七十,但精神矍铄,眉眼间透着贵气。
“老夫人,张公子来了。” 管家轻声说道。
宋老夫人抬起头,看到张萧,脸上露出笑容:“是张公子啊,快坐。丫鬟,给张公子倒茶。”
张萧拱手行礼:“老夫人安好。晚辈今日来,是给老夫人送寿礼的。” 说着,他把包袱里的锦盒拿出来,放在石桌上,“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叫精油皂,之前老夫人用过,说效果不错。晚辈特意让家乡的伙计定制了一批,上面刻了‘宛清 - 七十’,祝老夫人七十大寿安康。”
宋老夫人拿起一个锦盒,打开一看,只见精油皂上的 “宛清 - 七十” 字样清晰可见,檀香的香气缓缓散开。
她眼睛一亮,拿起精油皂摸了摸,笑道:“这孩子,倒是有心了。我用了上次那皂,手上的裂纹都少了,正想跟你问问还有没有。”
“老夫人若是喜欢,晚辈这里还有不少。”
宋老夫人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管家,把这些锦盒收起来,待会儿给我送回房里。”
管家连忙应下,把锦盒收好。宋老夫人又跟张萧聊了几句,问了些川河的风土人情,张萧都一一作答。临走时,宋老夫人还让管家给了张萧一盒西域的香丸,说是 “给你朋友的回礼”。
张萧回到四合院时,李正华正在院子里踱步。看到张萧回来,李正华立刻迎上去:“怎么样?老夫人反应如何?”
“成了!” 张萧把香丸递给李正华,“老夫人很喜欢限定款,还说愿意帮咱们宣传。分利做慈善的事,管家也答应了。临走时,还让管家给了咱们一盒西域香丸,说是回礼。”
李正华接过香丸,打开一闻,一股清冽的香气扑面而来。他脸上露出笑容:“好!这第一步算是成了。接下来,就等寿宴了。正文,你明天去把城西的那间铺子租下来,咱们先把铺子的招牌挂起来,就叫‘川河精油皂铺’,简单明了。”
李正文兴奋地答应:“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夜色渐深,四合院的灯还亮着。李正华看着桌上的限定款精油皂,心中知道,这只是他们在开封的开始。
玉容坊、百花楼、金粉阁,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很快就会注意到他们。但他不害怕,因为他知道,只要抓住宋老夫人这根稻草,他们就能在开封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