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 第222章 市场暗探与风声初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2章 市场暗探与风声初露

接下来的几日,李正文按李正华的吩咐,每日清晨便揣着碎银子出门,穿梭在开封的大街小巷。他不敢去玉容坊、百花楼那些大商号的正门,只在后门或附近的杂货铺打转,跟挑夫、伙计们闲聊,打探消息。

这日午后,李正文顶着日头回到四合院,一进门就把草帽往石桌上一扔,端起凉茶水猛灌了几口:“大哥,我今天摸到了百花楼的后门!他们的伙计说,最近百花楼在赶制一批‘珍珠香膏’,说是要送给丽贵妃的娘家,为了抢在宋老夫人寿宴前讨好丽贵妃,连伙计都在连夜赶工。”

李正华正在案上整理账本,闻言抬起头:“珍珠香膏?用料倒是舍得。他们的定价多少?”

“还没定,但听伙计说,至少要十两银子一盒。” 李正文抹了把汗,“还有金粉阁,我在他们隔壁的绸缎庄打听,说金粉阁的东家上周去了王府,回来后就把所有香料的价格都提了两成,说是‘王府专供’,普通人想买还得排队。”

张萧从外面进来,刚好听到这话,眉头皱了皱:“金粉阁背后的那位王爷,向来眼高于顶,若是知道咱们的精油皂抢了他的生意,怕是不会善罢甘休。正华兄,陈三郎那边还没消息吗?再等下去,怕是赶不上寿宴了。”

李正华放下账本,走到院中的老槐树下,抬头望着枝叶间的阳光:“水路慢,但安全。陈三郎走的是支流,避开了官船多的主航道,应该快了。对了,宋府那边有动静吗?”

“有。” 张萧递过一张纸条,“这是宋府管家托人转给我的,说老夫人问起过精油皂,还说上次用的那块快用完了,问咱们能不能再送一块过去。”

李正华接过纸条,指尖捏着那张薄薄的纸,心里有了数:“老夫人这是在试探咱们。张萧贤弟,你明天去宋府,把之前准备好的那块样皂送过去,记住,只说‘是川河来的商户感念老夫人仁善,特意留的私藏’,别提刻印和寿宴的事,也别提分利的事,等限定款到了再说。”

“好。” 张萧把纸条收好,“对了,我今天在国子监还听说,宋大人最近在朝堂上跟丽贵妃的娘家起了争执,好像是为了江南漕运的事。现在京城里都在传,宋大人怕是要被排挤,若是这样,咱们抱宋老夫人这条大腿,会不会有风险?”

李正华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风险越大,机会越大。宋大人是清流领袖,若是连他都护不住咱们,那咱们在开封也站不住脚。再说,老夫人对精油皂的喜爱是真的,只要她点头,宋府的人就不会轻易反对。”

第二日清晨,张萧带着样皂去了宋府。李正华则让李正文跟他一起,去城西的一家小胭脂铺看货。这家铺子叫 “香雪坊”,规模不大,但据说客源多是官宦家的下人,能听到不少内幕消息。

香雪坊的老板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姓刘,见李正华衣着得体,李正文虽穿得普通,但眉眼间透着老实,便热情地招呼:“两位客官是来买胭脂还是香膏?小店新到了一批江南的胭脂,颜色正得很。”

李正华笑着拱手:“刘老板娘,我们是从川河来的,想在开封开家香料铺,今天来是想跟您打听打听行情。”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小块精油皂,“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叫精油皂,洗手洗澡都能用,老板娘要不要试试?”

刘老板娘接过精油皂,放在鼻尖闻了闻,眼睛一亮:“这香气倒是特别,比百花楼的香膏还清爽。客官,你们这皂卖多少钱一块?”

“在川河卖一两二,到了开封,还没想好定价。” 李正华话锋一转,“老板娘,我听说最近玉容坊和百花楼都在赶制新货,是不是为了宋老夫人的寿宴?”

刘老板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压低声音说道:“客官,你们是外来的,怕是不知道开封的规矩。宋老夫人的寿宴,那是京中大事,哪家商号不想凑上去?但宋府门槛高,尤其是宋大人,最不喜欢商户攀附,所以玉容坊那些人才不敢明着送,只能暗地里讨好宋府的下人。不过听说啊,宋老夫人对那些贵重的礼物都不稀罕,反而喜欢些新鲜的小玩意儿。”

李正华心中一动:“哦?那老板娘可知,宋老夫人喜欢什么样的小玩意儿?”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我听宋府的丫鬟说,上次有人送了一盒西域的香丸,老夫人倒是挺喜欢,说那香气不冲鼻。” 刘老板娘叹了口气,“不过客官,我劝你们还是别打宋老夫人寿宴的主意。玉容坊背后有丽贵妃撑腰,百花楼跟太监关系好,金粉阁更不用说,有王爷罩着。你们外来的商户,跟他们斗,怕是要吃亏。”

李正华笑着点头:“多谢老板娘提醒,我们心里有数。”

从香雪坊出来,李正文忍不住说道:“大哥,刘老板娘都说了,咱们跟那些商号斗不过,要不咱们还是先把铺子开起来,慢慢做生意,别去凑寿宴的热闹了?”

李正华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文,咱们在开封没根基,若是不借寿宴的机会站稳脚跟,就算开了铺子,也会被那些商号挤垮。你放心,大哥心里有谱。”

两人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李正华抬头一看,只见一队官兵骑着马从街上走过,为首的人穿着青色官服,腰间挂着令牌 —— 那是开封府的捕快。

李正华拉着李正文躲到路边的巷子里,看着官兵走远,才低声说道:“看到了吗?开封城里,权力无处不在。咱们要是没靠山,就算东西再好,也保不住。”

回到四合院时,院门口拴着一匹汗津津的马,陈三郎正站在院里,脸上带着喜色:“东家!正勇东家让我把限定款送来了!一共两百块,都刻了‘宛清 - 七十’,您快看看!”

李正华快步走进屋,只见地上放着两个大木箱,打开一看,一块块精油皂整齐地码在里面,皂体上的 “宛清 - 七十” 字样清晰可见,檀香的香气扑面而来。

他拿起一块,指尖划过刻印,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好!正勇做得好!张萧贤弟呢?快让他去宋府,就说咱们的‘寿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