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爷爷,您真是太客气了,没有你帮衬,我现在肯定一堆危险。”
崔七七心中感激不尽,连连道谢:
“您可以唤我七七,我们家里没有贵重的物事儿,也不知应当如何报答您。”
杜老头自然而然以为是落寞的世家,故而才没甚银子的。
他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行侠仗义,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小姑娘独自一人进城,可要小心,这世道乱得很。”
“吃饱喝足了,老夫拿着这御用紫砂锅可惜了,莫要推辞,还是给你拿着比较好。”
崔七七心中一阵暖意,接过砂锅:“我一定会好好保管着个,等我爹娘他们进城,我就能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杜老头疑惑地问:“不过,你确定他们会来吗?”
“指定会的,因为我们有的堂姑姑,要从这再往京城去寻她儿子,大伙儿已经在路上了,肯定会往这走。”
崔七七分析着:“而且,就算落脚也会先到这边,最起码能碰上一个人,都能找到爹娘。”
“哈哈哈那你呀,就好好地在这待着吧,啥时候找到家人再说。”
杜老头拍了拍吃撑的肚子:“老夫就能多享享口福了。”
假装去后院水缸里洗,其实是做遮挡。
崔七七默念:“油污还有菜汁。”
将紫砂锅的污秽提取到空间悬空起来,然后再挥到地上。
“总感觉不干净,还是再冲一下。”
虽然心里知道,这样子做,紫砂锅是能清理得特别干净的,但还是有些膈应。
崔七七再拿出空间储存的水,清洗一下紫砂锅,然后把水倒到刚刚挥在地上的污秽。
夜深了,寒风更加刺骨。
将竹篮放在一旁,放好紫砂锅在一旁,崔七七裹着棉衣靠在土地婆底下。
旁边有火堆靠着,又有案桌跟桌布的遮挡,风一点都吹不过来。
二人沉睡过去,火光逐渐熄弱。
虽然外面的世界很冷,但在这个角落里,崔七七她感到了一丝家的温暖,睡得很香甜。
第二日清晨,崔七七跟着杜老头一起往城门处走。
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坐在台阶上,面前放着一个破旧的瓦碗,碗里只有几枚铜钱,显得格外凄凉。
他的身边,蹲着一个七八岁的小乞丐崔七七,目不转睛地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不放过一个家人或者是村民的身影。
但一上午过去了,都没有一丝踪影。
崔七七很担忧:“根据时日,也该是这两日到,难道是我错过了?”
杜老头他虽年事已高,但身手依旧敏捷,心地善良,常在街头行侠仗义,也是在丐帮有些人脉,江湖人称“打狗神丐”。
他摸了摸白须:“小丫头,我帮你打探打探。”
说罢,就不知道往哪里去了,家当也顺走了。
“哎?!杜爷爷,您又不知道他们长啥样!”
崔七七又不好干巴巴坐着,跟又跟不上武功高强的杜老头,只能起身在城门口到处晃悠。
崔七七躲到巷子口,四下无人,从空间拿出背篓。
背着竹筐,走到城门口,湑城守城军士看到她这副模样,皱了皱眉,问道:
“小乞丐,你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
崔七七低下头,说道:“俺饿了,想找点吃的。”
守卫相互嘀咕:“好像是跟着杜老的小乞丐。”
有一个守卫酸溜溜地问道:“怎么会突然收个小乞丐?他老人家不是嫌小孩麻烦吗!以前都不愿收我跟着。”
他们也疑惑:“不晓得呀!”
守卫见她可怜,又看到她背着的竹筐,以为是乞丐的家当,便指了指城内方向,好心指点了一下:
“如果是要去施粥处乞讨,最好还是去城里酒楼,城外都是给逃荒的难民的,我们每日都会去登记着人数,起码有五六百人,你小身板抢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