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是,他连忙开口说道:“二十两银子!只要你愿意从军,每个月我们都会给你二十两银子,此外,我们还会保举你担任一个百户的官职,这个条件,你觉得如何?”

瞿家二少爷本以为自己开出的条件已经相当优厚,足以让“李大”心动。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大”对这个提议却并不感兴趣,只见他像拨浪鼓一般不停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百户太低了,我李某人要当就当千户!”

百户虽然是六品官,但以瞿家的实力,要保举一个人担任这个职位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

可这正五品的千户就完全不同了,在四川这样的地方,官职空缺极为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即便是他们的祖父,想要为某人谋得这个职位,也必须上书朝廷,恳请皇上批准才行。

瞿郁见状,顿时怒不可遏,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气,正准备冲上前去与“李大”动手。

然而,还没等他有所行动,“李大”耳边传来风声,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便猛地抬起腿,如闪电般向后踹出一脚。

甚至,瞿陶都还没来得及看清楚他的动作,只见他的大哥瞿郁就像一只突然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整个人毫无征兆地倒飞了出去。

随着瞿郁身体的倒飞,他的嘴角也溢出了一丝鲜血,仿佛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紧接着,瞿郁的脖子一歪,双眼紧闭,就这样昏迷了过去。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瞿陶完全惊呆了。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一时间竟然忘记了去关心自己大哥的死活。

然而,就在瞿陶还处于震惊之中时,他却突然回过神来,连忙对着“李大”说道:“我这就写信给父亲,先保举你一个副千户的官职。

只要你能平定叛军,我祖父一定有办法帮你去掉头上的‘副’字。”

要知道,副千户这个官职对于瞿家来说,已经是他们所能办到的最大官职了。

而且,这一切还都是建立在瞿家与蜀王之间有着良好关系的基础之上。

如果没有蜀王的点头同意,一个正六品的百户,恐怕已经是瞿家能够举荐的官职极限了。

听到瞿陶的话,“李大”的面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看着瞿陶,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说道:“不过,我带来的这八百名青壮,只能由我一人统领,绝不能交给其他任何人。”

瞿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是自然,只要李壮士……哦不,应该说是李千户您愿意跟随我们瞿家,别说是这区区八百青壮,就算是这宁川卫的四千多兵马都交由您来指挥,那也绝对不是问题啊!”

然而,“李大”并没有被瞿陶的这番客套话所打动,他只是摇了摇头,叹息着说道:“唉,不必了,李某初来乍到,还是一个新人,贪多了,难免会一口嚼不烂。

能够指挥这八百人,对李某来说已经足够了!”

瞿陶见状,立刻竖起一根大拇指,满脸钦佩地夸赞道:“李千户果然是人中龙凤啊!”

面对瞿陶的夸奖,“李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显然并没有把这些恭维的话语太当回事。

他心里很清楚,瞿家这两个傻小子无非就是想利用他来对付曹震罢了,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想借着瞿家这两个傻小子去瓦解曹震的军心呢?

此时,瞿郁所受的伤看起来似乎颇为严重,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一些皮外伤而已。

在随军郎中的一番简单包扎处理之后,瞿郁便很快苏醒了过来。

随后,他强忍着身上的伤痛,跟随着众人一同连夜赶路。

一路上,瞿郁的嘴巴就像被打开了的话匣子一样,不停地在弟弟瞿陶的耳边念叨着,语气中充满了抱怨和不满:“二弟啊,你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不跟我商量一下,就擅自做主,私自许诺给别人高官厚禄呢?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瞿陶听了哥哥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觉得哥哥有时候真是太过于谨慎了。

于是,他笑着对瞿郁说:“兄长,你先别着急嘛。

你想想看,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吗?

难道你觉得就凭我们兄弟俩,再加上还不到八岁的小弟,就能对付得了曹震那个老贼吗?”

瞿郁听了弟弟的话,轻轻摇了摇头,他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有时候做事比较莽撞,但至少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

曹震现在正处于当打之年,而且他可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开国功臣啊!就凭他们兄弟俩这两个刚成年的愣头青,肯定不是曹震的对手。

“可是,二弟,你也不能这么轻易地相信一个突然冒出来的陌生人啊!

万一,他是叛军派来的细作呢?那我们岂不是就中了敌人的圈套了?”瞿郁还是有些不放心地说道。

瞿陶听了哥哥的担忧,不禁哑然失笑。

他指了指队伍最后方的那八百人,为首的是一名文官,然后对瞿郁解释道:“兄长,你看,正是因为我对李大这个人还不太放心,所以我特地让吕知县跟着我们一起上路。

有他在,我们也能多一份保障啊。”

“吕震可是合江知县啊,对这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而且他跟这个李大有很深的交情,有他出面给李大担保,大哥,您难道还担心李大被人收买了不成?”瞿郁看着大哥,一脸认真地说道。

瞿郁的话让瞿郁陷入了沉思,他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二弟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

大明自开国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还从未有过文官背叛国家、投靠敌人的先例。

既然如此,有吕震这个本地的父母官作为担保,瞿郁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而且,他和李大之间的冲突,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些口舌之争罢了,远远谈不上什么深仇大恨。

更重要的是,李大的加入无疑给瞿郁带来了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有了李大的帮助,瞿郁在接下来与曹震这个仇人的对抗中,胜算又多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