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兴海嗯了一声,随后说:“哦?照你这么说,按时发工资,及时给补偿款,反而是走险棋了?”

韩光达连忙点点头说:“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是的。您想想,为什么施工队拿不到钱?真的是财政没拨款吗?钱早就到了指挥部的账上,就躺在那里。”

“为什么不动?因为前面的账没理清。监理公司对之前的工程量有异议,有几笔款项的支出,他们认为依据不足,不敢签字。没有监理的签字,我怎么签?”

“我签了,将来审计出了问题,这个责任谁来负?是我韩光达负,还是他陆江河负?”

文兴海喝了口茶,看着韩光达说:“监理公司有异议,那就让监理、施工方、指挥部坐下来谈,一条一条地核对。有问题的,整改;没问题的,签字放款。这是技术问题,不是原则问题。为什么会拖到现在,演变成停工?”

韩光达嗨了一声说:“谈了,一直在谈。可这里面的账,错综复杂。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施工队自己管理不规范。陆江河同志在工地上,他看到的是工队在讨薪,是表面现象。他看不到这背后一本本复杂的账。”

“他今天这么一逼,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看似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埋下了更大的雷。文市长,我建议,还是让督查组先回来,让项目指挥部按照原有的节奏,先把内部的账目理顺。我保证,只要账理顺了,资金一天都不会多耽搁。”

文兴海摇摇头:“江河是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是我派下去的督查组副组长。他现在代表的不是他个人,是市政府。他留在那里,不是为了添乱,是向外界表明一个态度——市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坚定不移。”

“他如果现在撤回来,外面会怎么看?是会觉得我们要理顺账目,还是会觉得我们退缩了,心虚了?光达同志,有些时候,开弓没有回头箭。”

韩光达腾的站了起来,说道。

“可是,总不能因为一个态度,就罔顾事实,强行推进吧?这不符合我们一贯倡导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

“我还是那个意见,风险太大。滨湖大道的资金盘子,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我是说万一,将来审计查出我们是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强行拨款,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那性质就完全变了。这个责任,恐怕就不是我们江州市能扛得住的了。”

文兴海笑了笑说道:“光达同志,你的顾虑,我理解。作为项目的总指挥,你有这个风险意识,是负责任的表现。但是,你说的风险,是程序上的风险。而我现在看到的,是项目停摆,工人没饭吃,拆迁户没房住,这背后潜藏的,是社会稳定的风险。孰轻孰重,你我心里都该有杆秤。”

“文市长,我正是因为考虑到了社会稳定的风险,才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万一资金拨付后,施工队拿了钱跑了,或者继续扯皮,工人的问题还是没解决,那不是更被动?我希望您能体恤我的难处,这件事,确实需要时间。”

文兴海点点头说:“好,既然你觉得风险这么大,指挥部解决不了,那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连夜准备一份详细的报告,把滨湖大道项目目前遇到的所有资金风险、审计风险、程序障碍,一条一条写清楚,分析透彻。”

“明天一早,你带着报告,我陪你一起,亲自去一趟省里,向分管城建的副省长做个专题汇报。让省里的领导来帮我们拿拿主意,看看这个钱,到底是该发,还是不该发。你觉得怎么样?”

韩光达放在膝盖上的手,指节瞬间绷紧了。去省里?这怎么可能!把市里的矛盾公开交到省一级去,这等于是自己公开承认自己无能,连一个市级项目都摆不平。

到时候,省领导怎么看他韩光达?怎么看整个江州市的领导班子?这比被陆江河逼在工地上,性质要严重一百倍。

所以韩光达连连摇头:“文市长,这……这点小事,怎么好去麻烦省里的领导。是我的工作没做好,考虑得太多,反而束手束脚了。您批评得对,是我没有把群众的利益真正放在第一位。”

文兴海满意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你能这么想,很好。”

韩光达站起身将椅子放回原处说:“您放心,我回去之后,立刻召集城建、财政、审计、监理,还有施工方的负责人,今天晚上我们就不睡了,通宵开会,也要把账对清楚。保证,三天之内,一定让滨湖大道全面复工。”

文兴海点点头也站了起来说道:“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光达同志,你的能力,我是信得过的。”

韩光达站起身,脸上重新挤出了恭敬的笑容。

“那,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马上去安排。”

文兴海:“去吧。”

韩光达转身,朝着门口走了两步。

文兴海忽然喊住了:“光达同志。”

韩光达停下脚步,回过身。

文兴海走上前去,拍了拍韩光达的肩膀:“滨湖大道那片地,位置很好啊。我前几天去看过,沿江靠湖,是块风水宝地。这么好的地,一定要建设好,不能浪费了。”

“市里的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是江州几百万人民的血汗。一定要确保它用在刀刃上,流到它该去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这些做干部的,晚上才能睡得踏实。”

韩光达脸上的肌肉微不可查地跳了一下,他似乎听懂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听懂。

他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拉开门,快步走了出去。

夜色如墨,将整个江州都浸泡其中。

晚上十一点四十分,江州市中心最繁华的解放路上,霓虹灯依旧闪烁,勾勒出这座城市的不眠轮廓。

路边,一家新开的茶道馆门脸素雅,门口的灯笼散发着昏黄的光,门楣上只有两个篆字——“静心”。

两名身材高大的黑衣男子分列在门口左右,面无表情,如两尊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