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舒知书达理,颇具才气,有当年夏侯媛容之风。”
“小瑶为人恭孝,太子每日来中宫请安,她多陪伴。”
“小禾将门虎女,处事飒爽,却是另一种风格。”
说起儿子的后宫,王元姬如数家珍。
记得当年在给自己选梁王宫妃嫔时,她一边看着名册,一边嘀嘀咕咕,结果到了给自己儿子选的时候,就多多益善啦?
罢了,人之常情。
话说,这都谁跟谁啊。
夏侯献平时对自己后宫那些不受宠幸的后妃都叫不上名,更别说太子的女人了。
不过妾室他可以不管,随便元姬怎么安排,但太子妃他有必要过问。
“小禾我知道,是邓士载的女儿吧。”夏侯献拿了一粒葡萄放入口中,问道:
“芳舒、小瑶谁家的闺女?”
“阮徽,小字芳舒,太子詹事阮嗣宗之女。”
“司马瑶,司马子上爱女,也就是小安世的姐姐。”
司马炎从小就总来家里玩,王元姬也多有照拂,故而称呼起来还挺亲密。
唔....好像混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不过听元姬这么一说,夏侯献似乎有点印象了。
许多年前,太尉府与大将军府只有一墙之隔,两家孩子从小就一起长大,小瑶与太子、秦王、南阳公主应该都相识。
说说这三个女人,确切的说是她们的家族。
首先,阮籍本身就是太子班子里的核心成员,日后若太子顺利登基,他因其在士林中的名望,必将权重一时。
如何用这个外戚,得看太子的能力了。
而司马昭的女儿就别想了,看在他这些年的功劳上,理应给他一定的政治兑现,但皇后?不可能。
家族太过庞大是减分项。
魏借鉴汉败亡的经验,直接从根上废掉了宦官、外戚两条大腿。
曹丕、曹叡的皇后皆是寒门女,甚至曹叡的第一位皇后毛氏连门都没有,曹叡看不顺眼说杀就杀了。
对于皇帝而言,这确实很爽,可以做到唯我独尊。
但问题是,谁也没法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犯错,更没人能预估自己的寿数。
一旦皇权势微,谁帮你呢?
宗室,有时候才是最可怕的。
夏侯献深有体会。
话说如果真的如此.......爹是久经百战的大将,儿子是二代外戚,这剧情怎么似曾相识?
司马子上,你不会也脚丫子疼吧!
至于邓禾....
邓艾的儿子邓忠为人骁勇,也在太子的班子里,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他的妹妹做不做皇后,他大概率会掌兵权。
但邓家根基薄弱,他家很难为某方势力代言,只能依附皇帝做忠臣。
他邓艾做不了杨忠,邓忠更做不了普六茹坚。
“除了这些已经进宫的,还有别的适龄女子吗?”夏侯献看向王元姬,问道。
回答他的却是羊徽瑜:“郎君可还记得妾的兄长?”
“羊发?”
羊徽瑜摇头:“羊承。”
这是羊徽瑜和羊祜的同母兄,可惜二十五岁就死了。
“阿兄死后,妾的侄女羊颜一直由阿父抚养,现年十五,不如带来让你和小妹瞧瞧。”
夏侯献有些意动。
外戚势力虽然坐大了是一种威胁,但却无法忽略它的助力。
太子不是自己这样的马上天子,有威望整合各方势力,他的执政前期必然是要借力的。
倘若外戚实力太弱,或者压根没脑子,譬如杨骏那般,那就完了。
泰山羊氏底蕴不错,且不似司马氏那般庞然大物,而羊祜的才能和人品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倒是不用去抽盲盒了。
念及于此,夏侯献点点头:“可以做个备选。这样吧,你与元姬有空多张罗张罗,可请公卿百官女眷一同游艺。”
“好。”王元姬满口答应。
.............
过了几日,卫瓘来到东堂。
“坐着说吧。”夏侯献抬手,吩咐内侍送上一张蒲团。
卫瓘施礼后,入座,很快进入正题:
“拓跋鲜卑大部居于长川(今内蒙古兴和县附近),不过别看他们号称二十万众,其核心势力不过两三万而已,其余的皆是归附部落。”
“臣从幽州刺史部得到一些情报,拓跋鲜卑内部很杂,不仅有鲜卑,还有匈奴后裔、另外还有几支乌桓外加各种杂胡。”
夏侯献目不转睛,捋着胡须。
说白了,这还是个部落联合体,相当原始。
这种政体,虽然没有入主中原的能力,但却是不可不防的边患。
人家动不动就控弦二十万,你怕不怕?
其实草原民族总能“爆兵”,跟气候有极大关系。
汉末到唐初这数百年,是一个小冰期。
或许在中原感受不到太大变化,但对草原来说,一场白灾可能就会毁灭一个部落。
于是在辽阔的北境,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回迁徙,迁徙到拓跋鲜卑的地盘,那就打一架。
打不过,就成了人家的牧奴。
而在战时,则抽调精壮。
对于目前的现状,卫瓘不建议公开对立,他说道:
“陛下若想解决边患,不能操之过急,胡人内部一盘散沙,拓跋力微今年八十岁了,等他一死,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夏侯献认为有道理。
虽说拓跋鲜卑近来的行为顶多是在边境线上蹭蹭,并未动真格。
但魏国要是想解决后患,此时也是理由动武的,毕竟南匈奴是我小弟,我帮小弟出头是应该的。
然而夏侯献经过深思熟虑后,发觉对付这种程度的游牧政权,兴师动众是最不划算的。
一举捣了人家巢穴,确实能彰显一下大国之威,但代价呢?
单拿并州来说,待大军南归后,留给并州百姓的,肯定是一地鸡毛。
看到天子凝眉不语,卫瓘觉得应该多给天子一个选择。
万一天子是个急性子,不想等呢?
又万一拓跋力微这老东西,还能再活二十年呢?
“陛下。”
“讲。”
“或可效仿韩龙、轲比能故事。”
夏侯献眼睛一亮,你别说,对付这种部落制的草原政权,刺杀是最节省成本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别提是否光明磊落,比起黎庶和将士的性命来讲,这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