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听到李子建这话后便又立刻回到了正题上。
只见那李岩眉飞色舞的对那王铁说道:“大帅,属下刚才也说了,这天底下适合当坐寇的地方都被官府给占了去,咱们即使抢到了那也未必能够守护的住。”
“这膏腴之地虽然肥,但这好地方他有人跟咱们争啊,那贫瘠之地虽然差,可这烂地方那没人跟咱们抢啊!”
“这就好比是人人都想家里良田千顷妻妾成群,住着三跨七进的大宅院,家中奴仆成群出门前呼后拥坐着十几人抬着大轿子一样。”
“可这种富贵他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到的吗?!”
“说句不好听的,咱如今都已经这般田地,能够找着一片地方坐下来就已经不错了,咱何必又去挑三拣四的呢?!”
说到这里,那李岩看向那王铁问了一句道:“您说说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那王铁听到李岩这番话之后,认真的想了一想,这李岩说的话虽然刺耳,但是也确实有道理,王铁没那么本事打下好地方当坐寇,那也就只能选烂地方了。
于是王铁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先生说的是,咱们确实没得选!”
那李岩见王铁赞同他这一个论点,于是便继续对那王铁说道:“大帅,这张顺之在报告中说过在大别山当坐寇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此地位于豫楚江北三地交界之处,在河南、湖广、淮扬、应天四个巡抚的防区边沿地带。”
“这在大明朝当官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出了事能不管就尽量不管,没好处的事能拖那就拖,有好处的事尽量自己占,有责任全往同僚的身上甩。“
“咱们若是在大别山坐了下来,那这三地四抚必然是整天的推诿扯皮,将这进山搜剿的任务甩给对方,即使朝廷严令四抚进剿,那这四抚为了不担责任也会虚应了事。”
“而咱们正好就可以趁着这明朝的昏官互相扯皮之际,在暗中发展势力扩大自身的实力。”
李岩这话一出,那在一旁的李子建笑着对那李岩说道:“威明兄,有没有一种可能,朝廷碰到你说的这种情况会设立一个专管大别山的巡抚甚至是总督来对付咱们?!”
这李子建看问题那还是比较全面的,这义军渡过黄河进入中原之后,那朝廷果断设立了一个六省剿总来对付流寇,这铁营要是坐在了大别山里,那朝廷定然也会专门设立一个对付铁营的剿总。
在原有历史上,革左五营在崇祯十年之后就躲进了那大别山里面去过起了半流半坐的生活,春秋两季出来抢劫,冬夏两季躲在山里避暑过冬。
朝廷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将原来的安庐兵备道升级为安庐巡抚,并将湖广、河南的部分大别山区划归安庐巡抚管辖,专门对付在山里的革左五营。
李子建虽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李子健通过研究朝廷的军事政策,判断这朝廷定然不会看着这三地四抚在哪里因为进山剿贼的问题扯皮导致贼寇做大。
这大别山离着南京可是非常的近,说是插到大明朝心脏上的一把剑也不为过,朝廷为了保证南都的安全,肯定是会设立的这个对付大别山贼寇的军镇。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李子建不太赞同在大别山当坐寇的原因。
...
那李岩对于李子建提出的这个看法自然也想到了,紧接着李岩便对李子建的这个看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子健兄,您刚才所言愚弟也想到过有这种可能,但兄长没有在这官府中混过不太清楚这朝廷办事效率。”
“这朝廷在地方上设立一巡抚所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利益太大,那不是一拍脑袋下一道敕书发一颗关防就能立刻派员上任的。”
“等到哪朝廷察觉到咱们在山中当起了坐寇,再到朝廷商议讨论对付咱们的办法,最后到设立巡抚的方案落地,这个过程没个一年半载那是很难施行的。”
“而等到朝廷正式在大别山设立巡抚之时,那咱们估计也已经将这山中给掌控的差不多了,到那个时候咱们未必就没有反围剿的实力。”
这李岩说的也没有错,就拿这崇祯七年设立的六省剿总来说,早在崇祯五年义军从山西蔓延到北直隶和豫北境内的时候,那朝中就有不少官员提出设立一个管辖多省军务专办流寇的总督。
但因为这崇祯皇帝不愿意放权,再加上朝中的官员们这个意见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也很多,所以一直拖到义军渡河蔓延到中原之时,实在是拖不下去了,那朝中的君臣才达成一致意见设立一个六省剿总专办流寇。
所以这李岩据此分析判断认为,朝廷到时候也定然会因为要不要设立一个专办山中流寇巡抚的问题上扯皮很长时间。
...
王铁和李子建听完李岩的这番话之后那立刻也就耳目一新,他们俩虽然考虑到了军事上的问题,但是还确实没有考虑到政治上的影响。
不过就这还不能说服王铁和李子健选择在大别山里面当坐寇,紧接着只见那李子建对李岩继续说道:“威明兄,诚如您刚才所说,这朝廷会因为内部扯皮的情况,在设立巡抚的问题上会有所拖延。”
“但这丑媳妇总归是要见公婆的,到时候咱们终究是要面对朝廷的围剿,即使您能指导我们在山里搞好官府将这大别山给他牢牢的控制住。”
“但这大别山可不像豫西山区这么封闭难以进出,也不比那川楚交界处的荆襄郧夔大山那样寥无人烟。”
“据那张顺之在报告上说,这大别山并非蛮荒烟瘴不毛之地,其山中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从山外派遣大军进山几日时间便能直抵英霍山区的核心区域。”
“这种交通发达的地带,虽有利于于我军出山对官军发动袭击,但同时也有利于官军对我军展开军事行动。”
“从军事上来看,这大别山区的反围剿难度,远比这豫西山区以及那荆襄郧夔山区要大的多。”
李岩听到李子建的这番话后略做思考,然后便对那李子建说道:“子健兄,刚才大帅也说了愚弟不通军事,所以愚弟也就不跟您谈军事了。”
“愚弟就从您刚才所说的荆襄郧夔山区,以及咱们所在的豫西山区说说看。”
“愚弟是河南本地人,对这豫西山区的情况可能了解的比较多,这豫西山区的核心地带也就是咱们所处的毗邻陕西的卢氏县。”
“咱们要是在这豫西当坐寇,其主力肯定是要部署在卢氏县到嵩县这一片,那到时候咱们就完全处于那河南巡抚的防区之内,那朝廷在围剿咱们的问题上不会出现扯皮的情况,根本就不会给咱们整合山中群贼的时间。”
“如此一来咱们没有那个时候去做反围剿的准备,那又该如何面对官军的进攻呢?!仅凭咱们现在的实力能够挡的住吗?!要是能够挡的住咱们至于被从嵩山撵到这里来?!”
“兄长所说的荆襄郧夔山区愚弟虽然没有去过,但是也看过不少国朝的历史典故,正统、成化年间,郧襄一带就爆发过大规模的流民造反,但最终的结局这群造反的流民被朝廷镇压下去了。”
“如今大明朝的国力不比那正统、成化年间,但我铁营的实力也不比那当时荆襄的百万流民啊!”
“再则那郧襄山区也有一个专门管控地方的郧阳抚治,咱们往那地方钻,跟留在豫西也没什么区别,朝廷也一样不会留给咱们整合山贼的时间。”
“所以愚弟才认为,只有转进到大别山这个三地四抚辖区交汇处,那朝廷会在因为是否在设立专办咱们的巡抚的问题上进行扯皮。”
“而咱们就利用朝廷扯皮的这个时候,把那山中的群贼整合到一块,以此来面对官军接下来的围剿。”
“虽然愚弟也认为这大别山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是这是咱们目前唯一一个能够选择的地方!”
这李岩其实也不愿意进大别山里面去当山贼,但也没办法,这进大别山是铁营目前唯一的选择。
同时这李岩也急于发挥自己懂得行政技术的长处,所以才竭力的劝说王铁赶紧进山当坐寇。
要不然的话,这一直跟着铁营当流寇,他这一身本领也无处发挥有劲那也没地方使。
其实这也不仅那张应昌、李岩想要王铁进山当坐寇,就连那在大别山的王经纬、赵胜也在给王铁的信中说过该停下来当坐寇了。
...
李岩说完这番话之后,那李子建也基本上被这李岩给说动了,毕竟李子建和王铁一样不是那种喜欢跟人故意抬杠以显示自己正确的人。
只要李岩说的有道理说的对,不管是李子建还是王铁都会承认,并付诸于行动。
于是那李子建便看向那王铁建议道:“大帅,属下认为李岩说的在理,咱们不妨给总管那边去个信,让他们就山中的情况再做一个详细的调查送过来,咱们再好好的研究一下。”
王铁听到李子健的话后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可行,这事你安排一下吧!”
“是!”
那李岩见那王铁点头之后,便高兴的起身对王铁拱手行礼道:“大帅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