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372章 豫楚交界局势变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当坐寇毕竟不是当流寇,当流寇上哪里去派出探马、细作打探一番就可以行动了。

但这当坐寇那就得好好的调查研究一番,因为这坐寇一旦坐下去就很难在流动起来。

其原因除了当了坐寇组织结构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不再适合当流寇之外,就是那人们都是喜欢待在舒适区的。

这弟兄们坐寇当久了舒服的日子过惯了,你再让他们到处颠沛流离风餐露宿那弟兄们肯定受不了。

所以即使王铁被这李岩给说动了,那王铁也不可能一拍脑袋就领着弟兄们往那大别山里面钻,这钻进去容易再想出来可就难了。

再则就是这当前的局势让铁营暂时还不能擅动,这倒也不是铁营被官军堵在山里出不去。

而是铁营要配合在南阳府内乡、淅川,以及湖广郧阳、襄阳境内的其他义军队伍搞一波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

这躲在郧阳府房县和襄阳府谷城县境内的张献忠、罗汝才他们几个,自从今年四月份在承天府境内被湖广巡抚王梦尹击败之后就琢磨着怎么报复回去。

不过当时八大王新败军中士气低落,再加上当时的大环境对关东地区的全体义军都不太友好。

就连铁营都被卢老爷撵到山里去躲着都没有放过,所以当时的八大王也只能是暂时咽下这口气,另外再找机会保护回去。

等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那老回回、闯踏天等部义军从淮北经中原过境陆陆续续窜入到豫楚交界与八大王取得联系之后。

这八大王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并且跟罗汝才两人商量了一番琢磨出了一个报复计划,当时那从中原地区过境,被卢老爷、左大帅狠狠收拾了一番的马守应还有刘国能也想报复回去,于是这几个贼头那是一拍即合决定干这一票。

不过这几人当时虽然把计划都制定的天衣无缝,但因为关东官军的士气正盛而义军则是士气低落,所以这八大王他们几个都不愿意当出头鸟打头开第一枪。

毕竟大伙们都害怕自己挑头出来打头阵,那在后面人全都吃瓜看戏不来帮忙想着摘桃子,万一到时候出现这种情况,那肯定是会被官军重点针对集中火力打击的。

而一方有难友军不动如山甚至是转进如风这种情况,那是经过历史验证过的,大伙们都不敢去赌队友良心发现在关键时刻顶上去。

所以八大王他们的计划制定的倒是非常的不错,但是到了执行层面上那也就没一个人愿意出来打头阵,所以这互相之间扯皮扯了一个多月将这报复计划给暂时搁置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李自成在陕北击杀延绥镇的总兵、副将,以及王铁在豫西嵩县击杀原河南总兵汤九州的消息传到八大王他们这里来之后,这八大王他们也就停止了扯皮枪口一致对外。

其原因也很简单,八大王他们所担忧的问题已经没有了。

这八大王他们经过一番研究认为,那在中原的卢象升定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李自成把陕北给占了,即使卢象升不管洪承畴防区内的事,那朝廷也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定然会抽调中原官军前往陕西援剿。

而那王铁在嵩县击毙汤九州之后,这定然也会对官军在中原地区的军事部署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八大王他们几个分析的也没有错,卢老爷抽调了洛阳地区周尔敬、王进忠等部以及在汝宁府的祖宽部前往陕西支援。

在那汤九州被王铁击毙之后,卢老爷把在南阳府邓州的竿兵谭大孝部四千人马调往登封接替汤九州,把在襄阳府的关兵李重镇部五千人马调往洛阳加强洛阳的防御,以防止这铁贼乘着洛阳空虚前去闹事。

本来这卢老爷只需要将在南阳府邓州的谭大孝部抽调往登封县去填补汤部的空缺就行了,但是这灵宝兵变导致晋兵王进忠部兵溃,卢老爷不得已才将那洛阳副将朱三才派去陕西支援。

为了填补这朱三才部在洛阳的空缺,卢老爷才将那在襄阳的关兵李重镇部调往洛阳。

...

这在五月份河南境内发生一场兵变外加一个总兵被贼寇击毙,那作为六省剿总的卢老爷和河南巡抚陈必谦自然是在责难逃。

那在朝中的官员见此情况立刻便落井下石上书弹劾卢老爷,说卢老爷躲在郑州装病不亲自领兵上前线打仗,导致这总兵汤九州被贼寇击毙,灵宝王进忠部发生兵变。

虽然朱由检并没有把卢老爷给拿下,但卢老爷因为滁州战功被授予不久的太子少师荣衔被削了,同时还将卢老爷的兵部尚书职衔被降级为兵部右侍郎,并且还被皇帝朱由检下手敕严厉训斥了一番。

这朝廷对卢老爷虽然只是罚酒三杯不痛不痒,但对那河南巡抚陈必谦的处罚就非常严厉了。

总兵汤九州被铁贼击毙的账虽然算不到陈必谦的头上,但是那晋兵王进忠部在灵宝兵变的责任那陈必谦可就跑不掉了。

朝廷以陈必谦不能约束军纪外加后勤供应不力为罪名,将陈必谦给革职判了一个流放云南的处罚。

不过卢老爷上书给这陈必谦说了几句好话,说这洛阳的钱粮因为连续几个月战事被调用一空,实在是难以短时间内供应几支部队往陕西开拔。

有了卢老爷的干预,最后朱由检大发慈悲免了陈必谦流放云南的处罚,将其削籍为民回乡闲住。

虽然这作为总理的卢象升和巡抚陈必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但是兵变事件当事人的王进忠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后来还被委以重任调到南阳去当协守副将。

这倒也不是朝廷心善,而是那王进忠麾下的家丁在此次事件没有受到冲击,虽然兵变发生后不少山西兵逃回了老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山西兵没有逃回老家。

再加上这回王进忠麾下的乱兵抢劫所得不少上供给了王进忠,那王进忠用这些钱粮招募了一批散兵游勇又把队伍拉了起来,实力比之前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这朝廷见王进忠还有用,也就没有动这王进忠,留着这王进忠继续发光发热。

...

这接替陈必谦的河南巡抚是北直隶人丁宝桢,这丁宝桢天启年间曾经在甘肃当过几年的巡抚有一定的军事经验,在天启末升任掌管部务的户部左侍郎。

不过这丁宝桢户部堂官的椅子还没坐热乎,就因为那辽东兵变巡抚毕自肃被杀而革职还乡,革职的理由是那丁宝桢没能及时的给辽东兵发放粮饷引发兵变。

其实这事根本就不赖丁宝桢,这当时辽东兵变虽是在崇祯元年爆发的,但是祸根是在天启年间埋下来的。

其主要原因是那朝廷在天启年间修皇宫和皇陵以及一些其他的大型工程,摞用了大量边镇的军费,最终这颗雷在崇祯元年爆了,然后将那刚上任不久的户部堂官丁宝桢拉出来当替罪羊。

这陈必谦被革职之后,朝廷也考虑到得找一个有军事经验的最好是当过督抚高级官员接替他,找来找去就把这在乡下当地主老爷的丁宝桢给找了出来。

由于这丁宝桢就是那北直隶的人离着京城和河南近,所以这丁宝桢收到通知进京去面完圣之后,在六月的中旬就到了开封府走马上任。

...

那卢老爷除了抽调豫楚的李重镇、谭大孝两部官兵之外,还将在南阳府境内设立不久的邓州守备营参将江樵部撤往襄阳府城,将在淅川设立的守备营都司钱继功部撤往南阳府城。

由于这谭大孝与李重镇部从豫楚交界处调走造成守备力量空虚,所以卢老爷也只能进一步的收缩兵力保障这襄阳、南阳两大府城的安全。

这卢老爷一口气从郧阳巡抚的辖区内抽调将近一万名官兵,立刻便导致了郧阳巡抚的防区内守备力量极度空虚,整个豫楚交界处基本上官军的守备模式基本上已经是据点化。

铁营转进到豫西卢氏县之后不久便跟在豫楚一带的八大王他们几个取得联系,八大王侦查到豫楚一带官军在收缩兵力之后。

便立刻便派人去联系在卢氏县的铁营,希望王大盟主能够在豫西一带闹腾一番,将官军的注意力吸引到他那边去,给他们在郧襄一带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王铁对此给了那八大王一个模棱两可的回复,王铁在回复中极力支持八大王的军事行动,但对出兵在豫西闹腾则是只字不提。

因为王铁他们也不想去当那个冤种,毕竟那卢老爷可是把那李重镇、谭大孝等几路官军调到了豫西专门来防着他闹事。

再加上王铁他们分析李自成在陕北肯定会栽跟头的,而到那个时候陕北的危机解决之后,卢象升派往陕西的官军肯定会返回河南,王铁要是这个时候出去闹腾指不定到时候就撞到这枪口上面。

王铁他们的推断果然也没有错,这入陕的几路官军刚到西安没多久,就收到了贺人龙、白广恩大破闯贼的消息,六月中旬便从陕西往河南回师。

那从汝南府前往陕北的祖宽部在走到陕州之后,收到这个消息就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往陕西开拔,而王铁要是按照图图哥的建议出去闹腾的话,那指不定就会被这本地官军外加返豫的官军一块围殴。

不过这图图哥卖队友卖习惯了的人自然是不可能指望铁营出去闹腾帮他吸引官军的注意力。

八大王只希望铁营将那卢老爷从豫楚一带调走的官兵牵制在豫西就行了,对此王铁也明白,所以铁营也就待在卢氏县没有动弹。

只要铁营在卢氏县不走,那在登封的谭大孝、洛阳的李重镇、汝州的罗岱包括在陕州停下来的祖宽就都不会擅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