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伊万卡容光焕发的出门,这位37岁的豪门女性重新定义着装的当代范式。
她身着旗下品牌的象牙白双排扣套装,这套造价2980美元的服装以建筑感肩线搭配及膝铅笔裙,在保留传统套装结构的同时,通过珍珠母贝纽扣和收腰剪影注入柔美气质。
值得注意的是,她选择搭配的并非惯常的尖头高跟鞋,而是73毫米方跟的裸色单鞋,她的着装策略更显精妙。
《名利场》2018年1月刊的封面故事《the Ivanka paradox》揭示有趣现象,同一套的猩红色裹得《harper's bAZAAR》则盛赞“对1980年代职业女性复古风潮的致敬”。
当她身着波点连衣裙出现在白宫时,《纽约时报》时尚版称其“重现索菲亚·罗兰的意式优雅”,但时政版却批评“奢侈品消费与中产阶级代言人身份的冲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研究室在《商业女权主义的文化政治》中分析:“伊万卡的穿搭之所以引发两极评价,实质是大众对‘特权时尚民主化’命题的认知失调。”
社交媒体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争议,信使平台数据显示,她全年发布的167张照片中,穿着400美元以下衣品的帖子平均获赞24.7万,而穿着高端定制服的帖子虽只有18.3万点赞,却带来3倍的媒体转载量。
与公众认知相反,伊万卡2017年最受好评的穿搭并非来自奢侈品牌,这让她的旗下品牌更有亲和力。
不过作为全球最受瞩目公众人物,她也不刻意追求奢侈品牌,每天都看心情穿搭就好。
伊万卡现身洛杉矶会展中心,参加一场聚焦女性经济赋权与慈善事业的盛会。
这场活动由她与多家非营利组织联合发起,旨在为全球女性提供教育、职业发展及创业支持。
作为好莱坞第一夫人,美国第一女儿,伊万卡始终关注女性议题,而此次则进一步彰显她对慈善事业的深度参与。
作为美国西海岸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洛杉矶汇聚了多元化的女性创业者、社会活动家及慈善机构代表。
伊万卡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当女性获得平等的机会,整个社会都会受益。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资源,更是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让每一位女性都能发挥潜能。”
活动主题围绕三大支柱展开: 1. 教育与技能培训:通过与国际教育组织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女性提供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奖学金。
2. 创业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帮助女性企业家突破资金与市场壁垒。
3.政策倡导:推动立法保障女性职场权益,消除性别薪酬差距。
伊万卡在活动中特别邀请了多位杰出女性代表参与讨论,包括科技巨头的高管、非营利组织创始人以及草根社会活动家。
其中,微软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分享了企业如何通过内部政策促进性别平等,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则通过视频连线,强调教育在女性赋权中的基石作用。
洛杉矶市长也出席了活动,并宣布将与该倡议合作,在当地推行“女性创业加速计划”。
这一公私合作模式,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展现了慈善事业如何通过政府、企业与民间力量的协同效应实现规模化影响。
伊万卡在演讲中回顾了女性全球发展与繁荣倡议(w-Gdp)的进展。
该计划自启动以来,已为全球1200万女性提供职业培训,并帮助超过50个国家的女性创业者获得小额信贷支持。
她特别提到一位来自肯尼亚的参与者,玛丽·基托,后者通过项目资助创办了农业合作社,不仅改善了家庭生计,还带动了社区就业。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慈善拍卖环节,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支持非洲女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一幅由女艺术家创作的抽象画作以25万美元高价成交,买家正是伊万卡本人。
她表示:“艺术与慈善的结合,能够唤醒更多人对社会议题的关注。”
既然在洛杉矶举办女性议题的活动,自然离不开好莱坞女星参与,其中最令人意外的人,却是与伊万卡一向不对付的斯嘉丽·约翰逊。
十几年了,两人也将步入中年,有些事或许真的没必要纠缠和执着了。
作为举办与倡导者之一,伊万卡作为东道主,理应礼遇每一位与会者,斯嘉丽·约翰逊也不例外。
两人第一次微笑的相互握手言欢,很有一笑泯恩仇的意思,只是感觉没有那么自然,显得有些生硬和别扭,虽然短短几十秒时间,却依旧是历史性的时刻。
媒体用镜头记录下来,“我们似乎可以期待一段新友谊的开始?”
《纽约时报》以《这是历史性和解?伊万卡与斯嘉丽的象征性握手》为题,指出这场互动背后的故事。
文章援引知情人士称,两人此次同台是主办方精心安排的结果,旨在借助名人效应为慈善项目造势。
而《好莱坞报道》则更关注伊万卡的态度转变,称其“以职业素养化解私人恩怨”。
与此同时,八卦媒体如tmZ和《人物》杂志则挖掘两人过去的“恩怨史”,尽管双方从未公开回应,但此次同框无疑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默。
在信使和推特上,这一事件迅速登上热搜,标签(伊万卡与斯嘉丽休战),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伊万卡用户称赞她“展现了大度与优雅”,一名粉丝数超过50万的主播发帖调侃:“看来连斯嘉丽也逃不过优雅的魅力。”
公共关系专家在接受cNN采访时分析称,此类高曝光度互动往往是多方利益权衡的结果。
“无论是慈善活动还是商业场合,名人同框必然经过团队评估风险与收益,伊万卡需要软化强势形象,斯嘉丽则希望拓展社会影响力,双赢局面由此达成。”
或许正如《华盛顿邮报》的结语所言:“当伊万卡与斯嘉丽微笑相对时,人们看到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个世界的短暂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