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向几个女伴告别。
她让朱梅继续留在这儿,说自己出去几天,很快就会回来的。
如果于虎回来了,她还没有回来,就叫他不必担心,至少她的生命是有安全保障的。
天亮后,就随这些人走了。
十多天后,也没见她回来,可把朱梅等人急坏了。
可是又没有别的办法,因为珍珠走时一再安排,不要报官,不要惊动任何人,所以他们只能等。
终于,于虎回来了,当听说妻子跟一伙来历不明的人出走了时,他愣住了。
从朱梅等人的描述中,他知道带走妻子的人是张信一伙。
他很焦急,不过并不为珍珠的生命安全担心。
如果落在不明身份的人手里,或许有生命危险。但张信这些人,断不肯伤害珍珠。
他们带走珍珠,要么是为了惩罚他于虎,要么是为了别的目的。
他就这一件事特地向康熙做了说明。
康熙听后,深感震惊,表示这是一起很严重的暴力事件。京城屡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表明京都在安全防务上,存在着很大安全漏洞,这是不可原谅的,必须要追究有关方面的责任。
特地派人查询了那天进出城外的情况,一切都像往常一样有序,并没有发现强制人进出的情况。
因此断定,要么珍珠还被藏在城中,要么珍珠已经出城。
这些年,康熙在京城的安保方面,还是做了一些成绩的。城里安插了一些暗探,使张信的势力,受到极大挤压,生存更加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在城中藏一个活人,几乎不可能。
除非杀掉。
这又不可能,这些人找到珍珠,完全不是为了要她命,而是另有用处。
显然,珍珠己出了城,是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自己走出去的。
当然,她化了装,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毫不起眼的平民,才没引起守门官的注意,顺利地进出城门。
连驻守城门的特工都给忽悠了。
原来,一连串的暴力事件,使康熙对城内的安全,十分忧心。
因此才在每个城门口,都驻有便衣特工,监视着人群。如果有异常,不会逃过这些人员的眼睛。
一句话,珍珠挺配合这些人的行动。
至于为什么她如此心甘情愿地出走,当时抱着什么样的心理,就不知道了。
这事传到太后耳里,太后也很担忧,把于虎叫到后宫,大加抚慰。
康熙则紧急把各情报部门的头头脑脑的召集到一起,进行训话。叫他们放弃手头上别的一些事,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张信团伙的抓捕上,以及帮助寻找珍珠。
说情报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叫人失望。
康熙给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破获张信犯罪集团,但他们在这方面始终没有突破,难有建树,因此对他家很不满意。
还是于虎帮他破了这一世纪难题。
因此让这些人员,要改变思路,争取做出成绩,以弥补自己的过失。
要于虎暂时休息几天,平息一下心情。
并要于虎换住宅住。
既然现在这所住宅已经暴露,那就不要再去住了,朝廷会绐他另外安排一处。
作为对朝廷作过重大贡献的人员,只要他需要,一切都会得到满足。
于虎感谢康熙的关照,但他表示,他一天也不会停下寻找爱妻的脚步。在京城只住了一天,便踏上寻妻之路。
同时他拒绝了康熙要给他安排随身护卫的事,坚持一个人上了路。
他知道,这次寻妻之路,其凶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他最初的卧龙山之行,甚至更加凶险。
因为在张信等人跟前,他已经没有任何地方可隐藏的了,一切都是透明的了,彻底露出了本来的真面目。
而且经历了卧龙山阵地的丢失,这些人会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为了以防万一,他把压箱底的宝贝,紫藤衣穿上,外西再罩一身普通的衣裤,就像内里穿了一身保暖衣,从外边根本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现在他所面临的问题,是从哪儿下手。
在厕龙山被踏平之前,这些人的首选目标,肯定是卧龙山。
那儿是老巢,只要人到了那儿,便一劳永逸,彻底安全了。
现在的卧龙山,彻底被推平了,并且不时有官方的侦探前去侦查,山上已没有了这些人的立身之地,况且去那儿路途遥远,这些人肯定不会去那儿了。
张信在内地可能有窝点。
有可能会把珍珠藏在可靠的舵主家里。
这就不容易发觉了,因为这些黑帮的地盘,在全国都有分布。
只能慢慢查起。
第二天一早,就上了路。
先去了中原一带,尤儿最有可能是张信活动的地方。
他在那儿培植了庞大的势力,是目前康熙掌握最精准的危险地带,己经派将军李标前去镇守。
李标带的人数虽不多,只有区区五千兵马,但有一千骑兵,机动性特别高,那儿有了危险,可以随时增援。
另有四千步兵,也都是久经战场考验的虎狼之师,实战经验丰富。给当地的官员,抓捕危险分子,增加了底气。
在那些天里,他走过了许多地方,访问了许多官员,以及奋战在一线的捕快捕头们,没有一点有关珍珠的信息。
时间很快过去了一个多月,一点有价值的线索也没有,他开始着急了。
其间,他曾会见了苏君义一次。
苏君义听说女儿失踪了,第一时间赶到北平。
了解了女儿失踪的经过后,又马不停蹄,赶到了中原。在官府的帮助下,和于虎见了面。
一见面,于虎便跪在苏君义面前,说自己没照顾好珍珠,请求惩罚他。
苏君义并没有因失去儿女而责骂她,只是警告他,在找寻珍珠的过程中,做事别太过分。从感情上说,他在这伙人群里,生活了多年,对这些人还是怀有感情的。
他同时给于危带来了靳的寻找线索。
这个线索是他在京里,听管理情报的官员说的。
那就是,己赴任山海关的总兵于林,在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遭到了两起暗杀。
虽然没有被杀掉,但却给于林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看来做为叛军之将的他,己被他过去的同伙盯上,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说完这些,苏君义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纵然于林带有那么多的队伍,怕也难逃被杀的命运。
因为那帮人的实力太强大了。
建议于虎去那儿,看能否打听到有用的线索。
于虎按苏君父的指点,马上改变寻人思路,奔赴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