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86章 南方的争端 平行异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6章 南方的争端 平行异动

空间时919年1月,本空间。

王莽接到了镜空间交付工作完成的消息。高洋已经在新胡人联盟手上了。

这下谈判就彻底完成了。王莽松了口气,准备回去休息。

这几天可真累,到了几个新皇帝,还要应付各种各样复杂的事,每晚都不得安宁。

但接下来就轻松了,三方平衡,基本上不会再有纷争。

而且今后的几天内也没有新皇到来。

王莽一边想着,一边往自己的小屋方向走去。反正今天他要好好休息。

突然间,额头处传来了熟悉的刺痛。

他当即捂住额头,痛苦地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

难不成他又要苏醒了?怎么会这样,是这些天过于劳累吗?

王莽强撑着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把门窗锁死,瘫在了床上。

一定要稳住,现在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头痛的感觉稍微减轻了些,王莽算是恢复了一些理智。

应该是这些天太累了,必须要好好休息。

但仅仅这样也不是办法,得主动出击。

对了,自己有一段时间没与本世界联络了,可以向他们求助。

纳米机械研究到现在也该成熟了。借助它或许就能解决意识冲突的问题。

如此一来,至少最近就不会出乱子了。上次的事情他可不想再经历一遍。

想到这,王莽终于放松了下来,然后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而在机房附近留守的皇帝正在见证几场发生在人间的大战。

……

李存勖最大的本事就是先把优势浪成劣势,再逆风翻盘。

这个特点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就有体现。

918年12月,李存勖打算结束濮州对峙,下令拔营前进,逼迫梁军出战。

而后梁内部新老间的矛盾也显现出了恶果。

新一代将领谢彦章与老将贺瑰互相猜忌,最终贺瑰就擅自将谢彦章杀害。

得知消息后,周德威认为后梁军制尚全,不宜进攻。

但李存勖认为这是灭梁的大好良机,无视了他的劝谏,率军绕过梁军大营直扑汴梁。

贺瑰弃营追赶梁军,到达了胡柳陂附近。

李存勖依然无视了周德威“以逸待劳,避其锋芒”的建议。

贺瑰赶到后,他亲自率军冲锋,让李存审带辎重部队去前方等待自己。

李存勖战斗的本事很强,梁军几乎招架不住,王彦章为自保脱离队伍逃往濮州。

而王彦章在逃跑途中刚好遇到了李存审的辎重部队,便发起冲锋。

辎重部队无力抵挡,很快溃散,然后又冲击了周德威的幽州部队。

兵败如山倒,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下,一代名将周德威草率的死在了乱军之中。

周德威为河东的崛起做出了极大贡献。他的死也将为河东增添了不安定因素。

周德威死后,梁军士气高涨。李存勖无奈下撤兵,双方在胡柳陂对峙。

之后,李存勖重新夺下胡柳陂。在众将的劝说下,趁梁军撤退发动了突袭。

梁军大败,贺瑰只身逃回,李存勖拿下濮州,随后撤往河北。

朱友贞听闻兵败,一度想西逃洛阳,听说李存勖撤军后才安定下来。

胡柳陂之战,梁晋均损失惨重,双方军队的战损比都超过了三分之二。

后梁损失土地,好歹保住了国祚,晋国折损大将,错失了灭梁的机会。

……

空间内,朱温松了口气,后梁至少还能多撑几年。

“王建,让你失望了。吾儿今日不会来了。”

但回应他的却是李世民,“他是否失望我不知道,反正我是很失望。”

朱温猛然回头,发现李世民已悄然出现在他身后,而王建早已不知所踪。

王建注意到了李世民,但自己凭什么去提醒朱温呢?

现在他躲在了一个角落看戏,坐视二人相争。

朱温顿时感到脊背发凉,但李世民却没把心思放在后梁和他本人上。

“大胜变成平手,李存勖听不进谏言,只知道莽,就只能是一位将军。”

这仗要是自己来打,大概是能够一举灭梁的,真可惜。

李世民也没再理朱温,叹了口气,然后便离开了。

他在与刘恒等人分开后就直奔机房附近,看到了人间的战况。

而朱温在心里嘀咕了王建几句,到底是没敢直接与李世民争执。

……

三方合议后,空间的内部矛盾消解了一部分,但并不是完全没有了。

就比如当前逐渐浮出水面的南方的争端。

凌晨,王建回到了“前蜀楼”。他已经看清了这里的局势。

现在五代十国到来的三个皇帝中,朱温已经进入嬴政集团,自己和刘隐暂未表态。

而现有的队伍就这么多,自己大概最终只能加入南朝联盟。

但刘隐不同,他是有选择的,刘邦和刘裕都想将他吸收到自己的阵营。

既然是这个情况,那自己就可以借此牟利了。

自己要劝说刘隐加入南朝联盟,两人一起投入刘裕的帐下。

谁都知道自己只能加入南朝联盟,所以自己只身加入不会有很高的地位。

但如果能说服刘隐一起加入,献上投名状,自己的地位就更高了。

等等,他这样做难道不怕得罪刘邦他们吗?

当然不怕,因为加入南朝联盟本身就是得罪他们了,多得罪一些又何妨?

事不宜迟,今天早上开始就要游说刘隐,让他同自己加入刘裕一方。

此时,刘恒就在十国这片区域,他正看着王建房内闪烁的灯光。

父亲说过“不能让他受到其他影响”,想必这个影响就是王建了。

……

既然说到南方的争端,现在就把视线放在南吴和吴越上。

南吴内部还有一点后续,徐知诰以宋齐邱为谋主,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严可求却有些担忧地劝说徐温,“徐知诰必有大志,但他并非您的亲子,会有隐患。”

然后建议徐温换上亲子徐知询代替他,但徐温拒绝。

徐知诰听说此事,将严可求外调。而严可求则建议徐温要筹备建国。

“将来李存勖夺得天下,还要向他称臣吗?不如自立为帝。”

吴王杨隆演能更进一步,权臣徐温也就能更进一步。

于是严可求留在扬州筹备,随后徐温率百官向杨隆演劝进。

但杨隆演不愿称帝,最多只肯建国改元。

919年4月,杨隆演称吴国王,改元武义。徐温为大丞相,东海郡王。

南吴不再是已经灭亡的大唐的藩国,也可以认为这是南吴国家的开始。

建国后,徐温把目光放在了隔壁的吴越。

而钱镠觉得自己实力够了,派儿子钱传瓘攻打淮南。

南吴的彭彦章和陈汾率军抵挡。

919年4月,双方在狼山江相遇。

钱传瓘在上风口向南吴战舰抛出石灰,然后火烧舰船。

彭彦章力战身死,陈汾逃跑,后被徐温诛杀。

之后,徐温亲自率军出战,让陈璋从后面夹击吴越军。

徐温这次处在上风口,便火烧岸边的芦苇。

火势蔓延,钱传瓘慌忙撤退,又被陈璋截断后路,吴越军伤亡惨重。

陈璋和徐知诰都想继续进攻,夺取苏州,甚至灭掉吴越,但徐温拒绝。

钱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一旦战败,徐温在南吴的权势会受到影响。

于是南吴和吴越两国和解,这便是两国间的最后一战。

但这场大战的意义并没有那么简单。

而空间中的皇帝甚至连前一个意义都没有察觉到。

也就是刘备和孙权想到了赤壁之战,借机嘲讽了曹操几句。

公元919年的狼山江之战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热战”,双方在战斗中使用了火药。

王莽:“热战争……”

……

嬴政:“王莽,你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

天已经亮了,机房附近的人员逐渐增多。

王莽环顾四周,大家都在讨论北方的后梁和晋国,对这场战斗的讨论度很低。

算了,以后有的是时机向他们说明。

经过这一夜的休息,他的情况有所好转,该进行下一步了。

另一边,王建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更关心南吴的建国。

幸好没有称帝,杨行密暂时不会被追谥过来,但估计也快了。

而杨行密的到来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重大影响的。

他正面击败过朱温,实力比自己强。到来后,大家会先关注他。

刘裕会先去拉拢杨行密,刘隐也更可能被杨行密说服参加南朝联盟。

那自己岂不是变成无关紧要的那个了?

大家会觉得是杨行密在,王建和刘隐才进入南朝联盟的。

这个功劳绝对不能被他抢走。

现在南吴距离称帝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自己的计划得尽快进行,要抢在杨行密到来之前。

想到这里,他也顾不上太多,直接向刘隐的方向走去。

而在不远处观察的刘恒迅速反应了过来,抢先一步到了刘隐的身边。

刘裕也同样敏感,这时候他也必须要出手。

于是这四人就这样尴尬地碰到了一起。

刘隐:“嗯……诸位前辈,这是有什么突发事故吗?”

刘恒仗着辈分最高,抢先说道:

“哎,没有,仅仅是关心一下我们刘氏的后人而已。”

“也是要给出一点建议,可要谨慎选择,把握好机遇啊。”

刘裕:“说的没错,究竟是不多的血缘,还是相似的地域,可要谨慎考虑。”

王建:“两位前辈的话都有道理,我作为十国的皇帝,对此非常钦佩。”

“南汉烈宗,你现在也是十国的皇帝,也该与我有相同的感悟吧。”

这话就很有偏向性了。刘隐全都能听出来,可他还在犹豫,不想轻易站队。

于是他回答道:

“诸位前辈真是有心了,晚辈受益匪浅。”

“但晚辈不才,自知无法与前人相提并论,如今不过是忝列其位而已。”

“还请诸位不要在鄙人上耗费功夫。”

随后刘隐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王建表面上笑呵呵的,其实正在腹诽刘隐。

还是在犹豫,可这样拖下去对自己不利啊。看来得制造一些事件将他推进去了。

但这里的人都是人精,要是被他们察觉到自己的刻意,日后会有些麻烦。

其实刚才自己已经很刻意了。

那就改变计划,自己先进入南朝联盟,再想办法拉拢刘隐。

待刘恒离开后,王建当即与刘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刘裕自然高兴,总归自己的力量更强了。

“很好,这样我也可以全力支持你的行动。”

“若南汉真能过来,这份功劳自然会记在你的名下。”

王建:“晚辈自会尽心尽力。”

同一时间,刘恒把刚刚的事禀告了刘邦。

“确定王建已经加入南朝联盟了。他看上去比我们都着急。”

刘邦:“这恰恰说明他就是所谓的‘影响’,不,应该是‘影响之一’。”

……

刚才说过,大多数人都在关注梁晋两国,这是因为他们又开战了。

晋军虽然一度占据濮州,但由于损失惨重,只好放弃。

为了更方便渡河,李存勖让李存审在德胜渡口南北两岸各修建一座城池。

后梁方面自然要试图拔除这个钉子。

919年3月,贺瑰包围德胜南城,并阻断了北城的支援。

李存勖亲临战场,但没有好办法。

李建及率敢死队冲锋,硬生生地破开了黄河上梁军的战舰,晋军渡河。

贺瑰只好退往行台,在此坚守不战,李存勖只好暂且退兵。

这段时间发生了一些小事。

李存勖缺了一个中门使,本想让孟知祥担任,而孟知祥推荐了郭崇韬。

郭崇韬为节约开支,劝谏李存勖减少请客吃饭的用度,却引起他的不满。

最终冯道和郭崇韬痛陈利害这才罢休。

同样,刚刚立功的李建及得到了士卒的拥戴,却遭致了李存勖的猜忌。

8月,贺瑰在行台病死,朱友贞派王瓒接替。

王瓒尝试偷袭澶州、魏州,未果。

随后他仿照晋军,在德胜上游的杨村的南北两岸修建城池,并设置浮桥。

李存勖扩建德胜北城,每天率军亲自去杨村挑战梁军,就这样过去了两个月。

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小事。

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不慎跌落马下,差点被梁军俘虏。

幸好刘知远送上自己的战马,为他垫后,两人才幸免于难。

王莽看到这段记载后咳嗽了几声。

10月,李存勖修改战术,试图在黄河南岸截断梁军粮道。

王瓒早有预料,设下伏兵,引李存勖进入包围圈。

李绍荣拼死保护才救出李存勖。

李存勖几天后又想挑战梁军,导致麾下石君立被俘。

但他擅长打逆风局,最终转败为胜,王瓒逃往杨村北城,濮州被晋军占据。

朱友贞将王瓒换成戴思远继续坚守杨村。

同月,刘鄩消灭张万进,后梁内部问题暂时解决。

……

德胜之战告一段落,梁晋双方有来有回的,但大家看完后都无语了。

刘邦:“李存勖擅长打逆风仗,但怎么逆风的先别管。”

嬴政:“梁军的战术可以,战斗力不行,晋军似乎截然相反。”

李世民:“唉,莽上去就不管不顾了。他对不起麾下的将领。”

朱温的心里竟然燃起了一丝希望。

朱友贞和李存勖都有各自的问题,但如果李存勖爆雷得比较早,那大梁就保住了。

至少也能划河而治。

而且,要是契丹能牵制河东一段时间,大梁还能撑得更久。

王莽:“哎呀,你们猜,哪些国家是后面的‘五代’呢?”

说罢,王莽便转头离开。

一整天都没什么大事,看来是真的进入了一个缓和期。

一定要趁此机会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本打算回房间后就向本世界联络,但偏偏在这时,义军方面发来了战报。

刘彻:“从三封来信算起,也有八天没接到他们的消息了。”

“这是发生了什么吗?”

义军的战报上写着下列内容:

平行世界的部队有异常动向,防守在边界的主力似乎在后撤,并替换成了新的部队。

李世民:“先是三封真假不明的来信,再是这种军事调动,有点意思。”

此时的平行世界,吴良鑫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成败在此一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