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 第405章 澶州通判就是你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卯时一刻,钟声响起。

天才蒙蒙亮,一众官员自宣德门入内,到紫宸殿进行早朝。五品以上官员按照品阶站位,在这长六丈,宽八丈的殿中,稀稀疏疏站了几十号人。

赵匡胤身穿绛红袍,头戴卷云冠,从殿后走来,一脸的威严。这时一旁的老内侍高声宣布今日的议政开始。

赵匡胤毕竟是武将出身,精力旺盛,自登基以来十分的勤政。

宋朝也遵循五日一朝。赵匡胤推行“门皆洞开”的政策,凡大小事皆要在殿中反复讨论。国之大事讨论个一两个时辰是家常便饭。

今日,赵匡胤不知底下百官是否有本上奏,可他心中确实有事。

他的母亲太后杜氏六年前去世,可这娘家还有一个舅舅,如今是左武卫上将军、检校左仆射致仕,虽是虚衔,无实际执掌,可品阶从一品,只靠俸禄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这位国舅爷前些日子入宫,酒过三巡,竟拉着他的衣袖,红着眼眶说要“为国分忧”,“不能白食君禄”。赵匡胤当场头皮就是一麻。他这位舅舅,吃喝玩乐是顶尖的,可一谈到“事业”,那便是灾难的代名词。赵匡胤他不怕舅舅吃喝玩乐,就怕舅舅要干事啊业啊。

但毕竟舅舅求到自己面前了,赵匡胤可就为难了。他如今虽贵为天子,可还是有血有肉,极重感情的。

一个舅舅半个爹,娘亲生前又与舅舅关系极好。这甭管是心血来潮,还是真有心办点实事,他这个做外甥的也不好直接拂了舅舅的面。借着酒劲也就点头应了下来。

他把这事就与宰相赵普通了气。

赵普也有些为难,毕竟从一品的品阶确实不好安排差事。杜审肇才能普通,不能有太多的具体事务,却还得维持皇亲国戚的体面。

赵普想了想,正好澶州的知州有了空缺,就劝说杜审肇去知澶州,而后找个精明能干的佐贰通判即可。

赵匡胤想想也就同意了,可澶州说到底是汴京的北面门户,不容有失,所以这澶州通判一职就变得极为重要,选谁?必须尽早做出一个决定来,不然他心难安啊。

还不等众大臣开口,赵匡胤站起身来,说道:“诸位爱卿,澶州通判一职久悬,不知诸位可有好的人选?”

此问一出,方才还有些细微声响的紫宸殿,顿时落针可闻。百官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突然对殿柱上的纹路产生了莫大兴趣。澶州?谁不知道那是官家心头一块病,如今更成了个烫手的山芋。有功是国舅爷的,有过便是通判顶缸,这等“好事”,谁敢沾身?

见底下人都不言语,赵匡胤也就明白了大概,没人愿意去啊。他也清楚若是平调恐没人愿意,也唯有提拔年轻有为的前去赴任,才会有人心甘情愿。

赵匡胤沉声道:“今何人兼任判流内铨事啊?”判流内铨事专管九品以上官员的选拔任用。

赵普赶紧答道:“陛下,这一职一直是由张御史兼任,他这些日身体不适……”

判流内铨事没来,赵匡胤一脸不悦,“宰相既然掌管中书门下,可有好的人选?”

方才听陛下要问判流内铨事,赵普心中雪亮,陛下这是要寻个年轻肯干的“老实人”去扛雷。他面上却故作沉思,指尖在笏板上轻轻敲击了几下,仿佛在记忆中仔细搜寻。

片刻,他声音沉稳笃定:“回陛下,臣前日恰好看过流内铨上报的考绩。其中一人,年富力强,办事干练,在开封府任上颇多建树,确是上佳之选。”

赵匡胤顿时感了兴趣:“哦?赵卿快快讲来。”

他刻意顿了顿,将全朝文武的好奇心都吊了起来,才清晰地说道:“便是现任开封府户曹参军——姚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