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言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大多一头雾水。都不知这姚恕到底是何人,怎入得宰相的法眼。可又毕竟是开封府衙的户曹,隶属于晋王,他们都把目光转向了前头赵光义。

赵光义眉头微皱,心中明知这是赵普的阳谋,可明面上却也没有半点可以指摘的。虽然有可能给杜审肇背锅,可也有可能在澶州顺风顺水,借此良机一飞冲天。

可谓是真正的风险和机遇并存。

按照原本的想法,赵光义准备给姚恕找个次几县的县令做做,三、五年后重新回京任职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可赵普的举荐彻底打断了他的计划。毕竟从开封府的小小推官直接升至一州的佐贰官,这是真正的阶级跨越,是大多数八、九品官员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

正当此时,赵匡胤开口问道:“皇弟,姚恕既是你开封府的人,这品行、才能如何?能否胜任澶州通判一职?”

这一下可把赵光义给难住了。

若自己说姚恕才能不足以胜任,替姚恕婉拒,恐有些人会觉得自己不近人情,让姚恕错失这等再进一步的良机。

可若自己推崇姚恕,有些人也会觉得自己不替下属着想,去澶州给杜审肇做牛做马,背锅去了。

无论如何恐都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

朝堂之上无小事,回答决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赵光义沉思片刻,轻咳一声答道:“皇兄,姚恕此人襟怀坦荡,谦和守礼,在开封府衙以诚待人,人品是有口皆碑的。这些年在户曹一职上兢兢业业,可谓是才学渊博,处事明达,有萧何运筹帷幄之能,皇弟平日里对其也是极为倚重的。至于澶州通判一职,臣弟认为以姚恕之才自然是绰绰有余,可只澶州一隅,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臣弟本想着借此良机,让姚恕去户部历练一番,更可人尽其才。”

赵光义这番“先扬后抑”的话术,着实出乎百官意料。赵匡胤初听时也是一怔,随即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他这位皇弟,心思是越来越深了。

正是这番维护,反而让赵匡胤下定了决心。 赵光义越是不愿放人,越说明这姚恕是其得力臂助。将此等干才从皇弟身边调去辅佐舅舅,既用了能人,又……稍稍平衡了朝堂之势,岂非一举两得?至于澶州,汴京门户,兹事体大,正需要这样一位有“萧何之能”的干吏去看着,他才放心。

赵普将赵光义那番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冷笑,面上却波澜不惊,适时出列,只悠悠说了一句:“晋王殿下对姚参军赞誉有加,称其有‘萧何之能’。若如此,臣以为,再无第二人比姚恕更合适辅佐国舅,镇守澶州了。”

赵匡胤点点头:“赵卿言之有理,姚恕年富力强。去澶州历练一番也好,过些年再回户部也来得及。那此事就交由赵卿去办了。”

赵普应承后,退回列中。赵光义知皇兄已然决定,多说无益,也就沉默不语。

赵匡胤解决一块心病,顿时脸上有了笑容,想着下朝后踢上几脚蹴鞠,就想着早朝赶快结束,冲着台下说道:“众卿可还有事上奏?”

赵匡胤见无人再奏,心头一松,正欲宣布退朝。

就在这时!

文官队列中一人应声出列,嗓音尖利:“陛下,臣有本奏!”

众人循声望去,心中皆是一凛——出列者,正是素以闻风奏事着称的御史王有仁!

赵匡胤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面容一紧,不耐道:“讲!”

王有仁高举笏板,朗声奏道,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臣,弹劾禁军侍卫亲军步军司都头,孙延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