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军在双峡隘驻扎了三日。
这期间,斥候们四处探查匈奴人的动向,将所获讯息源源不断地传回,最终呈到登临手中。
阿不迟的大军在六十里外的那座小城稍作整顿后,便继续挥师北上,眼看就要踏入匈奴领地。
原本埋伏在西征军后路的匈奴骑兵,也悄然撤离了伏击地点,同样向北进发。
此外,那些在姚家领地肆虐的匈奴人也停止了进攻的步伐,一部分军队留守在重要的城池与关隘,其余部队则追随阿不迟的大军一同北返。
北地的风雪季已然来临,这严寒的天气,对于匈奴人而言,骨子里就想躲在温暖的帐篷里度过漫长的冬日。
更何况,战马在这般恶劣的严寒天气中作战,不仅战力会大幅削弱,还极易生病甚至被活活冻毙。
就拿双峡隘大战来说,匈奴骑兵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其重要战力,战马不给力便是一个关键因素。
综合上述种种因素,登临与众位将领经过一番商议后,一致认为匈奴人并非使诈,而是真心实意地撤兵了。
与此同时,一些好消息也通过斥候和讨贼会的豪杰陆续传到了西征军中。
许多原属于姚家的军队纷纷表态,愿意加入西征军,听从登临的指挥。
如今登临的名声,在姚家领地可谓如日中天,他在双峡隘大胜阿不迟的辉煌战绩,如同旋风一般迅速席卷北地,正以极快的速度传向中原大地。
这些姚家旧部明确的表示,他们只认可登临,连龙家的名号都不好使。
姚家旧部李虎道出了其中缘由:“姚节度使在世时,我们与龙家平起平坐。
后来阿不迟大军攻入我辖地,烧杀抢掠,攻城掠地,节度使一家壮烈殉国,无数百姓惨遭匈奴人屠戮。
我那些尚有血勇、不愿归降的兄弟们曾对天起誓,无论是龙家、史家,还是朝廷的军队,只要谁能击败阿不迟,为死去的无数百姓报仇雪恨,兄弟们便誓死追随。”
此时,对于登临而言,如果他有此意愿,完全可以将姚家从朝廷的统治下分离出去,进而自封为王。
然而,这三天来,姚家辖地的各种事务如潮水般涌来,将登临折腾得精疲力竭。
实际上,登临骨子里并非那种勤快之人,更没有裂土称霸的雄心。
即便是此次参与西征之战,也是龙瑶像赶鸭子上架一般,把他推进了西征军。
如今,处理了三天政务的登临,只觉得比手握破军枪冲入敌阵还要疲惫。
于是,到了第四天,他便召集众将,商议返回燕京的事宜。
如今的西征军,讨贼会的群雄已然离去,只剩下原本的龙家军以及后来加入的姚家军。
想当初西征军出发之时,还是两万生龙活虎的战士,可如今除去驻守虎牙要塞的三千人,剩余的战士仅七千余人,其中还包括姚家军的人。
龙家军远离家乡,深入异乡作战,如今战役结束,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在军事会议上,众人就哪些人留下收复失地、重建家园,哪些人东返,甚至连俘虏以及缴获财物的处置等问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
然而,唯独在登临的去留问题上,众将争论不休。
以李虎为首的姚家将领,坚持恳请登临留下,主持大局。
而以赵威为首的龙家将领,则希望登临能随他们一同回去。
龙家众将的理由诸多,不过核心原因并未言明:登临是龙家的人,确切地说,是大小姐龙瑶看重的人,更是龙家将来反攻异族的重要力量,绝不能被姚家抢走。
赵威的态度尤为坚决,作为龙瑶的近臣,他敏锐地察觉到了龙瑶对登临的特殊情愫。
赵威暗自思忖:若是登临留在此地,刘玉娟必定也会留下。自己若独自回去,万一这二人如干柴烈火般擦出火花,来年春天说不定孩子都有了,那大小姐必将遗憾终生。
在他看来,这天下间的男子,唯有登临才配得上大小姐。
而且,不止赵威,其他西征军将领也都看出刘玉娟对登临的情愫。
这姑娘看向登临的眼神,那叫一个一往情深啊。
登临揉了揉太阳穴,缓缓开口说道:“你们说的都在理。”
说着,他看向李虎等众将,正色道:“李大哥,我还是得回去。”
李虎刚要张嘴说些什么,登临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匈奴人不过是吃了一场败仗,来年必定会卷土重来,而且中原的五胡联军,随时都有可能北上。
我这重甲军组建的匆忙,人手本就不多,经此一战,又损失了近三成的弟兄。
出征之时,我便让龙瑶打造重甲,收集能够快速提升战士体力的药材。
所以,我必须回去一趟,尽快扩编重甲军,以应对明年更加严峻的战事。”
登临话音落下,姚家的将领们渐渐安静下来。
他们心里清楚,西征军能取得这场大胜,重甲军功不可没。
未来与异族的战斗,必定更加艰难残酷,训练一支强大的重甲军,确实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情。
李虎沉默片刻,苦笑着说道:“既然如此,我等就留在此地,收复失地,重建家园,加强武备。
登将军回去后,若有什么号令,还望尽快派人传达。”
见姚家众将松了口,登临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大家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违背谁的意愿都不合适。
他笑着站起身来,说道:“如此,明日一早我们便启程。
赵将军,大军返程的事宜就交给你了,其他各项事务,就有劳各位大哥费心了。”
众将纷纷起身领命,随后告退。
赵威苦笑着朝自己的营帐走去,大军开拔前有诸多繁杂事务需要处理,登临这个甩手掌柜当得倒是轻松。
他心中思索,登临对权势向来不热衷,如今他名震天下,所面临的诱惑将来必定数不胜数。回去之后,得和大小姐好好商量商量,怎样才能将他的心牢牢地系在龙家的战车上。
众将散去后,刘玉娟端着一碗药汤,轻轻走进了登临的营帐。
登临见状,赶忙说道:“小姨,您可别催,我记得还没到喝药的时间呢。”
原来,登临历经连番恶战,虽说有重甲护身,未受明显外伤,但元气却亏损严重,内腑也受了不轻的伤。
之前百里追星从仙山带来的伤药和培元丹,早已被登临分发到军中,给其他伤员使用了。
幸运的是,匈奴人留下的物资中有不少草药,其中不乏珍稀品种。
这些日子,百里追星一直在精心挑选制作培元丹的药材,而刘玉娟和柳萍则从这些药材中挑选出能够补充元气、疗治内伤的药材,特意熬制药汤,每日由刘玉娟定时送来给登临服用。
虽说登临体内的九曜元力赋予了他强大的生命力,即便不加以理会伤势,假以时日也能康复。但他又怎敢拒绝小姨的一番好意呢。
刘玉娟将药汤端到登临面前,柔声说道:“早喝一会儿也无妨,来,趁热喝了吧。”
“嗯嗯,多谢小姨。” 登临接过药汤,仰头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
刘玉娟接过空碗,含情脉脉地看了登临一眼,又继续说道:“听他们说,明天一早大军就要开拔了,是真的吗?”
登临点头应道:“没错,离开燕京已有好些时日,如今大事已了,也该回家了。”
刘玉娟沉默了片刻,又说道:“你恢复得算快的,但病根未除之前,这药汤可不能断。我已经把方子和剩下的药交给小毛子了,让他记得提醒你按时服用。”
登临眨了眨眼睛,疑惑地问道:“回去后,有小姨盯着我喝药不就行了,干嘛还要麻烦小毛子呢?”
刘玉娟轻轻撩起额前的一缕秀发,微微一笑,美眸中却闪过一丝幽怨,“你如今今非昔比,已然是威震天下的大将军,龙家大公主肯定会给你安排府邸的,小姨哪能跟过去呀。”
登临赶忙说道:“什么大将军不大将军的,金家商铺才是我的家,回去后我不住那儿还能住哪?”
刘玉娟听闻此言,一张娇颜顿时浮现出妩媚动人的笑意,那一瞬间的惊艳让登临不禁微微失神,心脏也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
在登临认识的美丽女子中,阿银暂且不提。
龙瑶聪明睿智,宛如女中诸葛,用现代的话来讲,颇具极品御姐风范。
刘玉娟身材火辣,性格活泼大胆,身手不凡,就像是学校里罩着学弟学妹的豪爽学姐。
孙媚媚则是敢爱敢恨,手持双刀,不惧风雪,千里独行的侠义女子。
但若论及与登临关系最为亲近之人,还得是刘小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