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娟含情脉脉地凝视着登临,轻声说道:“登临,我暂时不能和你一同回燕京了。”
登临微微一愣,关切地问道:“小姨,您在这里是还有什么事尚未处理妥当吗?你尽管说,我安排人帮您去办。”
刘玉娟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戏谑地笑道:“哟,我家的小伙计如今可真真是厉害啦,什么事都能指使手下去做咯。”
登临摸了摸鼻子,讪笑着说道:“这还不是多亏了小姨你的英明领导和光辉照耀嘛。”
“少在这儿贫嘴。” 刘玉娟轻轻捶了一下登临的胸膛,嗔怪道,“你现在可是名震天下的荡寇大将军,无敌的侠影。若是方才那些话被外人听去,小姨我往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咯。”
登临凝望着刘玉娟那又嗔又喜的娇美容颜,心中涌起阵阵暖意,不禁回想起她不顾路途艰险,顶风冒雪,从燕京一路赶来的情景,以及大战之中,她始终紧紧追随在自己身后的身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登临又怎会感受不到刘玉娟对自己的那份深情厚谊呢。
情不自禁地,登临缓缓伸出手,轻轻握住刘玉娟的柔荑,声音低沉地说道:“小姨,关于侠影之事,我本就打算亲口向您坦白,只是世事变幻太过迅速,紧接着又遭遇大战,所以……”
刘玉娟的手被登临握住,顿时脸颊羞得通红,一颗心如同小鹿乱撞般怦怦直跳。
她下意识地轻轻挣了一下,却未能挣脱,心中暗自思忖:“这家伙脸皮真厚,手劲又大,我根本挣不开……”
于是,刘玉娟便任由登临握着自己的手,头低垂得几乎要埋进怀里,羞赧地说道:“事情都过去了,就别再提啦。我可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
师父原本是要回故乡的,只因担心我的安危,才陪我来到此处,经历了这许多危险。
师父对我恩重如山,我又怎能放心让她独自南行呢?所以,我决定陪师父一同回去,明天一早便动身。”
小姨的手,柔软细腻,令登临的心神为之一荡。
他轻轻捏了捏,又说道:“做人就该如此。这样吧,我让讨贼会派几位高手护送你们。”
刘玉娟任由登临轻轻捏着自己的手,娇羞之意愈发浓烈,只觉得浑身酥软,几乎站立不稳。
她媚眼如丝,轻声说道:“不用啦,你还不了解师父的性子吗?就我和她两个人便足够了……
她原本就是宗师之境,最近更是有所突破,对付江湖中的那些宵小之辈绰绰有余……”
登临的身体似乎产生了巨大的吸力,刘玉娟说着话,身子便不由自主地软软向登临怀中靠去。
就在这时,营帐外忽然传来由远及近的急促脚步声,紧接着,门外响起百里追星那欢快的声音:“登临,我炼了些培元丹,你先吃两颗。
嘿嘿,炼制不易啊,兄弟我有好事第一个想到就是你,够义气吧……”
刘玉娟如同一只受惊的兔子,瞬间从登临怀中弹开,同时用力挣脱了登临的手。
她满脸通红,几乎要滴出血来,低着头,慌慌张张地向外小跑而去,差点与正要进营帐的百里追星撞个满怀。
“咦,小姨的脸怎么这么红呀?” 百里追星瞪大了好奇的双眼,望着刘玉娟匆匆离去的背影。
他忽然想到了关键之处,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竖起食指,指向登临,恍然大悟道:“奥…… 你们……”
百里追星你这个大棒槌!
登临黑着脸,朝着百里追星走去,恨恨道:“追星兄,我瞧你最近剑意似乎又精进不少,现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们不如比划比划。”
……
翌日,天刚蒙蒙亮,柳萍和刘玉娟便已收拾妥当,离开了军营,踏上了前往中原的旅途。
刘玉娟终究还是没再见登临一面,这让登临心中微微泛起一丝遗憾。
他心里还想着,要是能再感受一下小姨那纤细柔软的手该多好。
他心里明白,小姨平日里行事大大咧咧,可实际上脸皮却很薄,想必是不好意思再与自己相见了。
日出之后,西征的龙家军整齐有序地走出营门,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
此次回军,龙家军共计六千步骑,其中包括百里追星率领的两千骑兵,以及四千步卒。
大军之中,还押解着五千俘虏,同时携带了大量的粮草、药材、财宝等物资。
剩下的俘虏和物资,则交由李虎统筹安排,用于姚家辖地的重建工作。
北地的风雪季,大雪时停时下,但气温却一直处于极低的状态。
大军昼行夜宿,一路上颇为辛苦,终于抵达了虎牙要塞。
登临到要塞不久,龙家的使者队伍也恰好赶到。
带队的人竟是龙清钧,他一脸崇拜地看着登临,兴奋地说道:“师父,你率领西征军在双峡隘大胜匈奴人的战报传回燕京后,整个燕京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全城都沉浸在欢庆之中。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百姓们那股子高兴劲儿,简直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呢。
其他城市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像燕京一样,纷纷庆祝。
如今在咱们燕京,你的名头那可是盖过姐姐啦。”
登临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道: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自己原本只想低调地做个小伙计,没想到一不小心,就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龙清钧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百姓们知道你带着大军凯旋而归,都准备出城迎接你呢。姐姐也十分赞成此事,她说,到时候她会率领全城官员,出城十里迎接你和凯旋之师。”
登临听后,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他本想着回去之后,交回虎符,便回到金家商铺躺平的。
征战在外的日子里,他最怀念的,便是商铺中自己的小屋。
那个地方带给他的温暖,是天下间所有地方都比不了的,那是家的感觉。
就像老话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他心里清楚,要是自己真被龙瑶和全城百姓如此隆重地礼遇和迎接,他那心心念念的 “狗窝” 恐怕是回不去了。
登临挠了挠头,问道:“清钧,将士们确实理应受到礼遇,可我实在不想如此张扬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龙清钧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说道:“能有什么好办法呀,老师您难道还想逃跑不成。”
“逃跑……” 登临喃喃自语,忽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哈哈,此计甚妙,咱们就来个‘逃跑’。”
……
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了,一轮红日高高挂在天空,将温暖的阳光慷慨地洒落在古老的城郭之上。
燕京城的城门敞开着,进出城的百姓与商行队伍络绎不绝。
城门前的士兵们认真地检查着每一个进出城的人,他们的脸上显露着显而易见的骄傲。
这样的神情,在西征之战大胜之前,是不会出现在士兵们的脸上的。
他们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因为他们的袍泽弟兄们,在 “少帅” 的带领下,将匈奴战神打得溃不成军。
“少帅”,指的便是登临。
实际上,只有位于中京的皇帝陛下才有权力册封某位战功卓着的将军为帅。
即便是北地三大节度使,也没有这个权力封帅。
然而,燕京的士兵们可不管这些繁文缛节。他们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私底下都亲切地称他们心目中的战神为 “少帅”。
在他们看来,整个天下,唯有重甲军的登临将军,才有资格担当 “帅” 这个称谓。
军中对登临的这一称呼,逐渐流传到了市井之中。
百姓们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少帅” 这一说法。
在酒楼茶肆里,说书先生们在讲述百姓们最爱听的虎牙要塞之战以及双峡隘之战时,也都称呼登临为 “少帅”。
一时间,“少帅” 之说在燕京风靡开来。以至于到后来,很多百姓反而忘记了 “少帅” 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