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 第1292章 你走吧,求你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剑垚再度把目光投向了那幅挂着的地图。

“我们村儿的耕地面积是全县少有的比较紧张的村子。

所以,食品厂和饲料厂的选址上,我不打算占用现有的耕地。”

李剑垚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点,又画了村里的范围图。

“这里,我们村儿给叫东山,是一座土山,目前还没被纳入耕地的范围,之前村里是种植一些耐旱的黍子或者谷子之类的作物,有时候也种点黄豆什么的。

这片位于村口的位置,算是处于村子那条溪水的下游。

最重要的是,这片跟下面大田的落差其实只有几十米,之所以没被开垦成熟田是因为以前缺乏大型的机械。

溪水又把这块给切割出一条沟出来,右边是大田,左边跟山之间的落差最矮的地方也有十几米的样子,之前耕作的时候过去也比较绕。

上了坡,土山上面往东两座山头就到了东沟村,以前津河初中在东沟的西侧这块的时候,我们村儿的孩子们都是走山上这条小路去上学的。

饲料厂的位置我想就选在这里,我来请做工程的人把这里尽量推平,再在村口这边修一条路过来。

在面积上,至少要预留300到400亩的面积,也就是25万平左右。”

“用得了那么大?”

“我的目标至少是奉西第一的产能,产品要辐射东三省乃至京津冀等地。

如果场地小了,到时候增加产能的时候还得再找地方重建厂区,那属于重复投入。

如果我干了那种事,经济上的事情还好说,主要是我丢不起那个人。”

老王递上一根烟,思索道。

“可你也没法保证你将来一定会增加产能,你就那么看好市场前景?”

“当然,省里我不清楚,但整个营州地区,目前有哪家国营的饲料厂吗?

一家都没有!

而我们营州总人口是300万,农村人口也有280万左右吧,现在政策上放开了,以后农村哪家还不养个一两头的猪?

更何况,对于肉类的缺口来看,以后在政策的鼓励下,个人创办的养殖场也不会太少,这是从农业人口脱离转为养殖户的最短路径。

毕竟多养几头猪,或者几十上百头猪、牛、羊这些是技术要求不是那么高的行业。”

“养殖也很吃技术的好不好?”

“那你就是抬杠了,你咋不说造飞机也很吃技术呢,从事农业的农民,做养殖行业属于向上递进,当然也不排除有知识水平更高的人群向下去从事养殖。

所以我说,养殖业的发展是距离农民最近的,尤其是分了地之后,像我们这种山多地少的丘陵地带,农民想要增加收入,很自然的会选择搞养殖作为副业,甚至转变成主业。”

“你说的有道理。”

“别道理了,咱们在讨论用地的问题,我回去会跟公社打招呼,最重要落地,像这种面积的土地使用问题还是得县里点头的。

到时候希望县太爷高抬贵手!”

“行,我心里有数,县里其他部门应该不会有什么掣肘。

食品厂呢,你打算建在哪?”

“食品厂占地就没那么多了,不过要和饲料厂拉开距离,虽然推山头这工作耗费不少,但总不能这边做人吃的东西,那边就做牲口吃的东西。

所以我打算把食品厂建在东山靠近村里的位置,占地的话大概有个200亩左右就可以了。

两个厂子相距有1.5公里左右,不会给人造成上述的那种场面。”

“不是,你干啥啊,用得了一整就是上百亩的占地?

我还以为你说不占耕地是个好同志,可你胃口未免也太大了点吧?”

李剑垚把图纸丢到桌上,又点了根烟。

“大是大了点,200亩大概也就300乘400米,你看生产线两条,我就需要至少一个大的厂房,如果我分开水果罐头和肉罐头,那么就需要两个独立的生产车间。

水果也好,还是生肉或者屠宰也好,都需要单独的存放和加工的车间。

而且我还需要库房,还需要车辆的进出、货物的周转。

所以你觉得这点面积够用吗?”

“那也不对啊,有个几十亩这些事也能干,营州纺织厂那么大的厂子占地面积才多大?”

“格局啊!县太爷!”

“你敢保证我以后不增加产品类别?

别忘了我们现在就至少有两个品类,严格来说有好几种产品呢。

再干点别的品类地方又不够用了,然后我再重复建设?”

走廊里,清晰的听见县太爷和人争吵,俩男人谁也不让谁的架势。

给外面听等候检讨的县中校长和教育局的领导搞的心里忐忑。

邱秘书很合格,拦着他们说等主任谈话完成之后再去汇报,这会儿不是什么好时机。

“那你搞这么大,投入上也不会少,投产的时间呢,是不是也要等上好几年?”

“那不会,我争取在春耕开始前就动土,这样两个厂子可以同时开始动工,我也能少出点什么青苗费了。

还有修路架桥的问题我也负责了,虽然投入多了些,但我还是不想占用我们村为数不多的耕地。

只是这条路还是得县里审批,山上的那段好说,下面的那段可能需要占用几百米的农田。

乡亲们刚分的地,占了谁家的谁都不乐意。

当然,我是愿意给货币补偿的,但标准得县里给出来,我既不想多给,也不想不给。

总之目前的问题就这么多,希望县太爷多多支持!”

“行了行了,你这折腾的,还真不如直接来县城,现成的土地有的是,瞧瞧你这这一处那一处的。”

“你要是把我们村儿都转成城镇户口,或者搬到城里来,那也不是不能把厂子建到县里来。”

“你走吧,李大教授,我求你了!”

“哎,罪过,罪过,好歹您是县太爷呢,别这样!

那我先回去了,三天之内县里能给出具体的办法不?”

老王拿起茶缸子,猛灌了一缸子水。

“你还是先做好社员和公社的工作吧,你愿意多花钱我没道理拦着!”

“那行,咱就先这样,我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