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60年代不遗憾 > 第1293章 给徐老三的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出了门,县中的周校长和教育局的付局长等的腿儿都要软了。

周校长此时对李剑垚也是又爱又恨。

爱是早前李剑垚读书的时候他还是个教师,也教过李剑垚的课,虽然这人不咋能见到,但是成绩是相当的好。

如今更是帮忙联系了基金会一举翻修了学校。

恨的是你要是对学校有什么意见,最起码也要通个气吧,哪有直么愣的就带着县太爷去微服私访的,这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

谁家还没有点不太像样的事儿?

那发黄的菜叶子是自己愿意给孩子们吃的吗?

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周校长嘴巴闭的紧紧的,就不搭理你!

李剑垚不是那种不尊师重道的人,还是主动打了招呼。

“付局,周校长!”

“哼!”

俩人都没给好脸色,哼了一声就代表老子知道了。

李剑垚也不找没趣,溜溜达达的下楼。

但没等走到一楼,就听见老王的办公室里发出拍桌子和咆哮。

“活该啊,有的人就特别注重什么地位,官本思想深重,你要是不搞什么小食堂,能发现不了学生吃烂菜叶子,你自己喝什么豆腐汤?”

李剑垚暗暗的想着。

以前条件差的时候也就算了,那时候要么交粮食,要么交钱,吃的好谈不上,吃饱也不太能谈得上,但那时候条件就那样,没什么可说的。

现在一般都是要买餐票吃饭,他今天敢给学生吃烂菜叶子,明天就敢给吃更差的。

虽然现在是“青荒”,但完全不至于把发黄的菜叶子丢到锅里去煮,这是态度问题。

这种歪风早发现早处理最好,不然要孩子们忍受多少年的以次充好那咋行,跟那个什么贝似的,再去主打一个反向公关?

出了县府,让韩建平带着自己去找了徐老三。

这老哥也不知道到底离了没有,四十大几的年纪,再娶一个,生个娃啥的肯定是来得及的。

“三哥!”

“兄弟,稀客啊!”

看了眼韩建平,看出来这是跟班,也打了个招呼。

落座之后有小年轻送来几杯茶,看来徐老三又收了新小弟。

“突然造访,是有什么事?”

“来看看三哥你,不行?”

“那你就空手来?”

“哈哈哈哈,带礼物不一定有好处,不带礼物不一定没好处,三哥你要是非得挑理,那我现在就回去给你准备。”

“行了,不至于,有啥要我办的,你说话就是了!”

“两件事,第一,三哥你是县城的地头蛇,帮我找一家或者几家做纸扎的,清明家里要给太爷太奶好好上个坟。

这都多少年了,现在终于不会被搞了,也是时候给他们好好送点货了。”

“行,我倒是认识一个,看样子你要的挺多?那我让下面兄弟再帮着找找。”

“那成,尽快,毕竟清明没多远了。

黄纸、模具是首要的,另外纸扎方面要童男童女,天王瑞兽、门楼牌坊、车马船舶、器皿贡品之类的,有啥我都要,所有物件要成双,种类多少就看他们的手艺了。

钱的方面随他们开。”

“行,这个事儿我抓紧给你办,弄好了往村里打电话?”

“可以,留个话和地址,到时候我让人来拉,黄纸和模具要早些搞定,回去还得打模和叠元宝金砖,这个不能弄的太迟。”

“这个好说,黄纸和模具都是现成的,就是做纸扎费点事。”

“那个,剩子,你现在就去二龙沟,问问老郭头,纸扎的事儿和黄纸一并说了,有信儿了先给我回个电话。”

“建平你开车带这位兄弟去看看,快去快回,先把黄纸的事儿订了,有多少要多少,今天要是来不及,明天上午咱们去拉,到时候付钱。”

两人离开,就剩下李剑垚和徐老三。

“三哥,现在改革了,黑市也没了,你有什么打算?”

“黑市变了白市,兄弟们不用偷偷摸摸了,但是县里也逐渐有其他人开始做生意了,以后这行怕是不像之前那么挣钱了。

我也是等你过来,你这脉摸的准,肯定不会撇开老哥我的,对不对?”

“好嘛,三哥你在这等我呢。

这第二件事就是跟你商量一下,到底以后做点什么好。

我这边有三个选择,我说说,你听听?”

徐老三示意李剑垚直接说,别卖关子了。

“这第一,我打算在京城搞一家百货商场,在行业分类上,这属于零售业,算是和你之前的生意对口。

负责人我想交给我大爷,他以前在咱们县供销系统,做这个行当不算是跨行。

你过去先帮忙把事儿给张罗起来,零售涉及的产品品类比较多,主要是跑跑渠道,进行沟通。

你老成持重,做这个应该在行。

你放心,百货并不是只开京城的一家,渠道跑通之后,在奉天也好,申城、冰城这样的人口多的城市都会逐渐展开。

在时间跨度上,我计划五到六年内开遍国内主要省会城市,有些二级城市也可以考虑。

所以你要是考虑这个,我可以给你留股份,但数量不一定多,算起来这也是属于前期耗费资金相对比较多的行业。”

徐老三点了点头,示意继续。

开百货商场不是说跟黑市似的,有个地方,有点关系就可以了,从商品的种类上要是少了,那就不叫百货。

他也是去过大城市人,百货公司长啥样,大概有多少商品种类也是心里有数的,至于股份的数量问题,如果在多个城市,以他的资本,也的确占不了多少,这点他心里是清楚的。

所以李剑垚说可能占股不多,他没有什么想法,也知道李剑垚是在看这么多年的关系上拉拔他,而不是纯粹想找个人分摊风险。

“第二个生意,不用去京城,就在县里,买上些卡车,成立个运输公司。

本来这个生意是我是想留给我三叔的,但是他有点干不来。

现在跑运输在成本上咱们都不存在什么问题,货车的渠道上,二哥也好,我也好,都跟汽车厂的老周认识。

最大的风险是路上,三哥你年纪虽然大了些,但手下的兄弟们以前都是敢打敢拼的,做这个有优势。”

李剑垚说徐老三年纪大,他可不乐意了。

“说谁年纪大呢!

不过你说的也对,运输的需求还是有的,买几辆车,搞一搞,还是能赚钱的。

你在说说第三个,我怎么觉得这两个都能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