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百倍股 > 第471章 背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现在越来越愿意相信,人死后真的可以转世,这样我们就能够和逝去的亲人重逢。

下午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听马未都的《背影》,听他对姥姥姥爷的怀念。70岁的人了,回忆起往事,真情流露,依然声音哽咽。不知不觉听得我潸然泪下。

我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已经去世。自从几年前奶奶也去世之后,我回老家的次数明显变少,并且时常需要强迫自己刻意去回避这个话题。他们生前的照片与视频,我至今从未敢打开看过。

但有时还是忍不住去想,想着想着心里就会不由自主的伤心。因为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再也听不到他们说话了。

01 | 思

自从我记事以来姥姥身体就不好,到我上初中的时候,老人家60多岁就去世了。

姥姥是因为心疼三女儿的去世,而导致神思出现问题的。那时候三姨刚生下我表弟不久,身体不好,一查是白血病。当时三姨夫还在上大学,与我同年出生的表弟刚满周岁。姥姥心痛失常,直到去世都未好转,受了不少苦。

等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已经在上大学。寒假回家,家人突然告诉我姥爷身体不好,肺癌晚期,之前一直瞒着我。家里那一辈的老人中,姥爷是最疼我的。

在人生最后的几周,姥爷过得很痛苦,必须要靠打吗啡止痛。姥姥姥爷最心疼的孩子是我妈妈,那年大年初一,病床上的姥爷就让舅舅打电话,让我爸妈马上过去。

这在山东当地是不合风俗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女儿女婿不能上门。一生举止风度、极明事理的老人,那几天一定痛苦极了,否则不会提出那样的要求。我们马上赶了过去,陪着老人,一直到几天后姥爷去世。那一年姥爷73岁,在向来长寿的他们家依然算走的早的。

我爸和我姥爷的感情最深,甚至超过了对我爷爷的感情。姥爷特别疼孩子,我高考之前学习压力大,姥爷总是告诉妈妈说,不要给孩子压力,能考多少就考多少,一年考不上就考两年,考不上好的就上个一般的,疼孩子疼到有点溺爱。

上中学那几年,正值父亲单位破产,是家庭经济落入低谷的几年。姥爷每次去我家,都大包小包的买一堆好吃的,整个整个的买羊腿。

姥爷特别善良,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件事。那时候还没有出租车,老爷子喜欢养鸟,平时喜欢戴顶礼帽出门,路远就拦一辆人力车。就是现在有的景区还可以看到的那种,前面有个车斗可以坐人,后面有人蹬着,坐一次两块钱。有时候,如果碰巧蹬车人是个年纪大的老头,姥爷都会直接给人家5块钱,很谦虚客气的不让找零。

姥爷去世那几年,我一直很懊悔,懊悔自己年少,不能马上挣钱孝顺老人。这是最让我遗憾的一件事。有时和妈妈聊起姥爷来,我总感慨如果他老人家能多活几年就好了,我一定把他带在身边。

02 | 念

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已经比年轻时更懂得生老病死的必然规律,更能理解生死。那时候老人已经80多岁了,作为儿孙心里多多少少会有个准备。所以那几年,我尽可能地多回家,回到家第1件事就是陪老人说话、聊天。

在所有的孙辈中,我应该是最喜欢听爷爷聊往事的那个。在爷爷去世前几年,我心中似乎有一种隐隐的急迫感,急迫的想多听老人再讲一讲他一生的经历,多讲一讲家族的历史。

爷爷的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话,他说自从80年代他父母相继去世开始,家里办宴席的灶台就一直没有拆过。因为每年都有大事要办,不是儿子结婚,就是孙子孙女出生。一直到我小叔结婚,爷爷也要退休了,终于完成了人生的“任务”。

那时候的日子过得艰难,爷爷一个人的工资要养老少10来口人。正是动乱的时代,他因拒绝说假话被打成了右派。平反之后又四处奔走,恢复工作,给几个儿子要回城镇户口和知青待遇,安排上学、入伍、工作。等五个儿子都工作了,结婚了,生儿育女了,老人家才真正清闲下来,过了30年安安稳稳的退休生活。

爷爷去世后的第1个春节,我们回山东老家过年,大年初一疫情爆发,开始封城。奶奶那时候跟着小叔生活,和我家一前一后两个小区,中间只隔了一个中心公园。

奶奶在家坐不住,小叔怎么劝都不行。老人家不明白,说活了80多岁,哪还有不让出门的道理?我们赶快赶过去,耐心劝说。我心里知道这不只是不能出门的原因。两个老人相守相伴了一生,爷爷的去世让奶奶非常不适应,逢年过节,必定更加思念去世的亲人。那几年,我爸妈回老家的次数更频繁了。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书房看书,我爸进来说马上回老家,你奶奶不行了。消息让我很震惊,老人家除了心脏有点不好,其他没有什么问题,没想到这一天来的那么快。

我们一刻不停,马上驱车往回赶。路上才又听小婶打电话说,吃过早饭奶奶就在楼上坐着休息了一会儿,还逗了一会儿猫。等小婶再上楼的时候,发现老人心梗,然后马上送医院,可老人已经去世了。

接第1个电话的时候,小婶还在家,惊慌失措,哭着打电话。我边开车边安慰我爸,说老太太过了这一坎就长命百岁了。因为我们家的人都知道,算命的多年之前就说过,那一年对我奶奶是个坎儿。老人信这个,所以全家人一直比较留心。可是老人还是走了。

爷爷去世之后,头七祭奠,要把去世老人的衣物全部烧掉。五叔故意穿上爷爷的衣服,打扮成老头的样子逗奶奶开心,彩衣娱亲,那一刻我提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等奶奶去世,出殡之后,送走亲友,一大家子人全都沉默不语。

大伯母很伤心,拉我过去说话。大伯父只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我告诉她不要伤心,虽然没有爷爷奶奶了,但只要我在,我的姐姐妹妹依然有自己的娘家。伯母听了更是眼泪不住的落。

爷爷、奶奶都去世了,我与老家也失了最直接的情感联接,缺了尽量多回去看看的迫切。

03 | 痛

二伯去世的时候,爷爷奶奶都还健在。

他是肺癌晚期,临去世前在医院里受了很多罪。爸爸他们手足情深,兄弟几个亲侍汤药,日夜伺候,根本不让我们小辈插手。

弥留之际,二伯要回家,不想死在医院里。因当天正是农历十五, 按老家风俗,那一天若有年轻人去世,则对家中还活着的老人不好。

二伯到家的时候是下午,弥留之际,依然不断地问几点了,家人就告诉他。他虽然器官衰竭,但头脑非常清醒,与正常人无异。没人要求他,但他自己一直在坚持,坚持等到过了当天夜里12点再闭眼。

这之间毅力,非常人所能达到。是一个为人子者,在临死之前,为了哪怕不知真假的一种忌讳,为了自己的父母健康长寿,可能也有无法为二老尽孝送终的遗憾,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对自我非常残忍的毅力在极力坚持。

夜里12点过后半个来小时,二伯问了最后一次几点了,我爸告诉他说,二哥,你放心走吧,已经过了12点了。二伯闭上双眼,从此离去。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泪流满面。每一次。我总想起从小他们就告诉我们的一句话,祖祖辈辈,我们家的男人,从来没有一个孬种。

姥姥姥爷走了,我只有将对他们的未尽之憾,化作对他们女儿加倍的孝顺。爷爷奶奶、二伯去世了,这份心意,我便倾注于他们的儿子、兄弟身上。

祖辈在时,父辈是家里的顶梁柱。如今他们走了,我们这一辈人便要接过担子。

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