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黑接过赢禧递来的小糕点,毫不迟疑地一口吞下,然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茶水,感受着那股清香在口中散开,顺带清理了一下口腔。
等回味完嘴里糕点美味后,秦黑才缓缓开口道:“主人,事情是这样的。吐蕃帝国的使臣那杰措,带着两名同伴和三名护卫,一行总共六人,从奉圣城安乐门火车站登车,一路直接北上,途中并没有停留,不过中途在火车上曾与曾姓男子有过交谈,谈话内容不知,然后他们一路北上。
他们一下火车,就被我们的盖世太保坐探给盯上了。坐探们见他们形迹可疑,穿着样貌与秦人大异,见人就问东问西胡乱打听,本欲将他们羁押起来审问,就在要将他们羁押时,那杰措却突然亮出了鸿胪寺开具的证明文书,这才将事情立即上报。”
秦黑顿了顿,接着说道:“关于内地对秦律的执行程度,微臣并不知晓。但在朝歌城,微臣向来都是严格执行秦律的。无论是查奸令、告奸律令,还是奖赏令,甚至是诬告反坐反令,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正因如此,当吐蕃使臣一下火车,就被车站的平民发现他们虽然身着汉服,但其举止却颇为古怪。于是,这些平民便向车站维持治安的捕快举报了这一情况,要求将他们抓捕起来。”
说到这里,秦黑的语气略微有些沉重:“然而,当捕快们上前准备抓捕时,那吐蕃使臣几人竟然妄图拒捕反抗,这直接导致了一些肢体冲突的发生。在冲突中,我们这边也有几个人受了伤。最后,迫不得已,我们只好出动了绵衣卫,使用了罗网,才终于将他们制服。可就在这时,他们却又出示了鸿胪寺开具的文书。”
秦黑歇了一口气,然后接着说:
“手下的兄弟们面对这种情况,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此事上报给微臣。微臣在了解情况后,发现这些人确实持有官方文书,于是便决定将此事上报给主人。
微臣深知此举可能会打扰到主人正在举行的家宴,但事出紧急,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秦黑满心愧疚地向主人解释道:“微臣实在是罪该万死,打扰了主人的家宴。”说完,秦黑便立刻站起身来,准备向主人请罪。
离石在一旁听着秦黑详细地讲述事情的经过,也逐渐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吐蕃使臣突然出现在朝歌城,并非是秦黑的责任。而这些吐蕃使臣之所以能够在大秦境内自由行动,正是因为他们手中持有官方文书作为证明。
离石这下终于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知道,任何人只要持有官方文书,都可以在大秦境内自由行走。不过,鸿胪寺开具的文书上通常会注明有效时间、使用人数、性别、样貌特征和活动范围等信息,沿途负责检查文书的捕快们也会随时进行查验。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几个吐蕃人竟然能够顺利买到车票,还能一路乘坐火车抵达朝歌城,直到此时才被发现。这其中虽然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内,可也有制度漏洞和执行不力的主因。
就在这时,赢寿突然站起身来,对着赢玖儿说道:“姑姑!您不必担心,等会儿寿儿就去将那几个吐蕃人打死,替姑姑您出气!
”离石被自家的愣小子打断思路,听老二口气如此暴戾,大骂声:竖子!
正要接着训时,就见妹妹心庝的拍拍比她还高一头赢寿,赢禧也适时拉着气鼓鼓二哥赢兽,轻声劝着:“二哥莫气,这事儿自有父亲定夺。”
离石见场面暂时稳住,深吸一口气,转头对秦黑说道:“此事你做得并无过错,当机立断上报是正确之举。只是这吐蕃使臣持有鸿胪寺文书,背后或许另有隐情。”
说罢,离石看向赢玖儿,“玖儿,你且先消消气,这吐蕃人之事,我定会查明,在自己家里还会怕恶狗?”
赢玖儿微微点头,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离石又对秦黑吩咐道:“你即刻安排人去鸿胪寺核实文书的真伪,同时将那几个吐蕃人妥善看管起来,切不可再出什么乱子。”秦黑领命,匆匆离去。
离石看着赢寿,语重心长道:“寿儿,遇事切不可莽撞冲动,凡事都要先弄清楚缘由,再做定夺,再说,要想干点什么事,不要到处嚷嚷弄得人尽皆知。”
赢寿低下头,小声说道:“爹爹,寿儿知道错了。”心里却不以为然。
离石点了点头,继续和众人商议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吐蕃使臣之事。
离担心如果继续训斥老二妹妹,她可能会多想,于是决定换一种方式来教导儿子。他看着二郎,语重心长地说:“二郎啊,你可不能只长个子不长脑子啊!你居然还自诩为楚霸王,这简直就是混帐之举!楚汉争雄的历史在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你不要整天只知道喊打喊杀,这样下去,将来恐怕会因为没有脑子而连累到家人啊!三郎,以后你要多盯着点你二哥,让他多读点书,明白些道理,法家说的权谋你要多给你二哥讲讲。”
接着,离话锋一转,开始谈论起吐蕃这个国家。他告诉王岳,吐蕃帝国是雪域高原上新崛起的一个国家,雪域高原如果与前世所记不差,应该是异世界最高的地域,那里海拔高氧气稀簿,不利秦人大军征战。
说着,他将暗探送回来的最新简报递到王岳面前,那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机密文件。王岳接过简报,仔细地翻阅起来。
离站在一旁,继续介绍道:“吐蕃帝国是一个战斗意志非常顽强的国家,他们国内实行的是类似秦法的制度,这使得他们的国家治理相对有序。据估计,吐蕃的人口数量大约有五六百万,而耗牛的数量更是接近千万头之多。”
他顿了顿,接着说:“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青稞,这种作物适应高寒环境,产量稳定。此外,吐蕃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这无疑增强了他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离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吐蕃全国实行的是举国皆兵的耕战国策,这意味着他们的人民既是勤劳的农民、牧人,也是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勇敢无畏的士兵。这种制度使得吐蕃的军队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意志。”
他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原本,吐蕃此次前来大秦帝国,目的是希望能够建立榷场,与大秦进行通商贸易,并结成联盟。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使臣在到达大秦之后,突然提出要与大秦结亲,而且态度异常强硬,似乎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这里面必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内情,否则使臣怎会突然提出和亲的想法呢?暗探暗自分析揣测,吐蕃帝国的赞普之所以如此,实际上是觊觎大秦的工业化成果。要知道,我大秦所推行的秦法早已历经多次改良,如今已变得更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求。
相比之下,吐蕃帝国依旧沿用军功爵制,通过战争来划分社会阶层。这种制度虽然能够迅速集权,凝聚各方力量,但在高压统治下,吐蕃人稍有不慎便会遭受砍手跺脚等残酷刑罚。如此一来,这个帝国恐怕难以长久维持。
据我判断,吐蕃帝国此次即便同意和亲,其真正目的恐怕也是冲着大秦的丰厚陪嫁而来。而他们所期望的陪嫁物品,无疑会是工匠、书籍、钢铁以及水泥等与工业化紧密相关的物资。
此前,使臣态度傲慢无礼,甚至叫嚣着要发动战争进行威胁,这不过是一种漫天要价的手段罢了。如今,我只需采取相应的策略,与他们讨价还价,便可应对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