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对王岳、妹妹、还有二郎、三郎说:兵者,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是兵圣孙武的开篇之语,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着他那无与伦比的军事智慧和卓越见识。而大秦,则将这部兵书战策视为无上珍宝,进行了精心的整理和汇编。
这些兵书战策不仅是帝国军事学院培养高级军官的必读教材,更是大秦军事理论的核心精华之一。它们承载着大秦帝国数百年的军事智慧和经验,是无数军事家心血的结晶。
所有的军官都是在大秦帝国精心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自幼便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教育,对这些兵书战策可谓是烂熟于心。这些兵书战策涵盖了战略、战术、兵器、阵法、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是普通军官晋升高级军官的必考教材。只有将其中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技巧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到实际指挥中,才能通过考核,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级军官。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套完善的军事教育体系,大秦帝国自创建以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始终保持着稳定和强大。秦军作为帝国的坚实后盾,始终坚定地支持着大秦帝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没有沦落为纯武器论的军队。他们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战略和战术的博弈。
大秦帝国经济秩序从未被打乱,即使在面临各种挑战和危机时,也能迅速应对并化解。这其中,秦军的稳定发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和困难,都能坚守信念,奋勇杀敌。这种稳定和强大,正是大秦帝国得以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而且,大秦帝国的名将虽然没有辈出,但底层士兵的素质却是历朝历代之冠。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对军事技能的掌握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种高素质的士兵队伍,不仅保证了大秦军队的战斗力,也杜绝了军阀出现的可能性。
离石深知秦军的珍贵,这可是他在异世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对秦军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几个儿子的期望。当他的几个儿子再大一点时,他已经计划好要将他们送入军校,让他们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
此时此刻,离石正在为二郎和三郎讲解大战略,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增长见识,培养他们的军事思维和领导能力。离石讲完,看了看众人的反应。王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二郎和三郎则眼睛发亮,显然是被这些兵书战策吸引住了。妹妹也安静地听着,眼神里带着一丝敬佩。
“爹,这兵书战策如此重要,那我们现在该如何运用呢?”二郎忍不住问道。
离石微微一笑,说道:“如今我们所处的环境,虽无大战,但也需时刻警惕。这兵书里的道理,用在平日里的谋划也是可行的。就如我们要做一件事,也要考虑‘道、天、地、将、法’。
比如我们要发展产业,‘道’就是要顺应民心,让大家都能从中获利;‘天’就是要把握时机,顺应市场变化;‘地’就是要考虑地域优势;‘将’就是要有能带领大家做事的人才;‘法’就是要有合理的制度和规矩。”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似有所悟。离石看着几个孩子,心中期待着他们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离石稍作停顿,接着说道:“目前我们大秦对于吐蕃帝国的了解几乎为零,仅仅依靠和亲这种方式,并不能让我们对吐蕃帝国的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要知道,我们大秦地域辽阔,但人口相对稀少,而吐蕃帝国的情况更是如此。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空天军都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聚集地。”
他的语气有些沉重,继续说道:“雪域高原我们大秦也曾经涉足过,然而在千里范围内,几乎难以见到几个人影。若不是吐蕃帝国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恐怕我们至今都还不知道世界上竟然存在这样一个国家。这一点充分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离石的目光扫视着众人,郑重地说:“我们绝不能因为看到吐蕃帝国相对落后,就轻率地发动一场国战,国战好开启,难的是如何结束。毕竟,现在我们大秦光是在草原上剿灭那些盗匪就已经感到相当吃力了。这并非是能否战胜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得去做的问题。”
他略微提高了声音,强调道:“仅仅是在草原上剿匪,恐怕都可能需要耗费上百年的时间。所以,对付吐蕃帝国,我们不能简单地依靠武力,必须谨慎行事,避免步子迈得太大,最终扯到自己的蛋。”
离石不好意思的尴尬一笑,讲顺嘴了,有点失语,歇口气然后继续说:
“可以与近邻先保持接触,双方往来不能断。这不仅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更是一种战略上的考量。通过与吐蕃帝国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利益,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关系。
在贸易方面,我们可以先卖给吐蕃帝国一些机器和物资。这些机器和物资将有助于他们建设雪域高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这样一来,吐蕃帝国的经济将得到快速发展,而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利益。
经济发展就像流水一样,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当吐蕃帝国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时,他们自然会对大秦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财富的虹吸效应将促使他们不断向我们学习,从而推动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深。
只要双方的交往不断绝,始终进行贸易往来,用不了多久,吐蕃帝国的经济就会与大秦紧密相连,成为大秦经济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掌控吐蕃帝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至于工业化,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吐蕃帝国会偷学去。工业化牵扯到海量的汉学知识,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吐蕃人想要学习工业化,就必须先学会汉字汉语,弄懂工业化的真正含义。这对于他们来说并非易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大秦还有经济手段可以运用。我们可以效仿侵吞羌魏的策略,先统一交易货币。在与吐蕃帝国的贸易中,我们只接受秦纸币作为支付方式,而吐蕃帝国可以选择使用秦纸币或者黄金。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通过货币的控制来影响吐蕃帝国的经济,进一步巩固我们在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总之,通过与吐蕃帝国保持接触、进行贸易往来以及运用经济手段,我们可以实现对吐蕃帝国经济的渗透和掌控。这样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也能促进双方的友好关系,实现大秦的繁荣。”
一蕃长篇大论把众人唬的目瞪口呆,二个儿子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老爹,他们的小脑袋里从没想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还可以这么打。
其实离石只是启了个头,接下来的规划都是新儒家设计的。
新儒家建议大秦与吐蕃要加强交流,互设驿馆,大秦在吐蕃开设孔子学院,教授吐蕃人四书五经,在吐蕃人带领下绘制全面的雪域高原地形图,全面了解吐蕃帝国。
新儒家建议收买愿意投靠大秦的吐蕃人,一个帝国里总有派系,大秦通过交流,可以收买、扶植少数派,从吐蕃帝国内部开始慢慢瓦解它们。
用大量工业产品腐蚀吐蕃人的战斗意志,让他们明白人必须趋利避害,懂得敬畏,不要一根筋,只知道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