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99章 律动青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点三十分的秒针刚划过刻度,融化的黄油般的晨光便流淌在泛着暗红的塑胶跑道上。九月第三次将目光扫过纪检部值班表,核对过每个姓名旁的签到标记,钢笔尖在\"应到?人,实到?人\"的字样上顿了顿,洇出个小小的墨点。露水在观众席金属栏杆上凝成剔透的珠串,折射出细碎的光斑,随着她翻动纸张的动作在值班表上跳跃。

\"又打翻水杯了?\"阿措学长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伸手接过她手中微微潮湿的表格。九月这才注意到值班表边缘蜿蜒的水痕,想起今早匆忙往保温桶续水时,不锈钢杯底与桌面碰撞的清脆声响。她有些懊恼地抿了抿唇,指腹无意识摩挲着院旗边缘——那里早已被反复洗涤的汗水浸得发硬,布料经纬间还嵌着开幕式那天飘落的沙枣花粉。

陆续赶来的纪检部成员正忙着扣紧荧光色袖标,\"咔嗒\"声此起彼伏,像某种独特的晨间暗号。\"各组员就位!\"阿措学长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九月深吸一口气,晨光为她的侧脸镀上金边,手中的院旗猎猎作响。远处传来运动员热身时的呼喊,混合着器械碰撞的铿锵声,在晨雾未散的田径场上回荡。她知道,这又是一场需要全神贯注的守护之战,而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褶皱、被露水打湿的纸张,终将成为青春最鲜活的注脚。

发令枪响前的空气粘稠得近乎凝固。九月站在观众区第三排的台阶上,黑色皮鞋卡进塑胶缝隙里,形成一个稳固的支点。她的目光在即将出发的运动员和沸腾的人群之间来回穿梭,忽然发现前排女生高举的手机摇摇欲坠,指尖几乎要脱离握持的边缘。“同学,注意安全!”她的声音被如雷的加油声浪瞬间吞没。阿措学长快步上前,用院旗轻轻挡住女生前倾的身体。那面印着院徽的旗帜随风扬起,恰好接住女生险些滑落的手机,布料摩擦的窸窣声混着此起彼伏的呐喊,在燥热的空气里泛起细小的涟漪。

当外国语学院的张昊蹲在起跑线时,整个看台突然爆发出整齐的呐喊。九月立刻高举院旗带动气氛,旗杆顶端的铜铃随着动作发出清脆声响。\"注意安全,不要越过警戒线!\"她的提醒被扩音器的倒计时覆盖,发令枪的巨响却让所有喧嚣戛然而止。八道身影如同被弹射的子弹撕裂空气,张昊的起跑反应快得惊人,钉鞋与跑道摩擦出刺啦刺啦的火星。

看台上的欢呼声震耳欲聋,几个男生激动地跳上座椅,金属支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九月一个箭步冲过去扶住剧烈摇晃的座椅,后背的汗水瞬间浸透纪检部的红色马甲:\"稳住!别摔着!\"就在她稳住同学的刹那,电子屏突然炸开刺目的红光,10.87秒——这个数字让整个看台陷入癫狂。

九月被兴奋的人群推搡着,却依然牢牢攥着院旗,看着张昊披着院旗绕场奔跑的身影,忽然想起十几天天前军体拳训练时,这个总是沉默寡言的男生主动帮队友纠正动作的模样。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跑道,塑胶地面在高温下仿佛都要融化变形。女子100米栏比赛开始前,九月已经连续帮助阿措学长处理了三起违规越界事件,汗水顺着发梢不断滴落,浸湿了纪检部的红色马甲。

当外国语学院的李悦站在起跑线时,左侧通道的人群突然像潮水般漫过警戒线。阿措学长立刻做出反应,挥手召集身边的九月和其他三名纪检部成员。五个人迅速站成一排,手臂相挽,荧光色的袖标在烈日下连成一道醒目的屏障。

\"请回到座位!\"阿措学长扯着已经沙哑的嗓子大声喊道。尽管声音略显疲惫,但依然保持着穿透喧嚣的力量。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试图违规的身影。在他们的努力下,涌动的人群逐渐被疏导回座位,通道重新恢复畅通。看着秩序井然的观众席,九月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又开始警惕地扫视全场,随时准备应对新的状况。

发令枪响的瞬间,李悦如灵巧的羚羊跃过第一道栏架,钉鞋踢起的橡胶颗粒在空中划出金色弧线。看台上的加油声浪中,九月突然听到后方传来尖锐的惊呼。

原来是有位女生为了拍摄特写,踩着座椅边缘不慎踩空。身旁的阿措学长几乎是本能地冲过去,在女生坠落的瞬间托住她的手臂,两人重重摔在缓冲垫上。确认女生没有受伤后,阿部学长顾不上揉膝盖的淤青,又快速回到岗位继续维持秩序。

当李悦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冲过终点时,九月的手机震动起来。纪检部群里弹出消息:\"3号通道有人中暑!\"她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藿香正气水,在拥挤的人群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烈日下,她看到中暑同学苍白的脸,突然想起去年军训时,自己也曾在这样的高温里晕倒,是教官背着她跑到医务室。此刻她将冰袋轻轻按在同学额头上,汗珠却顺着发梢滴落在对方手背上。

下午三点的太阳像滚烫的铅块压在头顶,男子5000米比赛的发令枪响起时,跑道上升腾起肉眼可见的热浪。九月在观众区来回巡查,每走十步就能发现一位拿着湿巾降温的同学。阿措部长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2号区域需补充冰块,5排有同学呕吐,立即联系清洁人员...

当比赛进行到第8圈时,外国语学院的陈宇出现了明显的体力不支。他的脚步变得虚浮,每一次摆臂都像是在对抗无形的阻力。看台上的气氛突然凝重起来,九月注意到前排女生开始偷偷抹眼泪。她深吸一口气,举起院旗带头唱起院歌:\"迎着朝阳,我们扬帆起航...\"起初只有零星的声音,渐渐汇聚成磅礴的声浪。

当陈宇咬牙冲过终点线时,整个看台起立鼓掌。九月和其他组员却保持着清醒的警觉,及时拦住想要冲下看台的同学:\"保持通道畅通!让医护人员先处理!\"九月看着担架上脸色苍白却仍在微笑的陈宇,突然想起训练时他总说\"长跑就像人生,咬牙坚持就能看到曙光\"。此刻夕阳为他的侧脸镀上金边,那道倔强的身影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叠。

暮色为跑道染上蜜糖色时,最激动人心的4x400米接力赛即将开始。阿措学长提前半小时就开始部署工作,他用荧光胶带在出入口贴出醒目的标识。当外国语学院的接力队伍站上起跑线时,九月能清晰感受到整个看台的心跳都在加速。

第一棒的王磊出发后,看台上立刻沸腾起来。九月高举院旗,带领大家有节奏地呐喊助威,每一声\"加油\"都与运动员的脚步声完美契合。交接棒时,隔壁学院出现失误,接力棒掉落在地,观众席传来惋惜的叹息声。\"保持安静,别影响我们的选手!\"她的提醒让周围迅速恢复秩序,目光却始终紧盯着跑道上飞驰的身影。

最后一棒的赵阳接棒时,外国语学院还处于第三的位置。他像被激怒的猎豹般加速,肌肉线条在夕阳下绷成充满张力的弓弦。最后100米的反超让整个看台陷入疯狂,九月感觉自己的耳膜都在震动。冲过终点的瞬间,彩带和气球漫天飞舞,部长一边组织大家有序庆祝,一边留意着是否有同学过于激动而发生危险。突然有个气球飘到跑道上,他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冲出去将其捡回——这个动作,和十几天前训练时接住被风吹跑的院旗如出一辙。

当3000米竞走比赛的终场哨声划破夜空,银白的月光早已攀上看台的钢架结构,将交错的金属阴影投在满地的加油横幅与饮料瓶上。九月拖着如灌了铅般沉重的双腿,膝盖因整日的奔波隐隐作痛。

她看见阿措学长攥着那本边角卷起的记录本——纸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被汗水晕染,却依旧清晰地标示着:处理12起违规越界事件,协助照顾5名中暑同学,制止8次拥挤推搡……“阿措学长,你又在核对数据?”九月轻声问道。

阿措学长抬起头,月光勾勒出他下颌的弧度,制服领口还沾着干涸的汗渍。九月下意识摸向右腿,想起下午那场混乱的接力赛——当时人群突然向前涌动,阿措学长几乎是整个人扑过去,用后背抵住失控的人流,被金属座椅硌出淤青的他却只是皱眉说了句“别挤”。

阿措翻开记录本的最后一页,泛黄的纸页间突然滑落一片干枯的沙枣叶——那是开幕式那天落在九月肩头的,不知何时被夹进了本子里。“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记录。”他将沙枣叶轻轻放回原位,“你看,处理违规越界时和同学解释的耐心,照顾中暑同学时跑前跑后的身影,还有制止推搡时沙哑的嗓音……都藏在这些数字背后。”

夜风掠过空旷的田径场,将看台上最后几串气球吹得簌簌作响。九月望着远处仍在收拾器械的运动员,阿措学长制服后背的汗渍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那些整日奔波的疲惫、劝诫时的委屈、目睹精彩瞬间却无暇驻足的遗憾,此刻都化作了温热的力量,在胸腔里翻涌。

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九月看着阿措学长重新握紧记录本,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在月光下仿佛都跳动起来,拼凑成独属于他们的青春勋章。这勋章里,不仅有她的坚守,更镌刻着阿措学长用脊背筑起人墙时,那份无声却厚重的担当。

(七)

月光洒在空旷的田径场上,远处还能听到同学们的欢笑声。九月望着张昊和队友们击掌庆祝的身影,想起李悦跨越栏架时飞扬的马尾,想起陈宇冲过终点时倔强的眼神。虽然这一天她始终在维持秩序,没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比赛的精彩,但当看到整个赛场秩序井然,同学们安全观赛时,她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塑胶跑道在月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九月和纪检部的伙伴们瘫坐在看台上,金属座椅还残留着白日的余温。夜风裹挟着沙枣花的香气掠过发梢,吹干了她后颈黏腻的汗水,也吹散了整日紧绷的神经。远处的路灯次第亮起,橙黄色的光晕倒映在跑道的积水洼里,像是撒了一地破碎的星星。

\"终于结束了。\"身旁的晓玲摘下荧光色袖标,揉着酸胀的小腿感叹。九月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院旗,布料边缘的褶皱里还藏着开幕式那天的阳光与呐喊。这两天的画面如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循环播放:男子100米赛场上张昊冲线时飞扬的衣角,女子100米栏李悦跨越栏架的矫健身影,还有阿措学长用后背抵住失控人潮时,制服后背晕开的深色汗渍。

最深刻的,是那些隐匿在喧嚣背后的瞬间。中暑同学苍白的脸颊、被汗水浸透的值班表、争执时红着眼眶却仍耐心解释的纪检部伙伴。当看台的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时,他们永远是站在浪头后的守护者,用沙哑的嗓音、磨破的鞋底和浸透汗水的袖标,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

\"你看。\"阿措学长忽然指着天空。墨色的夜幕上,星星正从云层里探出头来,像极了今早观众席栏杆上颤动的露珠。九月忽然想起院长检验军体拳成果的那个黄昏,夕阳把操场染成琥珀色时,阿措学长转身抹泪的背影。原来在荣耀与欢呼之外,还有太多无声的坚持与守候,共同编织成青春最动人的注脚。

校运会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这些细节里——是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喘息,是观众撕心裂肺的呐喊,更是他们这些幕后工作者在烈日下的坚守。此刻,九月望着泛着微光的跑道,突然觉得那些磨破的鞋跟、沙哑的喉咙和熬夜整理的报表,都化作了记忆里最闪耀的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