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九月推开宿舍楼的窗,槐树叶间漏下的阳光碎金般洒在她手背上。楼下的早餐铺飘来阵阵甜醅子的醇香,远处清真大寺的宣礼塔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座西北城市的端午节,像一杯淡茶,平和得让人察觉不出节日的痕迹。街道上行人步履如常,不见老家端午时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空气中也寻不到艾草与粽香交织的独特气息。
她低头看着手机里小舅舅发来的彩信——老家,外婆正踮着脚将艾草捆扎成束,鲜嫩的叶片上还凝着晨露。彩信附注里,小舅舅用带着本地口音的文字写道:“九月,你外婆说给你留了一捆艾草,等放假带回去泡澡。”
九月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屏幕,指甲在玻璃上划出细微的声响,仿佛能触到艾草叶片上柔软的绒毛。那一刻,她的思绪顺着电波,穿越三千公里的距离,回到了记忆深处那充满烟火气的花镇。
在花镇这座南方小镇,节日的筹备早在端午前一周就已悄然开始。青砖灰瓦的老宅院里,外婆佝偻着背,戴着老花镜,在竹匾里细心挑选晒干的桉树叶和木柴。那些叶片蜷缩成褐色的卷,木柴上还带着树皮的纹路,都是她平日里积攒下的。
七岁那年的端午,九月好奇地凑过去帮忙,踮着脚想要把桉树叶往铁锅里放。扬起的灰末突然扑进她眼睛,酸涩的刺痛让她慌忙捂住脸。外婆连忙扔下手中的木柴,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掰开她的手指,将她抱坐在门槛上,用布满皱纹的手掌轻轻吹去她眼中的灰尘。“我的小九月,等灰水做好了,外婆就给你包最香的灰水粽。”外婆眼角的笑纹里盛满疼爱,发间还沾着几片细碎的桉树叶。
阿婆总是提前三天就开始忙碌。铁锅里腾起的青烟裹着草木气息,顺着天井往上飘,钻进雕花窗棂的缝隙里。九月搬着小板凳守在灶台边,看火苗舔舐着锅底,听桉树叶在高温下发出轻微的爆裂声。灰烬冷却后,外婆会用好几层纱布细细过滤,清冽的灰水顺着纱布纹路缓缓流出,滴落在陶瓮里,泛着淡淡的青灰色。那灰水承载着对节日的期盼,也承载着外婆对孙女儿的疼爱。
端午当天,墨色还未完全褪去,花镇的街巷就已泛起零星灯火。村里的老人们佝偻着背,肩头的竹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扁担吱呀吱呀的声响,惊得巷口的流浪猫竖起耳朵,踩着青石板一溜烟窜进了阴影里。露水还凝在艾草叶尖,老人们踩着潮湿的泥土,在田埂边、沟渠旁仔细挑选最鲜嫩的艾草,竹筐渐渐被染成深浅不一的碧色。
家里的灶台早已生起火,火苗舔舐着锅底,铜锅里的井水咕嘟咕嘟冒着泡。外婆将整捆艾草投进沸水中,叶片在翻滚的水花里舒展蜷缩的脉络,蒸腾的热气裹着清苦的药香弥漫开来。九月踮着脚趴在灶台边,看水汽在玻璃窗上凝结成水珠,顺着雕花窗棂蜿蜒滑落。
“小心烫着。要煮久一点,下午留着给你们洗澡。”按照老辈人的说法,端午用艾草水洗澡,能祛病消灾。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厨房,在阿婆的银发上镀了一层金边。她戴着顶蓝布头巾,将浸泡在灰水里的糯米舀出沥干,宽大的柊叶在她手中灵巧地翻转,瞬间变成漏斗状,再填入糯米,用麻绳细细捆扎。灰水粽不同于别处的粽子,经碱性灰水浸泡蒸煮后,米粒变得晶莹透亮,泛着微微的琥珀色,带着独特的草木清香。
九月看得入神,也学着外婆的样子摆弄粽叶,却总是包得歪歪扭扭。外婆从不责怪,只是笑着把她包散架的粽子拆开,重新裹进新的粽叶里,“我们九月包的粽子,一定是最特别的。”
等待粽子煮熟的时光格外漫长。九月趴在灶台边,数着铜锅里冒出的气泡,闻着从锅盖缝隙里飘出的淡淡粽香。当第一锅灰水粽出锅时,外婆总会先挑出一个形状最周正的,剥开琥珀色的粽叶,淋上两勺黄糖,看糖浆顺着晶莹的米粒缓缓流下。“快尝尝,我的小馋猫。”外婆的声音里满是期待,而九月咬下第一口时,甜蜜混着草木香在舌尖散开,连嘴角沾着的糖粒都舍不得擦去。
与此同时,外婆用粗布围裙擦着手,将煮好的艾草水舀进桶里。深绿色的汤汁里,还漂浮着几片破碎的艾叶,蒸腾的热气氤氲了她的老花镜。九月把水提到卫生间,用艾草水洗头洗脸,将脚探进桶里,温热的水流漫过脚踝,泡在水里,清苦的药香钻进皮肤的每一个毛孔,仿佛连带着夏日的燥热都被驱散了。
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把九月从记忆中拉回现实。九月掏出手机,是阿宁打来的。按下接听键,熟悉的白话口音从听筒里传来:\"九月,在哪里?我来西校区找你了。\"
九月愣了一下,随即答道:\"我在教学楼操场这边呢!\"
电话那头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我看见你了,你站在那里原地不动。\"
九月举着手机,原地转了个圈,左看右看,却只看见三三两两的同学抱着书本走过,哪里有阿宁的身影?
正纳闷间,远处传来熟悉的喊声:\"我在这里!\"循声望去,只见阿宁抱着个大纸箱,正朝这边拼命挥手。晨风掀起他的衣角,发梢还沾着清晨的薄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九月!小寨市场的水果摊居然有桂七芒果,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阿宁气喘吁吁地跑到跟前,小心翼翼地把纸箱放在地上。
九月蹲下身,看着纸箱上斑驳的\"桂七芒果\"字样,那熟悉的字体仿佛带着家乡的温度。突然,鼻尖泛起一股淡淡的草木香,恍惚间,她又回到了花镇的老街。
往年端午,阿婆总会提前把灰水粽包好,一个个整齐地码在竹篮里。出发去学校那天,阿婆会偷偷往她书包里塞几个,用带着笑意的语气说:\"路上饿了吃。\"那些裹着柊叶的灰水粽,承载着外婆的牵挂,陪伴她走过无数求学的清晨与黄昏。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她躲在宿舍里偷偷掉眼泪,打开书包却摸到一个温热的灰水粽——原来是阿婆趁着送菜的机会,特意托人捎来的。
\"快尝尝,肯定是家乡运来的!\"阿宁的声音把九月拉回现实。她打开纸箱,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青绿的芒果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正是家乡特有的桂七芒。九月轻轻抚摸着芒果,指尖仿佛触到了阿婆布满皱纹的手,那双手曾无数次为她包粽子、擦眼泪、系鞋带。
阳光穿过槐树叶的缝隙,在两人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阿宁,这边的端午好冷清。”九月滑动手机屏幕,将珍藏的照片翻给阿宁看。画面里,江边堤岸密密麻麻挤满了欢呼的人群,鲜艳的三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龙舟队擂动的鼓点仿佛穿透屏幕,震得空气都在颤动。竹篾摊上白雾蒸腾,棱角分明的灰水粽泛着温润的光泽,摊主舀起琥珀色的黄糖浆,正要浇在剥开粽叶的粽子上。
阿宁盯着照片,喉结微微滚动,从口袋里掏出一团用报纸裹着的东西展开——竟是一小包黄糖,粗粝的晶体在阳光下闪着暖光。“我妈妈寄包裹时偷偷塞的,说怕我们馋粽子。”他的声音发闷,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报纸边缘被压出的褶皱。九月望着那包黄糖,恍惚看见千里之外的厨房,家里的亲人佝偻着背,在蒸腾的热气里往包裹塞着家乡味,白发被灶火映得发亮。
两人并排坐在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水泥台阶还带着晨露的凉意。远处南山轮廓被薄雾晕染,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阿宁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少见的温柔:“去年我还在,阿爸划的那艘龙舟拿了头名。”他的目光飘向虚空,“冲过终点时江水溅了他满脸,上岸时浑身湿透,可手里还紧紧攥着船桨,指节都发白了。”
九月的思绪瞬间被拽回童年。小舅舅总爱用胡茬扎她脸蛋,端午那天却会早早把她扛上肩头。两旁木棉树抖落满枝红花,人群的呐喊声与锣鼓声混作一团。龙舟破水而来时,船尾翻涌的浪花扑上堤岸,凉凉的水珠溅在她凉鞋上,混着艾草与江水的腥甜钻进鼻腔。最难忘是赛后归家,推开门就撞见外婆端着冒热气的灰水粽,黄糖浆顺着晶莹的米粒缓缓流淌,在瓷碗里聚成小小的金洼。
“你记得吗?”阿宁突然转头,眼睛亮晶晶的,“有年龙舟赛下雨,大家都躲在骑楼底下,看雨水顺着瓦当连成线,结果爸爸他们的龙舟照样拿了第一。”九月笑起来,记忆里那场雨确实格外酣畅,雨水混着汗水从划龙舟的人古铜色的脊背滑下,却浇不灭满街的欢呼。
九月摸出兜里被攥得温热的黄糖,细小的晶体在掌心折射出细碎的光。风掠过槐树梢,恍惚间,她听见了龙舟鼓点,闻到了灰水粽的草木香,还有阿婆在耳边轻声说:“快吃,别凉了。”
他们在操场角落发现几株艾草。阿宁惊喜地蹲下:“虽然不是老家的野艾,但好歹是个念想。”两人小心翼翼地将艾草摘下,微风拂过,叶片在风里轻轻摇晃,恍惚间竟有了家里的韵味。那摇曳的艾草,仿佛在诉说着对故乡的思念,也为这个冷清的端午增添了一丝节日的氛围。两人坐在足球场的草坪上,分食着芒果干。
阿宁说起小时候,跟着阿婆学包粽子,总是把粽子包得歪歪扭扭,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九月则讲述着端午洗艾草澡的趣事,有一次不小心把艾草汁溅到眼睛里,疼得直掉眼泪,阿婆一边心疼地帮她冲洗,一边笑着说她是个小淘气。
远处传来吉他声,唱的是《海阔天空》,激昂的旋律在空中回荡。九月突然想起阿婆常说的话:“人在哪,家的味道就在哪。”此刻,虽然没有灰水粽,没有热闹的龙舟赛,但有老乡的陪伴,有对故乡的回忆,这个端午似乎也不再那么冷清。他们互相倾诉着思念,分享着童年的趣事,笑声在操场上回荡。
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老长,九月望着天边的火烧云,转头对阿宁说:\"阿宁,你该回东校区了。今天有你陪着,这个端午节过得很开心。谢谢你。\"她的声音里带着眷恋,手指无意识地揪着校服衣角。
阿宁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伸手揉了揉九月的头发:\"跟我还客气啥?咱们可是老乡!\"他弯腰抱起空纸箱,健硕的手臂肌肉微微隆起,\"等放假了,宁哥带你杀回老家,让我妈妈给咱们包最正宗的灰水粽,管够!\"
两人相视而笑,晚风裹着槐花香掠过阶梯。九月看着阿宁高大的背影逐渐融入暮色,他走路时带起的风还残留着桂七芒的香气。这份来自同乡的温暖,让异乡的端午也有了家的温度。
九月回到了宿舍,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墙上投下艾草的影子。九月摸到行李箱夹层里那包阿婆塞的黄糖,纸包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她轻轻打开纸包,看着那金黄的糖粒,仿佛看到了阿婆慈祥的笑容。迷迷糊糊间,她仿佛又回到了家乡花镇:阿婆正往她碗里的灰水粽浇黄糖,阿宁穿着蓝白校服在大街上奔跑,远处传来龙舟的鼓点……
这个没有灰水粽的端午节,像被雨水晕染的水墨画,虽然缺了记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因老乡的陪伴,在九月的生命里洇开独特的纹路。那些未包成的粽子、未说出口的思念,都成了异乡岁月里,最柔软也最坚韧的牵挂。它让九月明白,故乡的味道不仅藏在舌尖,更留在心间,无论身在何处,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永远不会改变。而与阿宁共度的这个特殊端午,也将成为她记忆中一抹别样的温暖色彩,伴随着她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