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08章 梦渡星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1年6月7日,又是一年高考日。九月打开qq空间,引入眼帘的是高中母校的班主任发的图片,教学楼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沉着应考,诚信为本”的标语。站在校园外,看着那些怀揣梦想、眼神中既有紧张又充满期待的高考学子们,九月的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

九月滑动手机屏幕,在qq说说里敲下一行字:“愿所有高考学子都能笔下生花,不负韶华,在考场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发完说说,九月静静地站在那里,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自己参加高考的那些日子,那些仿佛还在昨日,却又遥远得如同一场梦的时光。

(一)

记忆的时针拨回2009年的夏天,九月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那时候的她,心中满是忐忑与不安。虽然经过了长时间的复习备考,但面对这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她依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掌握透彻。

高考前的那个晚上,九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知识点、模拟考试的题目,还有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告诉自己要放松,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但内心的紧张却始终无法消散。

老式吊扇在头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却吹不散宿舍里凝滞的空气。九月蜷缩在宿舍床上,宿舍外的路灯将数学公式的影子投在天花板上摇晃。玻璃杯壁凝结的水珠顺着纹路滑落在木质窗台上,洇出深色的痕迹。她盯着日历上用红笔圈出的“6月7日”,耳边反复回响着班主任的话:“这两天决定你们的一生。”

凌晨两点,校园外的蝉鸣突然变得刺耳,像是无数根细针在耳膜上跳动。她数着秒针,强迫自己背诵《滕王阁序》,可那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骈文,最终都化作试卷上模糊的墨迹。

第二天清晨,九月早早地起床,简单地吃了点早餐。校园里挤满了神色匆匆的考生,有人捧着复习资料小声背诵,有人戴着耳机试图隔绝外界的喧嚣。九月握着冰凉的准考证,跟着人流走进考场时,后颈渗出的冷汗浸湿了校服领口。走进考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着熟悉又陌生的教室,九月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

语文考试是高考的第一科,当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语文试卷摊开在眼前,九月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作文题目像一团迷雾,她的心中微微一紧。她盯着“以‘诚信’为话题”的要求,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一道需要深度思考和情感表达的题目,她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素材,构思着文章的结构。

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在教室后方响起,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此起彼伏。肚子有点不舒服加上自己紧张的情绪还是影响了她的发挥,她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混乱,她强迫自己写下第一段,却总觉得每个字都歪斜得如同扭曲的命运,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连贯性和感染力。

接下来的数学科目,九月依然没有调整好状态。数学卷上那道三角函数大题,她盯着题目足足十五分钟,草稿纸画满辅助线也找不到突破口。阳光透过教室的百叶窗,在答题卡上投下细长的阴影,随着时间流逝缓缓移动。

英语听力播放时,听力部分因为紧张而没有听清楚内容。她数着心跳听完最后一题,耳机里的男声仿佛来自遥远的外太空。

最后一门文综考完,九月站在熙熙攘攘的操场,看着其他同学或欢呼或抹泪,自己却像个提线木偶般机械地走向操场。高考结束后,九月整个人都像是被抽走了灵魂。她知道自己这次考试发挥得很不理想,与自己心中的目标院校相差甚远。

查分那天,网吧里电脑的开机声格外漫长。九月的手指悬在回车键上方,迟迟不敢按下。当屏幕上跳出那个刺眼的数字时,世界仿佛突然静音。九月也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了家。家里的书桌上还摊着没写完的志愿表,那些曾经向往的大学名字,此刻都变成了尖锐的嘲讽。九月躲在房间里哭了很久。她不甘心,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填报志愿的时候,九月还是决定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上个普通的本科,这样也好过不读书去打工,毕竟读书是她唯一的出路。为了不让她继续读书,想要修改她的专业,改报护理类的专业,因为他们知道九月是不会选择妥协的,这样就会放弃读书这一条路,转而南下打工赚钱。

九月是那么的不甘心,奈何没有人愿意支持她去上大学,包括她的亲生父母。哪怕她开口借钱,承诺毕业后就开始还钱,但没有人愿意借钱。九月很恨,恨自己身边的人为什么都不愿意帮助她,错过了志愿填报时间。于是,九月决定远离他们,南下打工……

(二)

九月辗转了多个城市,多种工作,经历了三个月的社会毒打,她最终决定了回学校复读。不管这一次身边的亲人怎么反对,她都会坚持读书这一条路。因为复读费用的问题,九月只能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复读,复读的她作为了这一届的插班生,和学弟学妹们一起备战高三,她的高四。

复读的日子是枯燥而又充满压力的。看着身边那些为了梦想再次拼搏的同学,九月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复读的学习强度比高三时更大,每天都有大量的试卷和练习题。九月每天早早地起床,背诵语文和英语的知识点;白天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回答问题;晚上则熬夜刷题,总结错题。她的生活几乎被学习填满,没有了娱乐时间,也很少和朋友联系。

每天,天空还未完全亮透,九月总是第一个起床,借助楼道里的光学习。宿舍大门打开后,立马跑到食堂吃早餐,排队的路上都在背诵《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的作文素材。

泛黄的书页被翻得卷了边,重点段落用荧光笔涂得发亮。深夜的自习室永远亮着零星的几盏台灯,她把错题本按科目分类,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记易错点。

然而,复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一次模拟考试中,九月的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这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怀疑中。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意义,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那段时间,九月的心情很低落,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九月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班主任。班主任发现了她的状态不对,主动找她谈心。他告诉九月,复读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调整好心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在班主任的鼓励和指导下,九月重新振作起来,她认真分析了自己的试卷,找出了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学习计划。

在复读的日子里,九月也经历了很多温暖的瞬间。同学们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讨论难题,一起分享学习经验。每当九月感到疲惫和压力大的时候,同学们的一句关心和鼓励,都能让她重新充满力量。

2010年的高考如期而至。这一次,九月的心态比第一次高考时好了很多。她告诉自己,不要紧张,要把这次考试当作是对自己复读一年努力的检验。

高考前夜,九月依然有些紧张,但她学会了用深呼吸和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她特意去操场跑了五圈。夜风裹挟着玉兰花的香气,吹起她额前的碎发。她躺在草坪上数星星,看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闪烁,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害怕。回到宿舍,她躺在床上,回顾着自己一年来的复习内容,心中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九月像往常一样走进考场。走进考场时,她注意到监考老师换了新面孔,窗外的香樟树比去年高了一截,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语文考试时,当作文题目“有鱼吃还捉老鼠?”映入眼帘,她想起班主任说过的“别被表象迷惑”,笔尖在纸上流畅游走,那些积累的素材如汩汩清泉奔涌而出。写着写着,她仿佛看见无数个挑灯夜战的自己,正透过文字向她微笑。

接下来的考试科目,九月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她认真审题,仔细答题,遇到难题时也不慌张,而是冷静地思考解题方法。每一场考试结束,九月都感觉自己发挥得比第一次高考时要好很多。

最后一场考试交卷铃响起时,九月轻轻呼出一口气。走出考场的瞬间,阳光正好,她看见玉兰花的花瓣在风里打着旋儿,落在穿着校服的学弟学妹肩头。

高考结束后,九月的心情既轻松又期待。她知道,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无论最终的成绩如何,她都已经尽力了。于是,她马不停蹄地南下找暑假工,为自己的大学生活赚一点费用。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九月怀着忐忑的心情查询了自己的分数。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分数时,九月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的成绩比第一次高考提高了很多,达到了自己心中理想院校的分数线。

她在福市的街头坐了整整一下午。玻璃窗外,阳光把街道晒得发亮。学生们嬉笑打闹着走过,他们的书包上挂着卡通挂件,校服口袋里露出彩色的笔记本。

九月突然明白,高考不过是人生长路上的一个驿站,而那些在黑暗中独自跋涉的日子,早已让她长出了飞翔的翅膀。

(三)

如今,九月站在大学的教学楼,想起我教学楼的玻璃幕墙折射着刺眼的阳光,恍惚间,她仿佛看见两个身影——2009年那个紧张到发抖的少女,和2010年从容落笔的自己,正隔着时空对她微笑。那两次高考的经历,就像是一场梦,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泪水,但也让她收获了成长和勇气。

两次高考的经历,让九月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高考也让她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自信。

如今,九月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她依然会想起高考的那些日子。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却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让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想着考场外那些即将踏入考场的学子们,九月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她真心地希望这些学子们能够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她知道,高考虽然重要,但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勇敢地面对未来,继续前行。

高考如梦,梦虽已醒,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深刻的感悟,将永远留在九月的心中,激励着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九月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那些在深夜流淌的泪水,那些在教室角落咽下的委屈,那些与孤独和自我怀疑对抗的日夜,此刻都化作嘴角的一抹浅笑。

高考于她而言,恰似一场跌宕起伏的梦。备考时的焦灼、模考失利的迷茫,如惊涛骇浪般冲击着内心;而解出难题的欣喜、获得进步的雀跃,又似柳暗花明带来希望。当这场大梦终醒,她恍然领悟,试卷上的分数不过是一时印记,真正镌刻生命的,是追梦途中淬炼出的坚韧灵魂。

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坚持,跌倒后擦干眼泪重新出发的倔强,和同窗并肩奋斗的温暖情谊,都化作闪耀的勋章。这些珍贵的成长馈赠,早已融入血脉,成为照亮前路的灯塔,让她能以更从容坚定的姿态,奔赴未来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