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撕开六月的燥热,九月站在图书馆落地窗前,看着西北的阳光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苍白的光晕。手机屏幕突然亮起,老同学晓雅给她发了一张照片,老家后院的荔枝树压弯了枝桠,青绿色的果实成串垂落,她踮着脚伸手去够,惊起满树蝉鸣。九月的手指不自觉地蜷缩,仿佛还能触到荔枝粗糙的果壳,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爆开。
这是她来青市的第二个学期,就读于英语专业的她,每天与字母和语法为伴。初到这座城市时,九月被西北特有的辽阔震撼。站在火车站广场,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她觉得自己像挣脱鸟笼的雀,终于可以自由翱翔。然而当新鲜感褪去,扑面而来的是难以言说的孤独。食堂的饭菜总带着陌生的香料味,街道上的方言让她像个异乡人,就连夜晚的风都裹挟着沙尘,与南方湿润的晚风截然不同。
周六的图书馆的自习室的风扇发出轻微的嗡鸣,九月翻开《高级英语阅读》课本,书页间夹着的银杏书签是去年秋天在校园里捡的。想起三月份刚经历分手,和前男友从相识相处相恋,说好等待彼此四年,毕业了就结婚,有着对未来的期盼,最终败给了异地的三千公里的距离。
记得最后一次通话时,彼此都没有挽留,曾经的海誓山盟、蜜语甜言、海枯石烂、天荒地老,不过是一场笑话。明明自己心不甘,却没有继续纠缠,用了一个月才勉强走出了。看着人是走出来了,只是等待心里的伤慢慢愈合罢了,不经意的时候还是会想起那个人。尽管异地恋谈了半年,毕竟是初恋,自己的白月光,哪能说忘记就忘记呢!
从那以后,有朋友需要自己陪伴,那么就去陪伴朋友,没有朋友的需要,那么她就要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把自己埋进书堆里,试图用忙碌填补内心的空洞。那些晦涩的英文文献,成了她逃避现实的避难所。
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橘红色的光线透过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在九月摊开的《英语精读》课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调出风口发出轻微的嗡鸣,混合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在安静的自习区里回荡。九月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笔帽扣回钢笔,决定去小寨市场转转,让紧绷的神经放松片刻。
走出校门的瞬间,一股浓烈的烤羊肉香气扑面而来。路边的烤炉上,铁签串着的肉块在炭火上滋滋冒油,摊主熟练地撒着孜然和辣椒面,吆喝声在暮色中此起彼伏。九月深吸一口气,这熟悉又陌生的气味,突然让她的思绪飘回了千里之外的南方小镇。
记忆中的三轮车总是带着淡淡的铁锈味。每逢荔枝成熟的季节,外公就会骑着那辆老旧的三轮车,载着她穿过青石板铺就的街巷。车轮碾过坑洼不平的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夏日里独特的伴奏。路边的荔枝摊一个接一个,竹筐里堆满了红彤彤的果子,摊主们操着浓重的乡音大声吆喝:“妃子笑,新鲜的妃子笑!现摘的,不甜不要钱!”
外公总是戴着那顶洗得发白的草帽,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扶着车把。遇到熟识的摊主,还会停下来唠上几句家常。每当这时,九月就会踮着脚,好奇地打量竹筐里的荔枝。那些饱满的果实裹着粗糙的外壳,有的还带着新鲜的枝叶,仿佛在诉说着刚从枝头摘下的新鲜。
“给我称两斤最好的!”外公总会这样说,然后仔细挑选那些表皮红得发紫、果壳微微开裂的荔枝。摊主麻利地用草绳将荔枝捆好,递给九月时,总会笑着说:“小姑娘慢慢吃,不够再来!”坐在回程的三轮车上,九月迫不及待地剥开一颗荔枝。随着“刺啦”一声轻响,暗红的果壳裂开,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咬下一口,冰凉清甜的汁水瞬间充满口腔,暑热仿佛也在这一刻消散无踪。
“同学,要尝尝刚烤好的羊肉串吗?”摊主的询问将九月拉回现实。她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小寨市场的入口。
小寨市场的人潮如潮水般涌动,九月侧身避开迎面而来的购物车,鞋跟碾过地砖缝隙里黏腻的糖渍。烤面筋的焦香、奶茶店的甜腻与臭豆腐的浓烈气味在热浪里纠缠,她却像被抽走感官般机械地挪动脚步。直到手机在帆布包里震动,是二姐柳柳的消息跳出来。
对话框里躺着好几张图片,二表姐家老院那棵歪脖子荔枝树占满屏幕。二表姐踮着脚拽住低垂的枝桠,翡翠色的叶片间,暗红的荔枝成串摇晃。另一张图片指甲盖掐进粗糙果壳,雪白果肉裹着蜜色汁水滚落掌心。九月喉咙发紧,仿佛又尝到果肉滑过舌尖时的冰凉。
文字消息随后弹出:\"表妹,我今天去摘荔枝吃啦!我知道你爱吃冰镇荔枝,还特意留了好多等你暑假来我家一起吃冰镇荔枝。\"配图里,二表姐穿着褪色的碎花围裙,双手捧起白瓷盘。盘里堆叠的荔枝剥得干干净净,果肉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边缘还凝着细小水珠,像极了她们小时候在井水里冰镇的模样。
眼眶突然酸涩得厉害,九月慌忙背过身,额头抵在商场冰凉的玻璃幕墙上。记忆翻涌而来:某个溽热午后,二表姐把竹篮吊进井里,荔枝在清水中沉沉浮浮。当竹篮重新拉出水面时,水珠顺着篮沿坠落,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小的坑洼。她们并排坐在门槛上,比赛谁能把荔枝核吐得更远,果肉的清甜混着蝉鸣,填满整个盛夏。
手指在屏幕上颤抖着打出回复:\"给我留两颗!\"发送键按下的瞬间,泪水终于砸在手机壳上。她仓促关掉手机塞进包里,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绪。
暮色渐浓,市场的霓虹灯次第亮起。九月逆着人流往回走,锁骨处的香水味仍在弥漫。她知道,那盘瓷碟里的荔枝,早已不是简单的水果,而是系在故乡与异乡之间的丝线,在每个孤独的黄昏,轻轻拉扯着她的心。
九月回到了宿舍,留校的室友外出没有回来。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宿舍的灯发出柔和的光。她打开手机,登上qq,朋友圈里满是老家的动态:表妹穿着碎花裙在荔枝树下拍照,邻居家的小孩举着刚摘下的荔枝比耶,就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发小,都晒出了和家人一起剥荔枝的温馨画面。九月翻看着这些照片,心里泛起一阵酸涩。曾经,她也讨厌老家的闷热潮湿,讨厌长辈们的唠叨,总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如今,那些曾经让她厌烦的一切,都成了她日思夜想的温暖。
躺在床上,九月听着窗外传来的虫鸣声,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高中时期的六月。那时高一高二高的她,周末就会跟着家里种有荔枝的同学回去摘荔枝,装得满满的一袋回到宿舍,和其他室友们一起分享。室友说荔枝是最甜的水果,就像九月一样。她和姐姐们会在放学后躲在操场的树荫下,分食一颗荔枝,看夕阳把彼此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后来高三高考结束,荔枝还没成熟,但大家已经聚不到一块了。读书的去了不同的城市,打工也去了不同的城市。九月叹了口气,把脸埋进枕头里,试图把这些回忆都藏起来。她起身翻开《英美文学选读》,用济慈的诗句驱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
清晨七点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宿舍,九月轻手轻脚地收拾着背包。今天是周日,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十二天,但她决定暂时放下课本,去青市博物馆看那场备受瞩目的丝绸之路特展。推开宿舍门时,楼道里还弥漫着隔夜的消毒水味,远处传来保洁阿姨拖地的沙沙声。
青市博物馆坐落在老城区的中心广场,灰白色的建筑外观带着西北特有的粗犷。九月买好票走进大厅,冷气裹挟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展厅里人不多,零星的游客分散在各个展柜前,低声交谈的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
青铜器的锈迹、陶罐上的彩绘、驼队的复原模型,一件件文物诉说着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当她驻足在丝绸展区时,呼吸突然停滞——玻璃展柜里,一块淡青色的丝绸静静陈列着,上面用金线绣着缠枝莲纹,针法细腻得如同云雾缭绕。标签上写着\"唐代蜀地进贡的缭绫\",这来自南方的贡品,跨越千年的时光,在西北的土地上静静诉说着往昔。
九月的手指不自觉地抚上冰凉的玻璃。记忆里,外婆的樟木箱底也压着一块这样的丝绸,是她年轻时的嫁妆。每年荔枝成熟的季节,外婆会取出丝绸,铺在八仙桌上,然后把新鲜采摘的荔枝一颗颗摆在上面。夕阳透过雕花窗棂,将丝绸染成琥珀色,荔枝的红与丝绸的青相互映衬,美得如同画卷。
她在心里用英语默默描述眼前的景象:\"delicate silk, intricate embroidery, a testament to the craftsmanship of ancient artisans. Yet it also stirs a deep longing, a yearning for the familiar warmth of home.\"(精致的丝绸,繁复的刺绣,见证着古代工匠的技艺。然而它也唤起了深深的渴望,对熟悉的家的温暖的向往。)
从博物馆出来时,日头已经升到头顶。九月在街边的面馆坐下,要了一碗招牌牛肉面。瓷碗里,红油在骨汤上泛着油光,牛肉片薄得透光,香菜和蒜苗点缀其间。她夹起一筷子面条,却突然想起外婆做的荔枝糖水——砂锅里,新鲜的荔枝果肉在冰糖水中翻滚,最后撒上一把薄荷,盛在青花碗里,再放进井水里冰镇。那清甜的滋味,能驱散整个夏天的燥热。
\"丫头,面要凉了。\"老板的提醒将她拉回现实。九月低头扒拉着面条,强迫自己用英语分析菜单上的菜品名称:\"beef Noodles in Spicy Soup. the broth is likely made from slow - cooked beef bones, and the spiciness es from chili oil and Sichuan pepper...\"(香辣牛肉面。这汤可能是用慢炖牛骨熬制的,辣味来自辣椒油和花椒......)
下午的阳光依旧炽烈,九月来到青市人民公园。湖水被风吹起层层涟漪,垂柳的枝条拂过水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她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看着几个孩子在远处追逐嬉戏。
这一刻,九月突然觉得这座曾经陌生的城市也有了温度。她掏出手机,拍下湖面上摇曳的柳枝,配文\"Finding beauty in the unfamiliar\"发到朋友圈。评论区很快弹出消息,有同学点赞,也有老家的朋友留言:\"等你回来吃荔枝!\"
夜幕降临,九月又回到了图书馆。《英语语言学》的课本摊开在桌上,晦涩的理论知识让她的眼睛发酸。每当疲惫时,她就望向窗外,想象着千里之外的老家,那棵荔枝树是否已经果实累累。她在笔记本上写下:\"Lychee, a fruit carrying the taste of home, the warmth of memory, and the longing that never fades.\"
回到宿舍整理课本时,一张纸条从《英语写作教程》里飘落。那是开学时她写下的目标:\"学好英语,走向世界。\"窗外,青市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楼下的夜市传来隐约的喧闹声。九月突然明白,离家的思念不是阻碍,而是动力。那些与荔枝有关的回忆,那些用英语编织的梦想,终将成为她跨越山海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