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想法看着是千头万绪,其实想明白串联起来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是想明白了,万岁爷才会讥诮地牵了牵唇。
抿了口茶,万岁爷示意隆科多继续。
然后隆科多就继续往下禀报:“前年,朝廷实施开源节流政策,朝廷增发盐引,何家抓住机会,一举成为江阴数一数二的大盐商,何家在扬州以远亲的名义购置一座大宅,采买了许多女孩子调教,不久前,曹家李家孝敬万岁爷的八名女子,就是出自此地。”
因着万岁爷在山东停留,暂时没有继续南下的打算,曹家李家就想着把准备好的人提前孝敬万岁爷,万岁爷答应了,曹家李家就赶紧安排把人给送来了。
这也不是曹家李家第一次给万岁爷送人了,育有十五、十六、十八三位皇子的王娘娘,就是李家早前献给万岁爷的。
隆科多这话没让万岁爷再起波澜,只是隆科多面带迟疑,一副不知该不该开口的模样,让万岁爷心烦不已:“有话就说。”
“是,奴才遵命,”隆科多忙不迭应声道,“曹家李家给万岁爷献人的同时,还另外安排人马悄悄到山东,私下孝敬了大爷、九爷、十爷共计十八名女子。”
“呵,他们倒是能干,”万岁爷都给气笑了,“倒比朕这个做老子的还会心疼儿子。”
这话隆科多可不敢接,不过却也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曹家李家的胆大包天。
靠着朝廷的政策赚银子,然后又花费巨资调教女孩子,再然后孝敬万岁爷跟皇子。
什么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啊?
明摆着就是花朝廷的银子孝敬万岁爷、讨好大爷九爷,自己不出一分钱,还能巴结上大爷九爷十爷!
真他娘的精明!
万岁爷冷笑半晌,忽而问道:“怎么?他们难道就没有孝敬老八?”
隆科多摇头道:“回万岁爷的话,李家曹家确实对八爷存着孝敬之心,但是八爷当时心系万岁爷病情,日日衣不解带为万岁爷侍疾,故而未收曹家李家的孝敬。”
“他倒是为人正派,也孝顺得紧,”万岁爷嗤笑道,抿了口茶,再开口的时候,万岁爷脸上的笑不见了,声音里透着寒意,“能耐更是手眼通天,前脚去了江南,后脚就平息了连朕都头疼的流言,真是没辜负朕的期许。”
隆科多闻言眼皮不由抽动了两下。
万岁爷这就是认定是八爷授意江南那边放出太子谣传。
有八爷先前在曲阜力挽狂澜、干净麻利地收拾了烂摊子的经验,所以待得知江南那边竟然爆出关于太子的流言,万岁爷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让八爷出面解决。
而当时四爷在京师顺利超额筹募善款,简直是一枝独秀,八爷却只能在济南憋憋屈屈给万岁爷侍疾。
只是万岁爷不知为什么却偏偏不肯放人,执意把八爷留在济南给自己侍疾。
想必八爷低眉顺眼给万岁爷端茶倒水的时候,实则心焦如焚吧?
在万岁爷看来,正是因此,八爷才有了这一回的兵行险招。
也正是因此,才牵扯出了八爷跟曹家李家实则早就暗中勾结,至少是在前年,山西闹疫情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勾搭上了。
啧,八爷可真大胆儿。
李家跟曹家的胆子就更大了。
一边装作一门心思效忠万岁爷,一边按照万岁爷的意思,在废太子前往江南筹募善款的时候,大手笔捐赠,给足了废太子的颜面,可是实际上,人家却是借此实实在在地给八爷送好处。
臣子站队,不可避免,只要合万岁爷心意的,万岁爷也乐得看见臣子站队,就比如李光地从前站队废太子,又比如明珠早前支持大爷,都是合了当时万岁爷的心思,万岁爷可没有打压,反而暗中支持。
自然了,也有未必合万岁爷心思的,就比如裕亲王死前不还口口声声说八爷宜为储君的吗?当时太子可还没被废呢。
至于万岁爷对此乐不乐意,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李家曹家这样的家生奴才,即便跟万岁爷再亲近再有情分,但是对于万岁爷而言,明显是没有站队皇子的资格的。
不但站队,还一下子拉拢四位皇子。
大爷,不必说,目前唯一一位郡王,那是曾经跟废太子斗得你死我活的,虽然这两年彻底失宠,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八爷,也不必说,当红炸子鸡嘛。
九爷,倒是不得圣宠风评也不佳,可到底是宠妃之子,还有个颇得万岁爷太后宠爱的兄长五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