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隆庆中兴 > 第1698章 官品厘清肃吏治(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8章 官品厘清肃吏治(七)

君臣两人都很清楚这个问题的份量,兵部尚书地位重要,尽管现在五军都督府和练兵军务处掌握了官军的指挥权,但是兵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衙门,朱载坖对于兵部,肯定是要放一个极为信任的臣子,才能够担当这个重任,朱载坖不由得感叹道:“惜乎谭纶之不寿!”

对于朱载坖的这个感叹,汪道昆也深以为然,若是谭纶尚在的话,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就非他莫属了,而现在谭纶去世,使得朱载坖难以抉择这个兵部尚书的职务,倒不是过现在的大明没有知兵的臣子,事实上无论是蓟辽总督梁梦龙、宣大总督郑洛、三边总制方逢时等人,都算是知兵的重臣,但是他们要么镇守要害,不能轻动,要么由于其他的原因并不能被朱载坖所信任,所以不能够担任兵部尚书这一要职。

对于朱载坖的担心,汪道昆当然很清楚,汪道昆只能笑着说道:“陛下,臣这个同科,确实有些魄力的。”

朱载坖知道汪道昆说的是谁,事实上朱载坖之所以一直没有决定兵部尚书的人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张居正的原因,朱载坖需要张居正帮助朱载坖将一应的改革措施推行下去,但是朱载坖并不需要权臣,所以在很多方面朱载坖要对张居正的权力予以限制,尤其是涉及兵权的事情,朱载坖绝不会让自己不信任的人沾手,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现在张居正权威日重,围绕在他身边的臣子已经是不少了,如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张学颜、三边总督方逢时、户部尚书王国光等人都和张居正关系匪浅,还有吏部尚书张瀚等人,虽然看似和张居正没什么瓜葛,但是通过徐阶还是和张居正建立起了比较默契的关系,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

之前张四维依靠晋党,固然能够和张居正对抗一二,而张四维去位之后,申时行在内阁毫无存在感,再加上申时行本身就不是比较强硬的人,内阁现在基本上是张居正说了算,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行政权力上朱载坖可以让渡一部分给张居正,因为作为首辅张居正本来就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力,这点朱载坖从未吝啬过。

但是朱载坖对于兵权看的是很重的,有关厂卫、京营、亲军诸卫以及御马监还有各提督、总兵等官员,都是朱载坖亲自任命并且时常要亲自接见的官员,从不假手他人,作为总管天下军政的兵部尚书,朱载坖肯定是要亲自择定的,在这点上,张居正是很有分寸感的,虽然朱载坖已经批准了汪道昆的请辞,但是张居正没有任何要举荐人的意思。

而在朱载坖和汪道昆密谈的时候,张居正也在拆开一些书信,张居正就是不看这些书信,都知道是说些什么事情,汪道昆病重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些人对于兵部尚书这个位置跃跃欲试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能够直接给张居正这个首辅写信的却并不多。

张居正现在手里拿的是三边总制方逢时的书信,方逢时给张居正写信,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张居正很清楚,方逢时是希望能够得到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的,平心而论,张居正当然是希望方逢时能够回朝担任兵部尚书的,方逢时才略明练。处置边事,皆协机宜。更加重要的是,方逢时是张居正的湖广老乡,两人不仅是乡党更是政治盟友,要是方逢时能够担任兵部尚书这样的要职,对于他来说肯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助力。

但是张居正也很清楚,兵部尚书这个职务,只能是朱载坖所信重的臣子才能够担任,不仅仅要能力出众,更加重要的是要能够得到朱载坖的信任,而方逢时在这点上是远远不足的,朱载坖和方逢时几乎没有什么接触,就更加谈不上什么信任了,而对于张居正来说,他很清楚,自己如果上疏帮方逢时争取,恐怕反而会使得朱载坖警惕,起到相反的效果。

一直以来,张居正和朱载坖君臣算是相处融洽,原因就是因为君臣两人都很懂得分寸,朱载坖信任张居正,将推广新政的大权交给张居正负责,对于张居正所推进的大臣也都予以同意,任用他们担任督抚等高位,对于行政上的事务,朱载坖基本上都能够尊重张居正所做的决定。

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有关军务、厂卫的事情,张居正则从不插手,张居正很清楚这些事情都是朱载坖这个皇帝的权力,绝对不能去动的,上次朱载坖严厉惩处冯保,就是要告知张居正,不能越线,而张居正也很清楚朱载坖的意思,默契的主动和内廷、厂卫保持距离。

现在兵部尚书出缺,虽然朱载坖尚未作出决定,但是张居正很清楚,方逢时肯定不会在朱载坖的人选范围内,如果张居正不帮方逢时的话,方逢时肯定是没有机会的,这样固然会使得张居正在朱载坖面前营造一个懂分寸、知进退的形象,但是对于方逢时来说肯定会认为张居正不能为他争取,对与两人的关系有所影响。

更加重要的是方逢时在三边对于张居正没有什么帮助,要想办法将方逢时运作到京师来才能够成为张居正在朝廷的重要支柱,但是现在方逢时已经官拜三边总制,位高权重,要想调回京师,一方面是没有合适的位置,另一方面是要由臣子能够去替代方逢时镇守三边。

张居正对此有些苦恼,下直之后,张居正更衣之后,派人去请次辅潘晟和吏部尚书张瀚到府上来,张居正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不争取兵部尚书这个位置的前提下,将方逢时运作到京师来。

现在张居正的权力确实很大,但是在朝廷中也不是没有能够制约他的力量,都察院的两位都御史海瑞和杨继盛都是朱载坖信重的臣子,刑部尚书洪朝选也一向和张居正不怎么对付,但是朱载坖却认为他是直臣,至于户部尚书王国光,虽然和张居正关系很好,但是毕竟是晋党出身,到底心里怎么想的,还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