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翔四人出了山林一路往南走,很快就离开了江阴地界。没两日,他们带的干粮就见了底。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沿街乞讨。
一日,他们来到了一座稍显安宁的小镇。镇上来往行人虽不多,但好歹有几家铺子还开着门。林翔和苏清雪站在一家米铺前,犹豫再三,林翔鼓起勇气向米铺老板开口乞讨:“老板,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那米铺老板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皱着眉头,露出嫌弃的神色:“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我这也没多余的粮食施舍你们。”
就在林翔满心失望,准备带着苏清雪离开时,旁边一位卖菜的老妇人看不下去了。她走过来,从自己的菜篮里拿出几个馒头递给林翔,轻声说道:“这位大哥,拿着吧,这世道,大家都难,能帮一点是一点。”林翔眼眶泛红,连忙鞠躬致谢:“多谢阿婆,您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
四人拿着馒头,找了个角落坐下。苏阳看着手中的馒头,感慨道:“这战火纷飞的,不知何时才是个头啊。”李百合也叹了口气:“是啊,希望能早日太平,让百姓们过上安稳日子。”林翔咬了一口馒头,坚定地说:“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改变这一切,不能再让百姓受苦。”苏清雪看着林翔,眼中满是赞同:“对,无论多艰难,我们都要努力。”
吃完馒头,四人继续赶路。
他们一路先到苏州,再经嘉兴、杭州,又穿过婺州、处州、宁德,辗转奔波许久,终于在隆武二年七月十六日抵达福州。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风餐露宿,饱受饥饿和疲劳的折磨。
平常只能靠采摘野果、挖掘野菜充饥。有时遇到好心的村民,会给他们一些粗粮和水,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
实在找不到吃的,就只能啃草根、嚼树皮,夜里也只能在破庙、柴房里将就过夜。
途中,苏清雪不幸染上风寒,身体日渐虚弱,险些没能撑下去;苏阳也因与一群流民发生争执,胳膊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疤痕。
等抵达福州时,四人已是衣衫褴褛,面容憔悴。
他们本以为到了福州就能安定下来,奈何福州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当时,清军已经攻下江苏、浙江全境,正准备南下福建。而负责福建防务的大臣郑芝龙,竟然献出福建门户仙霞关投降清廷,致使清军顺利进入福建境内。不仅如此,郑芝龙还极力配合清军作战,福州危在旦夕。
在四人南下福州期间,钱谦益受柳如是的气节影响,决定辞官归乡。昭熙三十二年清军攻破南京时,钱谦益投降清廷,之后前往北京在清廷任官。而柳如是因不耻与钱谦益为伍,便留在南京居住。直到隆武二年,钱谦益辞官回到南京与柳如是相聚,后来两人来到常熟,暗中支持抗清活动。
李明睿则和钱谦益一样,南京城破后前往北京在清廷为官。但后来,他并未和钱谦益一同辞官,而是决定继续留在清廷任职。
苏州失陷后,杨文骢一路往南逃亡,直至处州。他在当地大力招募义军抗清,被大乾皇帝龙昱善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后来又升任浙闽总督。隆武二年,清军攻打处州,杨文骢率众抗击清军,身负重伤后被擒。面对劝降,他坚决不屈,最终惨遭杀害,举家三十余口同时遇难。
大顺军余部在李自敬的领导下抗击清军,最终遭遇大败。隆武二年,部将田见秀向清廷投降,李自敬陷入绝境,无奈之下也只得降清;不久,多尔衮下令将田见秀与李自敬一同凌迟处死。此后,大顺军余部便由李自成的侄儿李过统领。
隆武二年正月,清廷任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领兵入川攻打大西军,大西军战败。同年七月,张献忠放弃成都,率军前往西充继续抗清。
这一年六月,秦良玉在前线与清军交战时阵亡,而此次,她如之前那般再次死而复生,之后仍继续投身抗清战事。
隆武二年五月,清廷在北京菜市口将大乾太子龙景铄、二皇子雍王龙景逵、三皇子瑞王龙景厚,以及其他十四位大乾宗室子弟共计十七人斩首示众。其中,龙景铄是皇后祝海棠的长子,后被龙小羽立为皇太子;龙景逵同为祝海棠之子,是其第二子;龙景厚则是贵妃罗梦鸢的儿子。
三兄弟被斩首后,清廷将他们的尸体丢弃在乱葬岗。不久,三兄弟的尸体先是被一束光芒包裹,继而被转移至广州城。最终,龙景铄、龙景逵、龙景厚三兄弟在广州的一处街道上复活。
复活后,三人打听得知此地是广州城。
此时,三兄弟看着彼此,都感到无比的惊讶和困惑。他们明明记得自己已经被斩首处死,怎么会突然复活呢?而且,他们为什么会身处广州城呢?
尽管心中充满了疑问,但三兄弟也明白,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身在广州的广东布政使顾元镜和大学士苏观生等大臣。只有让这些大臣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才能在广州站住脚跟,继续抗清的事业。
于是,三兄弟稍作整顿,便径直朝着布政使衙门走去。
当他们来到布政使衙门时,守卫看到这三个陌生人,立刻上前盘问。龙景铄连忙表明自己的身份,并请求面见顾元镜。守卫虽然有些迟疑,但还是进去通报了。
不一会儿,守卫出来告诉三兄弟,顾大人有请。三兄弟心中一喜,连忙跟随守卫走进了衙门。
当他们见到顾元镜时,顾元镜的反应却让他们大感意外。只见顾元镜一见到他们,竟然二话不说,直接跪地磕头,口中高呼:“参见三位殿下!”
龙景铄等人见状,心中虽然疑惑,但也连忙扶起顾元镜,说道:“顾大人,快快请起,这是为何?”
顾元镜站起身来,一脸敬畏地说道:“三位殿下,下官昨夜梦到先帝托梦,告知下官今日会有三位贵人降临广州,下官一早便在此等候,果然见到了三位殿下!”
龙景铄等人听了,心中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他们现在需要顾元镜的支持和帮助。
随后,顾元镜又召集了大学士苏观生等一众大臣前来拜见三位殿下。苏观生等人见到三兄弟后,也是毫不犹豫地跪地磕头参拜。至此,龙景铄、龙景逵、龙景厚三兄弟开始了他们在广州的抗清之路。
祝海棠、罗梦鸢等后妃被清军俘虏后,便被安置在北京城,由清廷供养。后来清廷将被俘的大乾皇室所有男丁尽数处死——这其中,就包括祝海棠的两个儿子龙景铄、龙景逵,还有罗梦鸢的儿子龙景厚。眼睁睁看着亲儿与宗室男丁一同殒命,她们心中只剩对世事无常的无尽慨叹,连呼吸都带着疼。
这一日,祝海棠望着院中落尽的残花,声音发颤地对罗梦鸢说:“梦鸢,算下来,我们来到这古代也有三十多年了,可谁能想到,命运竟会对我们这般残忍。在现代时,我和阿羽哥哥本是青梅竹马,却终究有缘无分;如今到了这古代,阿羽哥哥生死不明,连我们的儿子、连皇室所有男丁,都被清廷杀得干干净净。我恨啊,满心想着报仇,可浑身却半点力气都使不出来——我们在现代学的那些知识,到了这刀光剑影的古代,竟半点用都没有。你看我们,被囚禁在这四方院落里,连院门都出不去,什么都做不了,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罗梦鸢连忙安慰道:“海棠,你别这么想。我总觉得小羽肯定还活着,当年在现代,我等了他七十年才得以来到古代与他相聚,如今就算在古代分离,也定然只是暂时的,我们迟早会再次相见。至于孩子们,我心里也有预感,他们并没有死。你想想,我们在现代已然离世,都能在古代重新活过来,他们一定也还活着,只是以某种我们暂时不知道的方式。相信我,未来我们一定能和他们再见的。”
祝海棠静静地听着罗梦鸢的话,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渐渐有了一丝光亮。“梦鸢,但愿如你所说,阿羽哥哥和孩子们都还活着。只是这漫长的等待,实在煎熬,我每日每夜都在思念他们,心就像被无数根针在扎。”
罗梦鸢紧紧握住祝海棠的手,坚定说道:“海棠,我们一定要坚强起来。孩子们若还活着,肯定也希望我们好好的。”
祝海棠咬了咬嘴唇,“梦鸢,那就依你所言,心怀希望,等待他们。只是不知这希望,何时才能成真。”
罗梦鸢目光真挚地看着祝海棠,“海棠,希望虽渺茫,但只要我们坚守,终有实现的一天。”
祝海棠微微点头,眼中的悲戚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坚毅。“好,梦鸢,我会坚强的。”
林翔等四人初到福州,对这座城市全然陌生。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境地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过着乞讨生活。此时清军即将兵临福州,城内人心惶惶,人人自顾不暇,鲜少有人愿意施舍食物,这让他们的乞讨之路愈发艰难。
日子熬到八月二十日,大乾皇帝龙昱善再也撑不住,在清军逼近的压力下决定弃城避难。没了皇帝的福州城顿时乱作一团,直到八月二十五日,秦良玉带着残部入城,她勒马城头高声宣布“誓与福州共存亡”,又迅速派兵整顿街巷、加固城防,混乱的局面才渐渐稳住,城内总算有了些许安稳气。
而就在秦良玉巡视城防、安抚百姓的时候,她与正在街角乞讨的林翔擦肩而过。
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林翔和秦良玉的目光交汇,但仅仅只是一刹那,他们便各自继续前行,谁也没有认出对方。
八月二十八日,龙昱善逃至汀州城,清军随即攻到城下。汀州官员或降或逃,清军顺利入城,龙昱善在府衙后堂被清军神射手一箭射死,他的几个后妃也在乱军中遇害。
九月十八日,清军兵临福州城下。秦良玉率军守城,但城内人心已散,当天就有人开城投降,秦良玉战死;林翔四人因在城破时反抗清军,也被残忍杀害。
清军撤走后,秦良玉和林翔四人一同复活。
复活后,秦良玉望着残破的福州城,抗清的决心丝毫未减,稍作休整便带着残余部众南下,誓要继续与清军周旋;林翔四人也收拾起仅有的行囊,离开这片废墟南下。只是这一次,他们依旧没能与秦良玉相遇,秦良玉不知自己曾护佑的君主近在咫尺,林翔也仍未想起自己的真实身份,两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行,却始终隔着一场未能相认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