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琏二哥哥?还是宝二哥哥?亦或是环兄弟、兰儿?
老祖宗,后宫荣宠终究是悬丝系鼎,恩宠二字,最是虚无缥缈。
纵是大姐姐侥幸得宠,只怕在深宫之中也是如履薄冰。
不如让族中子弟勤读诗书,或习武强身,凭真才实学立于朝堂,才是家族长久兴旺的金石之策。”
贾母长叹一声,“我知你说的都是在理的话,只是……”
只是为了元春的事,府里已经付出太多,元春自己也付出了太多。
王夫人成箱的银子往甄太妃处打点,若非前次惜春进了一趟宫,贾府都不知道元春已经调到了皇后宫中。
再加上,元春年已二十有余,这般不尴不尬的年纪,即使出宫了,又能寻得什么好亲事?
贾母看着榻上的蝠纹出神。
惜春默默起身,福了一礼,悄然离去。
贾母还在纠结,半个月后,宫里传来消息。
甄太妃薨了。
太上皇下旨,为表哀戚,辍朝三日,诸宗室王公,三品以上勋爵及众诰命,皆需入宫行祭。
虽于礼制略有不合,只是太上皇发话,皇帝不会在这等事上跟他起冲突。
尤清之命人将府中一些鲜艳的摆设物件都收起来,上下皆换上素服。
与贾母日日到宫里为太妃哭灵。
此时正是仲夏时节,酷热难耐。
钦天监看过日子后,选了一个最近的吉时,让甄太妃停灵十四天后下葬。
灵堂内,太妃的金棺周围摆满了冰盆,待冰化了一半,就有太监换上新的冰盆,以免太妃的尸身腐坏。
尽管如此,尤清之每次进入灵堂时,里头的香烛味和檀香,仍是熏得叫人头昏脑涨。
贾母年高体弱,连着几日入宫,竟有些中暑的迹象。
尤清之忙扶着她,由内侍引至偏殿休憩片刻。
皇后闻讯,着人叫了太医前来。
太医给扎了几针,贾母悠悠转醒,目光死死定在太医身后的女官身上。
待内侍送太医出去,殿里没了外人,元春倏然跪倒在贾母身前。
泣道:“老祖宗!”
贾母心疼得搂住她,祖孙俩哭个不住。
尤清之轻叹,在旁劝解了两句。
元春拭泪起身,给她行礼,“见过大嫂嫂。”
尤清之伸手扶住她,“好不容易相见,你与老祖宗说说话,我去外头守着。”
元春感激颔首。
贾母紧紧握住元春的手,“你在宫里可好?”
“老祖宗放心,我在宫里一切皆好。”
话虽这么说,元春的泪比话音还要先落地。
时间不多,贾母抓紧说起正事。
“甄太妃生前可应允过你什么?”
元春惨白着一张脸,“太妃的确在太上皇面前夸赞过我,太上皇便将我赐给圣上……”
贾母双目微睁:“后来呢?”
元春咬唇道:“圣上从未对我说过一句话,直接命我留在了皇后宫里。”
“平日里你可有机会见着圣上?”
云春点头。
圣上敬重皇后,每月至少一半时间都会皇后宫里歇息。
“那你为何不……?”
元春垂首不语。
她不敢,也不会。
自幼所受的教养,令她无法放下自己的矜持和骄傲。
何况,她心里明镜一般,圣上眼里没有她,更厌恶这种邀宠之举。
见元春面上红白交错,贾母绝了让她以色邀宠的念头。
圣上无意,她也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你可想出宫?”
元春猛地抬头。
“你放心,我豁出这张老脸去求皇后娘娘,总要给我几分薄面。”
“老祖宗,可府里……”
贾母轻拍她的手背,“你年华正好,就不要再在宫里蹉跎时光了。”
元春一怔,膝行退了几步,给贾母磕了个头。
“孙女无用,辜负了府里期望。”
贾母长叹一口气,亲自扶她起来。
元春执帕给她拭泪,“老祖宗,昨日娘娘提及,太妃薨逝,圣上欲放一批宫女和女官出宫,届时我自去求娘娘便是。”
她原是打定主意老死在宫里,皇后说这话时,她并未放在心上。
而今祖母进宫,又让她心生希冀。
“如此也好。”
外头传来礼官的唱赞声。
尤清之轻叩门扉,提醒二人。
元春敛眉垂目,扶贾母起身。
半月后,荣国府得信,元春不日便可出宫。
王夫人听说此事,如丧考妣,竟一病不起。
贾政心里也不大爽快,寻个由头避了出去。
贾母无奈,亲去王夫人房里看她。
王夫人从床上撑起身子,贾母摆手:“你躺着说话吧。”
“谢母亲。”
“元春的屋子可预备下了?”
“母亲,我……”王夫人脸色煞白,唇无血色。
贾母叹道:“我并非责怪你,此事等你病好了再说。我想着把宝玉从我那儿挪出去,叫元丫头同我住。”
“……是。”王夫人应下,终于还是忍不住问:“母亲,就再没有转圜的法子?”
贾母目光微凉,“若有法子,还至于白耽搁这么些年?”
“那……”王夫人唇角微颤,“东府那头不是要尚公主吗?就不能……”
贾母骤然色变:“糊涂!你说的什么胡话!”
“母亲!元儿生于正月初一,她是有大造化的!怎么就出宫了呢?”
见她执迷不悟,贾母懒怠再劝她。
“元春出宫既是宫里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不顾王夫人惊愕的眼神,贾母继续道:“原还想着让你为元春尽快相看一门亲事。
如今看来,你既这么恨她,我也不敢放心。
往后她的事你也不用管,只当没有这个女儿就是。”
贾母说完,扶着鸳鸯径直离去。
王夫人咬着牙捶了一下床头,心中绞痛。
恨她?
王夫人怎么不恨?
为了送她进宫,为了让甄太妃替她筹谋,她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和银两。
结果呢,元春回报她的是什么?
王夫人从前越爱这个女儿,对她有多少期待,现在就有多失望。
她在屋里发了一通火,病竟渐次好了起来。
元春出宫前一天,王夫人去给贾母请安,说是已经给元春预备好了屋子。
贾母年纪大了,久不管事,闻言略觉宽心。
却还是坚持把宝玉挪了出去,仍叫元春同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