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东汉不三国 > 第990章 权宜之策 暗藏机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侍者前来禀报,说是刘表相邀。刘备精神瞬间一振,赶忙收起方才翻飞的思绪,下意识地整了整衣衫,随即便随着侍者来到书房。门口的侍卫见刘备到来,立刻高声禀报:“主公,刘使君到了!”刘备还未踏入房门,便见刘表面露和煦的笑容,从书房里阔步而出,一边走一边爽朗地大笑:“哈哈哈哈哈,贤弟还站在门口干什么?走走走,随为兄进房内一叙。”

进得房内,只见蒯越与蔡瑁已在门口相迎。刘备赶忙拱手见礼,客气道:“蒯先生,蔡都督。”二人也满脸笑意地还礼,齐声说道:“使君何必多礼啊。”态度表现得异常热切。刘备连着坐了数月的冷板凳,如今突然面对这般和煦的场面,一时之间竟有些摸不着头脑。

刚分宾主落座,刘备便关切地说道:“备这几日一直欲拜见兄长,却听说兄长身体不适,不知今日可好些了?”刘表看着刘备,脸上挂着似有若无的笑容,缓缓说道:“玄德啊,我今日感觉尚可。你之前所说之事,我思来想去,心中已有了决断。”刘备此刻满心都是自己所求之事,来不及多想为什么众人今日如此异常,刚坐下便又赶忙拱手,迫不及待地问道:“兄长这是答应了?”

刘表看着刘备,缓缓开口道:“玄德啊,你一心为汉室着想,拥立先帝遗孤,这份心情我能理解。但是曹操在许都已拥立刘协为帝,建立了新的朝廷。”刘备一听,顿时急恼起来,说道:“兄长,先帝之死,疑点重重呐!刘协恐怕脱不了干系,他这般称帝,又焉能服众?更何况我手中握有先帝遗诏,身边还有先帝之子,这才是正统所在!”

刘表赶忙拍了拍刘备的肩膀,安抚道:“哎,玄德你不要急不要急,你且听为兄说。”刘备心里虽着急万分,但也只能强忍着,听刘表继续往下说。

刘表神色凝重,接着说道:“正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曹操既然已迎刘协在许都登基,我们若想拥立先帝之子,就只能先讨伐曹操。非是为兄不愿即刻支持你,为兄身为汉室宗亲,又焉能见祖宗基业如此晦暗不明?这些时日,我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此事。自从你告知我先帝有子在世之时,我便一直在联络天下诸侯。如今终于与河北袁绍达成共识,愿一起共同讨伐曹操。到时候,待击败曹操,我们再揭露刘协的真面目,届时正好顺势奉先帝之子登基,以正汉室正统。”

刘备听了刘表这番话,心中的情绪稍稍平息了些,但仍有些疑虑:“兄长,曹操与袁绍交好,此番讨伐,袁绍真能全力以赴?且不说路途遥远,粮草辎重如何保障,各方配合又能否默契?”

刘表微微一笑,说道:“玄德放心,袁绍此次也是下了决心。许攸已前来商议,他承诺袁绍大军定会按时出征,粮草方面也会自行筹备妥当。至于各方配合,我们也会提前商讨出详细的计划。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打败曹操。”

蒯越在一旁也点头说道:“刘使君,此次机会难得。曹操近年来四处征战,树敌众多,若我们联合袁绍等诸侯一同出兵,胜算颇大。而且,我们荆州也会做好充足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蔡瑁跟着附和道:“是啊,刘使君。这可是兴复汉室的大业,我们荆州上下必定全力以赴。你就只管放心,与我们一同谋划便是。”

刘备听了,心中大喜过望,连忙起身,再次深深一揖:“兄长此举,实乃汉室之幸,天下之幸啊!备愿为兄长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然而,刘备心中也隐隐觉得此事太过顺利,似乎有些不太真实,可兴奋的情绪还是占据了上风,让他无暇去深思其中的缘由。

刘表这时候微微点头,目光带着几分关切,看着刘备说道:“哎,贤弟。这先帝之子,可有姓名?”刘备听闻,赶忙正了正神色,一脸庄重地说道:“兄长,先帝临终之际,留下此子姓名,名为刘阳。”

刘表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刘阳……此名倒也蕴含深意,希望他日后能如阳光般,照亮汉室复兴之路。玄德啊,此子关乎重大,我们定要妥善保护。此次讨伐曹操,务必成功,方能让刘阳顺利登基,重兴汉室。”

刘备用力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定:“兄长所言极是。备自当竭尽全力,保护好刘阳,不负先帝所托。”

刘表看着刘备,一脸郑重地说道:“贤弟,此次出征意义重大,还需借助你等三兄弟之力。只是,战阵之上刀光剑影,凶险万分。如今刘阳身份特殊,先帝仅留下这一点骨血,战争之中怎容得婴孩身处险地?”

刘备微微皱眉,连忙说道:“兄长,这一点请您放心。我从长安将他带出,又历经徐州之乱,他都安然无恙。我定能在行军途中保护好他。”

刘表却还是连连摇头,坚持道:“不妥不妥啊,贤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纵使你有万般武艺,也难保万无一失。刘阳若有闪失,我们如何对得起先帝?”

一旁的蔡瑁也赶忙附和道:“刘使君,主公所言极是。此次出征,我们要全力以赴对付曹操,若还要分心照顾刘阳,恐怕会影响战事。还是将刘阳留在荆州,由我们妥善保护,这样大家都能安心作战。”

蒯越也跟着劝说道:“刘使君,荆州上下定会将刘阳视为重中之重,确保他平安无虞。您在前方专心作战,早日打败曹操,便是对刘阳最好的保护。若因刘阳而让您在战场上有所顾虑,实非明智之举。”

刘备心中有些犹豫,他深知众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又实在放心不下刘阳。毕竟一路带着刘阳历经诸多艰险,早已将他视为心头肉。沉思良久,刘备缓缓说道:“诸位的好意,备心领了。只是,刘阳于我而言,不仅是先帝遗孤,更似我亲生骨肉。我实在难以割舍。容我再考虑考虑。”

刘表听闻刘备依旧犹豫,佯装怒色,提高音量说道:“独你是汉室宗亲,我却不是?刘阳乃先帝骨血,我岂会不尽心保护?你若信不过我,便是信不过整个荆州上下!”

刘备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躬身拜道:“兄长息怒!备绝无此意。只是刘阳于我意义非凡,一路护他至今,实在难以轻易割舍。兄长既有此承诺,备岂会不信?方才只是心中不舍,还望兄长海涵。”

蔡瑁也在一旁劝道:“刘使君,主公对汉室的忠心天地可鉴。留下刘阳,是为了他的安危着想,更是为了伐曹大业能顺利进行。您若执意带着刘阳出征,万一有个闪失,那才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啊。”

蒯越微微点头,接口道:“是啊,刘使君。主公为了此次讨伐曹操,联合袁绍,又与各方周旋,皆是为了汉室复兴。将刘阳留在荆州,我们必定倾尽全力护他周全,您只管在前线安心作战便是。”

刘备缓缓直起身子,脸上满是无奈与担忧,但最终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备听兄长的。只是还请兄长务必安排妥当,若刘阳有任何差池,备纵使拼了性命,也绝不罢休。”

刘备虽然表面上应承下来,但心中还是放心不下,忍不住开口询问:“兄长,虽知您安排定不会差,但刘阳实在太过重要,不知将他交与谁来照看?”

刘表为了安抚刘备之心,赶忙说道:“我若托付给他人,怕你不放心。我听说刘琦与你素来交好,便交由刘琦之妻照看如何?日间呢,可由伊籍负责刘阳的学习等事,晚间有刘琦之妻悉心照料。伊籍与你关系一直不错,如此安排,你总该放心了吧?”

刘备暗自思索,伊籍确实可靠,但还是觉得身边有个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在刘阳身边更好。思索片刻,又插一嘴道:“兄长如此安排,自是妥当。只是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让赵云在一旁伺候?”

刘表哈哈一笑,点头道:“好好好,都依你。你啊,在荆州难道还信不过为兄?该不会是还在怪为兄日前多有怠慢吧。”说罢,还带着些嗔怪的神情。

这时,蒯越在一旁帮腔道:“刘使君,你可错怪我家主公了。主公为了联络各方共同讨伐曹操此事,殚精竭虑,前几日更是累得病倒了。最近好不容易有所好转,与袁绍那边的事宜也刚敲定,便赶紧来与你推心置腹地商议大事了。”

刘备听闻,心中不禁有些愧疚,赶忙拱手说道:“是备失言了,兄长为汉室大业操劳至此,备岂会怪罪。方才只是心系刘阳,一时情急,还望兄长和诸位海涵。既然兄长已有周全安排,备便放心了。接下来,备定当与兄长及诸位齐心协力,共讨曹操。只是不知,关于此次出征,具体的作战计划是怎样的?”

刘表见刘备不再纠结刘阳之事,心中稍安,便与蒯越、蔡瑁一同,将与袁绍商议的初步作战计划详细说与刘备听。众人围绕着行军路线、兵力调配、粮草运输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力求制定出一个严谨且可行的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刘备逐渐将心思从刘阳的安置上转移到即将到来的战事之中,他深知,这一战不仅关乎刘阳的未来,更关乎汉室的兴衰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