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先知的我,一路狂飙 > 第615章 我是为你好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健林有点无奈,扭头瞥了他一眼:“饶校长,你不要那么急,好歹咱们组织讨论一下攻关方向,有个大致的分工,我们光机所在化学领域也是很强的。再说了,以后光学公司的投资会计入运营成本,不是说谁想要就给批的。”

饶大强伸手拍了拍曹健林的大腿:“曹所长,没跟你们抢,我们先搜集资料、挖掘潜力、挑选精兵强将,大家都是一个目标嘛!”

饶大强心里算盘打的啪啪响:刚才陈元生说了,光学科技公司还要直接挖国外团队。

既然是国外科研团队,那必然是在这个领域有一定成绩的,不然弄一堆小白来干嘛?

到时候把工业大的人塞进去,哪怕打个下手,便可以直接一步到位的宣传:工业大科研团队在LEd研发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就像NbA板凳球员,虽然整个赛季我总共上场才五分钟,但冠军戒指你不能少了我的。

放眼全国,你再也找不到像陈元生这种不惜成本投资科研的老板了。

更重要的是,陈元生投资的科研项目,目标清晰,直奔实用领域,这是典型的产学研结合。

跟着陈老板的方向走,准没错!

…………

离开远盛实业,曹健林坐着饶大强的专车去工业大。

汽车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从车窗朝外面看去,到处是步履匆匆的行人和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

“唉!”

曹健林忍不住叹息一声:“从报纸和新闻上看青州,和实地观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好羡慕你们呐。”

饶大强笑了笑:“羡慕啥?元生不是说了嘛,要让所有参与项目的负责人,三年之内买得起御景国际的房子,一百多万呐,这笔钱拿的名正言顺,到时候你也搬过来呗。”

曹健林扭头看了一眼,摇头苦笑:“不说这事还好,说了我就头疼。小邓他媳妇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告诉别人他老公从曙光电子这边每月拿到的补贴有四千块钱,这下捅了马蜂窝。”

“同样的岗位,你比其他人多四百块钱,别人就能闹翻天,更何况多四千了,我的工资都没四千块。”

“当初选择赵教授和小邓他们过来,我也没想那么多,本意就是带他们来了解一下项目情况,谁想来了就投入工作,直接就立项了。”

“现在很多人就在质疑,你为啥选当初他们,我们哪儿比他差……”

“利益分配是最敏感的事,员工的工资比领导高几倍,你想他能好过的了?”

说白了,都是钱闹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实,工业大也有过这种事,当初陈元生捧李云溪的时候,风言风语那是爆炸性的,连饶大强本人也在私底下揣摩他们倒地是什么关系。

但后来就没事了,陈老板投入越来越多,大家心里清楚,想拿到项目资金你得巴结好李云溪或者李庆良,于是大家变的一个比一个和蔼可亲,善良大度。

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免俗的人不多呀!

饶大强干咳一声:“没事,这不公司已经开工了嘛,两三个月之内就把人调过来,这边开多少钱的工资,跟你们那边就没关系了。”

曹健林轻轻摇头:“你知道多少人想过来吗?这里面可是有我得罪不起的人。”

“你往陈老板身上推,反正他是私企老板,而且是绝对大股东,他说不要,那就真不能要。”

饶大强继续道:“还有,我提议弄个博士后工作站也是为你好啊,你想想陈老板不想要的人,你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往博士后工作站里塞了嘛,两者并不冲突。”

“有道理!”

曹健林眼前一亮:“这也是个办法。”

(博士后工作站跟企业属于并行关系,博士进站并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而是跟设站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确保政策补贴的申请和兑现。)

跟饶大强接触,曹健林总是担心自己被薅羊毛,但认真来讲,他的私心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工业大的发展,并不是自己要贪墨多少好处。

这种私心其实是公心,只不过被抽血的人有点不爽而已。

“行,不过申请博士后工作站这事,你是本地人,就多出把力,我那边全力配合。”

看到曹健林终于被自己说动,饶大强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更何况以他跟省领导的关系和科技公司的实力,申请博后工作站没什么难度。

现在高新区巴不得你们多整出点动静来,他们也要造势啊!

“老曹,你们那边在LEd领域有什么人才或优势项目吗,咱们待会回去碰碰,争取今天下午就先确定一批人选。”

曹健林有点惊讶:“咋地,我看你比元生还着急啊,你好歹等我回去开会研究一下,不然又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来。”

饶大强干笑一声,摇头道:“你跟小陈老板接触的少,不是很了解他的办事风格。我听说过一个小道消息,不保真啊!”

“元生旗下有很多公司,他让办公室整理各公司的最新动态信息,每条不得超过100字,也就是说必须精简的只剩下数据。”

“分公司经理汇报的材料,单项内容不能超过300字,也就是一页A4纸。”

“就拿我们学校的教授、老师申请曙光电子的项目来说,参与项目的人不写立项申请书,这种事让别人干,你把时间用在科研上。”

“你我都属于事业单位,我们出一份报告、文件、汇报材料,很多时候都要字斟句酌,不知道要改动多少次。”

“这大概就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区别吧。”

“我现在基本上摸清了小陈老板的脉搏,跟他合作,第一要素是效率,第二要素才是资金,你只要能给他提供最高效率的团队,资金就不是问题,甚至走点弯路,浪费点资金他都不在乎。”

“对工业大来说,这是建校以来从没有过的历史机遇,多少教授老师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拿项目,拿资金,嫉妒的眼红心跳。”

“我现在是巴不得他们能争取点项目,拿一笔资金,如此一来工业大的整体实力能极大的跨越一个台阶。”

“等工业大真出了领先世界水平的某项科研成果,那985的名头,上面还不得主动给我送来?”

“跟什么样的人合作,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这个小陈老板不但舍得花钱,极致精简的搞项目思路也很厉害,这是机会,我们不但可以利用他的资金锻炼自己的队伍,还能利用他的名义,堵住某些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