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6章,题目—黄昏

王平正要回答,却见一名太监匆匆进殿禀报:陛下,草原使臣已到宫门外!

萧靖远闻言,淡然一笑,对那官员道:莫急,咱们拭目以待!

这话意味深长,既是对王平的信任,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比试的期待。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殿外。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这一战不仅关乎国体,更关乎大宣的尊严。

三位大儒相视一笑,柳夫子轻抚长须,低声道:

今日之后,天下人当知我大宣文脉之盛。

王平整了整衣冠,目光坚定。

他知道,这一战,他代表的不仅是自己,更是整个大宣文坛的尊严。

殿外,脚步声由远及近。

草原使臣一行已然昂首踏入。

苏合走在首位,看着殿内的如此阵仗丝毫不怯场,他目光扫过殿内济济百官,最终在韩清瑶方向微微停顿,嘴角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随即竟旁若无人地转向王平,朗声笑道:

“王郎中,咱们又见面了。”

此等行径,无异于藐视天威!他入殿不先向高踞龙椅的陛下行礼,反倒先询问王平,顿时引得朝臣们面露愠色。

武将行列中,性格刚烈的程明虎更是按捺不住,从鼻腔里重重地迸出一声冷哼,如同闷雷滚过殿宇,毫不掩饰其不满之情。

王平立于原地,面色平静无波,对于苏合带着些许挑衅的招呼,他只是淡淡地回望过去,并未接话,那眼神深邃,让人看不出喜怒。

苏合见状,咧嘴一笑,抬手一拍自己额头,故作恍然与歉疚状,拖长了声音道:

“哎呀,瞧我这记性,竟是忘了规矩……”

说罢,这才不紧不慢地领着身后使臣,向端坐于上的宣帝行了草原之礼。

动作虽做了,但那姿态间,总少了几分应有的恭谨。

宣帝当然也不惯着他,过了好几息,才挥手应下。

行礼后,使臣队伍中,一位使臣凑近年长的使臣禄赞,压低声音,好奇询问:“大人,殿下与这王平竟是旧识?”

等行礼结束,在其身后,有草原使臣,在禄赞身旁好奇耳语道:

“大人,殿下认识这王平?”

年禄赞笑了笑,说道:“当时咱们在城门口见过一面,你莫不是忘了?”

“哦,原来如此....”

那使臣神色有些尴尬,打了个哈哈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便上前问道:

“第三场比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殿下可是准备好了吗?”

由于第三场的题目,是他们方才入殿时才转交的,因此殿内此时才开始布置安排。

此刻,殿内太监们正忙碌着布置案几、笔墨纸砚。

苏合对此浑不在意,竟直接撩起衣袍下摆,也不在乎什么礼仪。

面对大宣众臣或是鄙夷或是嘲笑,或是探究的神色毫不在意,直接席地而坐,

随即从怀中掏出一本边角微卷的诗册,旁若无人地翻阅起来,那份从容,甚至带着几分恣意,与殿内的庄严格格不入。

那使臣见状,不再打扰,转而将目光投向大殿另一侧的王平以及他身后的宣朝众臣。

另一边,大宣文武百官的脸上,则隐隐透出一股压抑不住的振奋与期待。

他们也是此刻才确切知晓,这第三场,草原方面选择的依然是诗文较量!

此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众人心中稍安。

若是比试些草原风俗、骑射技艺或是他们闻所未闻的蛮荒秘事,王平纵然有天纵之才,恐怕也难有胜算。

但比诗文,终究是落在了中原文化的根基之上,赢面自然大了几分。

然而,一想到对方是那个在楚国享有“百年诗才第一高”名号的苏合,这点刚刚升起的希望之火,又变得摇曳不定,仿佛随时会被寒风吹灭。

五局三胜,目前已两败零胜。

眼下这一场,若是输了就彻底输了,他们已无任何退路,不容有失!整个大宣的文脉颜面,乃至国威,似乎都压在了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之上。

若是输了,不敢想民间民意会沸腾到何等地步。

不少老臣下意识地捻着胡须,手心因紧张而微微汗湿,目光紧紧锁在场中,既期待又害怕,那种矛盾的心绪,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待殿内一切布置停当,一名首领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宣告比试正式开始。

苏合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合上手中的诗册,目光越过众人,精准地落在王平身上,嘴角那丝笑容愈发明显,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与一丝玩味。

“希望今天的比试,能有点意思……”

他低声自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近处几人的耳中,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此次诗文比试,自有严苛规则。

大殿中央,摆放着一只竹筒,内有数十根竹签,每根签子上都以工楷书写着不同的题目,或咏物,或抒怀,或写景,或寄情。抽到何种题目,双方便需以此为题,在一炷香内赋诗一首。

同类相较,高下立判,最为公允。

当然,文有所长,亦有所短。

为排除偶然,确保公平,此番比试需连续抽取三次题目,以三局两胜定最终输赢。

“这些草原使臣,倒也不算全然不通礼数,懂得些规矩。”

几位文官微微颔首,心下稍定。但目光转回场中时,那份刚刚落下的心又立刻提了起来。

所有的期待、不安、担忧,尽数化为聚焦在王平身上的灼热视线。

他,能扛住这千钧重担吗?

第一次抽签,依照约定由草原一方执行。

刹那间,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空气仿佛凝固,弥漫着一种近乎粘稠的紧张感。

文武百官,连同高座上的宣帝,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程明虎这等粗豪武将,也紧握了拳头,瞪大眼睛盯着那决定命运的一签。

草原使臣禄赞,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缓步上前。

他伸出手,指尖在竹筒中的签子上略一徘徊,随即沉稳地抽出一支。

他仔细查验了签子并无异常后,才将其示于众人。身旁小太监立刻高声唱喏:

“第一次比试题目——‘黄昏’!”

百官看到黄昏也不免讨论起来,若说好写也好写,毕竟这也是最常见的题目了,若说不好写也不好写,因为要想脱颖而出,可谓为难啊。

总是一句话,做出来很简单,想出彩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