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古代小村,种田养家成奶爸 > 第221章 李家的大女儿退学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1章 李家的大女儿退学了

见此情形,小月二人脸上有些无奈,于是继续走着去柳记布行。

布行里倒是人挺多的,挑布,买布,换样式,问询声不绝于耳。

柜台那边,老板柳如烟拨着算盘珠,噼噼啪啪地算着账,小月一下就找到了她。

“哎呀,这不是李夫人嘛!呵呵!”

说着,停下算盘,一下从柜台后扭了过来,吩咐着伙计来接替算账,自己则把小月迎到后堂。

小月被刘老板的热情弄得有些拘谨,刚想开口说自己不用去后堂,柳如烟已经吩咐店里的小梅上茶了:

“咋啦,夫人可真是健忘,前些日子不是在我这买了套孕装回去了嘛,呵呵呵,今儿想买些啥?”

如烟让小月坐下,一边说一边意味深长地瞅了瞅她的肚子。

“那我得多谢老板的孕装了,你看,才买回家就怀上了呢!”

说别的不行,可一旦提起肚子里的孩子,小月脸上的拘谨一扫而空,立即笑着回道。

可今儿自己不是来买东西的,布行生意又忙,小月不想耽误如烟的时间,在喝了口茶后就立即问起她,眼下哪些布料比较好卖。

如烟是生意人,一听就知道小月是来干什么的,于是点了几个时兴的布料,笑道:

“眼下天气渐暖,马上就要热起来了,夫人若是想挣些钱,可以织些夏布,我店里夏布需求可大了,到时候夫人可以送到我店里来卖!”

“真的啊,那……谢谢老板了。”

小月没想到如烟答应地这么爽快,很是欣喜。

坐了一会,小月带着唐月起身告辞。

只是望着二人从店门跨出去,一旁的小梅脸上有些不悦,嘟着嘴埋怨道:

“明明是个官夫人,放着福不享,非要织布来挣钱,别的店不挑,就挑咱们店,我看,就是想故意找茬!”

小梅的话让如烟脸上飘过一丝无语,于是点了点她的脑门:

“你个呆瓜,找茬直接带官差来不就行了。”

“我看,这一定是李大人的意思,别的店不挑,就挑我的店,估计也是想考察考察,到时候也和程老抠一样,发个匾额给我。”

“你看那边程老抠的饭庄,也不知给李大人下了什么迷魂药,就给他这样的嘉奖,生意好得我都羡慕……”

如烟和小梅说着,二人站在店门口望着不远处的程记饭庄,又看看小月她们离去的背影,双双点点头。

小月和唐月在集市走走逛逛,不觉间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了。

唐月看到路边饼铺上黄亮的烤饼,跟个孩子一样慢下了脚步……

“哈哈,饿了吧,我也饿了,咱们去吃碗面。”

小月不禁一笑,带着唐月在饼铺买了四张饼,然后在隔壁面馆外的桌子上坐下,要了两碗面。

面馆人来人往的,前脚店家刚收拾好饭桌,后脚就有人坐下要面,生意好得很。

“你慢些吃,待会还有面呢!”

唐月坐在小月对面,看着其他人大口吃面,酣畅淋漓的,她等不及面了,埋头把手中的饼子咬了好几口。

不到一会,面上来了。

二人捏起筷子挑了挑面,把佐料拌匀,

小月才把跟前的辣酱罐子提起,挖了一勺,在挖第二勺时,却见王念念也在自己边上的板凳坐了下来。

“弟妹这胃口不错嘛,我也吃一碗。呵呵。”

王念念笑着说道,随后摆手让店家也来一碗。

“这家店味道不错,我老来吃了,他家汤底是祖传的手艺,好得很呢!”

“不过……”

王念念抽了双筷子说着,在看向小月碗里的辣酱时,不禁脸上不禁有些疑惑。

都说酸儿辣女,孕妇喜欢吃酸的和吃辣的是两回事,在家里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吃些,在外头的话,装也要装出喜酸的……

“王……姐姐误会了,黄大夫说我胃口稍差,要适食些辣的来下饭……我也就吃这两勺呢!”

小月看出了王念念的疑惑,把跟前的辣酱罐子推了推,示意自己不再加了。

“呵呵,这有啥!我看李大年不是那种重男轻女之人,再说,你又不是只生这一胎!”

念念心里感激之前小月娘的求情之举,要不是她向知府大人说些软话,自己丈夫程方还不知道要受怎样的责罚呢。

于是,王念念在面上来后,又向店家要了两碟凉菜和一碟卤肉,给了店家一个眼神,表示这顿饭记在她这边。

店家自是知道王念念的身份,笑呵呵地点头。

三人吃完饭,王念念带着小月和唐月又回到了柳记布行,自掏腰包,订了好几件夏衣。

“弟妹,你看可够了,大年那边要不要再订两双靴子……”

“够了够了的,姐姐太破费了,我……”

小月有些不好意思了,家里每人都订了一套夏衣,用的还是上好的料子。

“这有啥,都是应该的。今儿大年把程方给喊去安顿移民了,作为义姐,我做几件衣裳没事的。”

“还有你,得是要把自己捯饬一下了,大年现在是有头脸的,你穿得得体,他脸上也有光不是?”

听着念念的话,小月抿嘴点头。

订好衣服后,小月要带着唐月回家了,王念念亲自给安排了辆马车送她们。

到家后,小月看了看天上的日头,觉得大年在外头肯定吃不好饭,于是决定蒸些馍馍给大年送去。

取面,和面,添柴,烧水,上蒸笼。

蒸馍对于一个农家妇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活儿了。

就在家里汤圆在狗窝里打了个哈欠,朝着厨房门边上闻了闻,馍已经香了。

小月看着蒸好的馍馍,嘴角微扬,刚擦擦手解下围裙,就看到家里的大丫一声不响的低头钻进屋里。

“这孩子,今儿是咋了?”

小月有些郁闷,以往大丫回家,老远就能听到她的声音,今天怕是遇到事情了?

进了屋,看到大丫坐在小凳上有些落寞,小月上前问起咋了。

“娘……”

见娘亲来了,大丫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来,然后从身旁的书箱里拿出一个凭证:

“娘……夫子说……说我能结业了,嘿嘿,以后……以后就不用去书院了!”

“啊?”

小月也是惊了一下,心里想着哪有一年多就结业的,这夫子,到底在做什么……

看着大丫脸上有些勉强的笑,小月知道,孩子是有点伤心难过的。

“娘,我……我比其他人提前结业了呢,夫子说,我学得快,识字识得多……然后……”

大丫说着说着,眼睛忽然就红了,泪水在眼眶打转,委屈的哭出了声。

小月见了,忙帮她擦擦泪,嘴里安慰着不哭不哭了。

“好孩子,不哭了啊,你学得快,这是好事,娘在这呢!”

小月知道孩子因为不能去书院难受,这要是换了自己,怕也是要哭出来。

“我才不难受呢,不去书院,还省下学费了呢!”

“好了好了,不难受,不难受。”

小月继续安慰大丫,随后把她牵起,让她陪自己去给大年送饭。

“你爹估计这会都还没吃上饭,咱们把饭给他送过去,娘再给你买几条好看的发带!”

小月一边收拾馍,一边与大丫说着。

大丫抽泣几声,看向娘亲,然后点点头。

村口刚好有驴车,娘俩就搭上驴车赶路。

等到了县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大年这会已经从望安村忙完,正在衙门门口与几名捕快安排着事情。

“大年。”

“爹爹!”

大丫从驴车上跳下,而后慢慢把小月从车上搀扶下来,大年身边的几名捕快也忙上前行礼。

“哈哈,我这边忙得差不多了,马上就准备回去,你们累着了吧!”

大年心疼妻女赶路送饭,上前接过装着饭菜的包袱。

只是大年才打开包袱,看到大丫眼睛红红的,不禁打趣道:

“咋了这是,哭鼻子了?”

“才……才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