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伸手把丫头揽到身边,捏了捏她的脸蛋。

大丫感受到一阵安全感,低着头,满腹的委屈是涌上心头,抹了抹眼睛,差点就又哭出声了。

趁着太阳尚未落山,大年一边在驴车上啃着馍,一边回家。

夜幕降临,

小月娘和二丫去了宁安寺斋戒祈福,所以新屋那边,只留下小月,大丫还有唐月休息。

安顿好孩子,小月端了茶水来到老屋,随后与说了大丫被书院退学的事情,大年听后很是气愤。

“怎么就被退学了?是犯了错还是啥?哼……就算是皇帝的师傅也不能不讲个青红皂白吧!”

大年越说越急,想着明儿天一亮就带着大丫去桃山问问。

小月眼睛一紧,把屋门关上,又把窗户给关严实了,一边摁紧插销,一边与大年说道:

“你小点声,大丫头今天回来哭得可伤心了。”

“人夫子要收谁就收谁,你还能强求不成……我看,要不就让大丫头跟着我学点手艺。”

说完,小月让大年坐下消消气,而后说起今天大丫头在织机那边左看看右瞧瞧,还上手弄了几下,看样子很是感兴趣呢。

“嗯……行吧,不过有机会我还是得去问问,这样不明不白的,让人看见笑话。”

“听你的!”

隔天,大年没有出门了,他把安顿移民的事儿都交给了程方,自己则带着一队人,打算今天去规划水稻试验基地的事儿。

大丫心情不好,小月领着她在织机边上学学。

一会儿,家里的麻团没有了,织机停了下来。

所谓麻团,就是苎麻纤维加工而成的,一种织布时所用的线团。

苎麻,又称中国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最早利用的纤维作物之一,多用于织造夏布。

“走,娘带你去集市转转吧,多买些麻团还有棉团,买回来娘教你织布,回头给你们几个做身衣服!”

“真的啊?”

大丫很是开心,忙收拾好与娘亲出发。

娘俩坐着驴车不紧不慢地赶往集市,到了之前买棉被的作坊。

此时棉被作坊边上很多人,排着队,叽叽喳喳的,不知在干什么。

小月牵着大丫头,扶着腰,跟在队伍后头,扭头,问起一旁的大婶。

“唉,还能有啥,现在很多棉花都在王家手里头,掐着不卖呢,这不,也就老赵这里还有些棉团能买了!”

“哦哦……”

小月听了,若有所思。

她不知道的是,之前王娇娇找大年要了武安境内的棉花采购权限,几乎垄断了全县的棉花,这下很多人想买些棉团回去纺线都是难事了。

“好啦好啦,大家别挤啦,每人只能买六卷,多了就不卖啦!乡亲们谅解!”

棉被作坊的赵老板与儿子一起把棉团给搬了出来,一边招呼着大家排队,一边说着。

“那怎么行啊,老赵,就只能买六个吗?回头你可还去进棉花啦?”

“眼下就这么多货啦,等过两天,我再去棉商那边看看!”

“行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知道赵老板也是照顾着街坊邻居,也就不再追问了。

小月也是,得知可以买六卷棉团时,扭头看向大丫头,大丫头嘟嘟嘴,无奈耸耸肩。

“也罢,有棉团总比没有好,你说是吧……哎呦!谁呀!”

小月正和大丫头说着话,一旁不知是谁挤到了前面,把小月的撞了一下。

大丫扭头一看,是个体态丰腴,衣着华丽的女子刚刚挤过去了!

“岂有此理,撞了我娘,连句道歉都没!”

大丫头因为退学的事儿,心情本来就不好,遇到这事就像火星子蹦到了火药桶里,人瞬间炸了,上去就扯住那女子的衣角。

女子被拽了一下,她身边的侍女忙松开大丫的手,责问道:

“谁家孩子这么骄横,不就是碰了一下吗?想讹钱是吧……”

侍女声音很大, 惹得一众人纷纷扭头看了过来。

“这是……越州来的?”

“看衣服确实是的,看着打扮,该不会是宁家的吧……”

“宁家!是做锦绣那家吗?他们怎么也来了……”

“别说了,好多富商都来了嘞!”

“哎,人家有车嘛!”

大丫听着周围人的话,大概也明白了眼前这俩人的身份。

都说广亭县的百姓提前到了,岂不知都是些富贵人家顺着官道赶车来的罢了,为的就是在武安提前落脚,找好地方安家落户。

“好了,珠儿,看看那娘子要什么,给她,宁家还不至于怕讹。”

“是,小姐!”

大丫眼前的主仆二人果然是宁家的,大小姐宁萱,侍女珠儿。

只见那珠儿一边翻荷包,一边走了过来。

还没等大丫说话呢,小月一把推开走过来的珠儿,眼睛直勾勾盯着宁萱。

刚刚那一撞着实让自己心惊了一下,伤了其他地方还好,若是伤了腹中胎儿,那可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大家都在好生排队买棉,你这火急火燎地插队,撞了我,还没句好话,谁要讹你?”

“哦?不是讹人?你这娘子,我是看你有孕在身,方才给些银两与你赔偿罢了,你还想怎地?”

“你说呢?”

二人互不相让。

眼看僵持不下,刚刚大婶认出了小月是巡检司李大人的夫人,忙上来劝说宁萱:

“好了好了,宁小姐,说句软和话,这事不就过去了嘛,这位娘子是巡……”

没等大婶把话说完,宁萱横了她一眼,然后看向小月和排队众人,冷笑道:

“呵呵,不就是几个棉团,至于么,你们不用排队了,我都包了!”

说完,上前扯过侍女珠儿手中的荷包,径直走到作坊前的摊位,把荷包扔到了摊位上:

“店家,这有些散碎银两,你这摊位上的东西我都买了。”

这个时候,店家老赵一边拍着身上黏住的棉花絮,一边看向小月娘俩。

方才争吵的时候他就认出了小月,想着在官家人面前要干净一些,拍了许久身上的棉絮。

“哎呀,买官客气了,这些棉团值不了这么多钱,小店若卖了,恐有哄抬物价之嫌,您看……”

赵老板看了看荷包,一边与宁萱说着,一边很识趣地看向小月娘俩。

随后,赵老板没等宁萱回话,到小月面前作揖道:

“李夫人安康,这宁小姐也是耍性子,要不……”

“老板别怕,她出多少钱,我出双倍!不过这账嘛……我让我家相公来结!”

“哎呦,李夫人,不至于不至于……”

摊位前的宁萱听到小月说这话,眉头一怒,刚走下面前的台阶呢,就听到人群外有人大声呵斥:

“谁又在哄抬物价!”

巡检司的赵虎带着衙役,在几个人带领下挤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