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见了,又是夹了一块肉,沾点酱,给二丫喂了一块。
二丫满足的嚼完咂咂嘴。
大年这会也从厨房出了来,说着已经给她俩留了一点。
“这会还早,等会吃完别急着睡。”
郑屠户卤肉给的还有些,大年预备做些卤肉饭。
大年让大丫把二丫带到厨房来:
“你娘最近害口厉害,馋着呢,外面那碗给她吃,我另外再给你们做!”
大丫点点头,牵起小月身边的二丫,劝道:
“你不是一直要个弟弟吗,你看娘吃肉,就等于弟弟吃肉,你想抢弟弟肉吃吗?”
二丫听了一愣一愣的,嘴里说着不抢不抢,随后乐滋滋地与大丫到了厨房。
这会大年已经煮上饭了。
一旁的菜锅旁备了些葱头,姜蒜,还有卤肉。
大年先炒葱头,再放入卤肉,加姜蒜翻炒,点上少许酱油,加水焖。
待到差不多了,再从一旁的小蒸笼里取出熟鸡蛋,与卤肉一起翻炒。
焖到汤汁浓郁,蛋也上了色,就能出锅了。
焯几根青菜,再盛一碗米饭,加上卤肉和蛋。
香喷喷的卤肉饭就好了。
“不急不急,等外婆还有月月和二狗回来了一起吃。”
大年一边盛饭,一边与大丫二丫说着。
汤圆闻着香味也从狗屋跑了出来,尾巴摇得像个风车,先在厨房门口伸个懒腰,而后往里探着狗头。
二丫挥着小拳头,追着汤圆跑开,汤圆忙尾巴一夹,在院子里绕着圈。
一人一狗追闹间,小月娘和唐月二狗回来了。
汤圆仿佛看到救星一般,窜到小月娘脚边。
“好啦,别闹了!”
小月娘把手中包袱递给唐月,扭头让二丫别追了,再闹汤圆该躲你了。
她还想回屋歇会呢,二丫牵着她的手,使劲往厨房拉,嚷着要吃肉饭了。
小月娘拗不过她,笑着在桌边坐了下来,也把她给抱上了凳子。
大年见人齐了,把卤肉饭盛好都端上桌。
一家人围坐一桌,扒着饭粒,满嘴油光。
眼下没什么事儿,水稻的话,二狗已经按照大年的吩咐种上了,剩下就等春秧苗发棵。
吃完饭后,李家小院各自沉沉睡去。
几日后的大上午。
大年从县衙回家,因是出门早,又急着赶回来,在吴老二摊子上吃的东西早就消化了,这会小月娘端出面条给大年。
面已经坨了,但大年顾不上这个,拿筷子挑开,大口吸溜着。
“怎么样了,天还没亮,衙役就来喊你,那迁过来的百姓没给衙门带来多大麻烦吧……”
越州广亭的百姓迁入武安已经越来越多,昨日不知怎的,忽然来了上百号人,衙门里的人手根本不够用,只得临时抽调大年去协助安置。
大年的巡检司人手也不足,无奈,只能调用军营里的兵士。
“没多大事儿,我跟王大人已经调了五百兵士过去维护了,可我总觉得不妥,调军队过去,刀剑无眼,万一伤了人可咋办。”
大年三口两口吃完面条,仰脖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放下碗便站起身,眉头紧锁。
大年本想在家好好照顾小月,等到孩子平安降生,再去忙其他的事儿。
可这想法一出来,小月娘不悦了,让大年以衙门里的事为主,她身子尚好,有唐月还有二狗帮忙做些家务,断不会出什么差错。
“你尽管去忙,家里我会照顾好丫头的。”
大年闻言噗嗤一笑:
“娘,小月都多大了,你还喊她丫头。”
“咋了,她再大也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喊到多大都行!”
“行,我说不过您,那我先走了,等会小月回来你同她说声,我晚上回来。”
大年说着,回里屋换身衣服。
汤圆也跟着进了去,见大年在换鞋,它在一旁窜来窜去的。
大年把鞋穿好好,拍了拍汤圆的脑袋:
“还不快出去,等会厨房里的那位要喊你了!”
话未落音,就听到小月娘在厨房门口喊着。
“这狗是不是又进里屋去了!”
汤圆听到声音,耳朵一折,灰溜溜地从屋里窜出,尾巴夹得紧紧的,蹲在门口不敢动。
待到大年出来,它才假装送送,趁机溜到院门外。
大年搭上去往集市的驴车,驴蹄哒哒。
今儿是王朝当值,他赶着驴车,一边与大年说着衙门里刚发的文书。
“那个杨长风,王大人让他写好回禀文书就打发他回去了,他的罪,由那个倒霉随从顶替了。处流刑。”
“不过那个宁家好像不肯罢休,听县衙几个人说着,宁家那个老夫人这几日都来,说是把那个贼人交出来,由宁家处置。王大人不允,说是案子已经结了,不许再动用私刑。”
王朝一边说,一边甩鞭一响,驴车颠簸着往前走,大年没说什么,只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驴车到了集市,大年到了县衙,听回来接班的衙役说,广亭县迁来的百姓都聚集到望安村了,人很多,需得尽快安置妥当。
大年不敢耽搁,忙赶到望安村。
都说穷家富路,那得有钱才能走得踏实,可这些迁来的百姓,箱底比脸还干净,哪有半分余财。
官府分发的路费不过数十文,勉强裹腹而已,他们扶老携幼,步履蹒跚地靠近望安村,眼神里满是疲惫与茫然。
大年到了后心里一紧,这景象与去年逃难来的灾民何其相似。
此时负责统兵的周校尉屁颠颠跑到大年跟前,擦着汗,脸上急切地问道:
“李大人,这可咋办,这么多人,手底下的兵有没带家伙,要是民变了可咋办!”
民变?那岂不是造反?
大年忙止住周校尉的话:“不要胡说!”
周校尉一愣,眼睛睁得老大,也是想到刚刚的话实在不妥。
大年看着跟前的校尉,四五十上下,长得不高,但身子看着挺结实的,圆脸上留着络腮胡,身上还穿着甲胄,难怪走几步路就出汗来。
“先安顿下来吧,我回去再想想办法。”
“怎么安顿?”
大年沉思了一会,又是看了周校尉一眼,灵光一闪:
“去军中,调五百顶帐篷来,还有被褥,对了,再拨一部分军粮,先让他们吃饱。”
周校尉又是一愣:
“大人,你这是要挪用军资啊,那可得……”
按大梁律,军资不得擅动。
二人对视一会,周不知何故,扭头看了看百姓,一咬牙一跺脚:
“行,我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