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714章 五年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惊才绝艳,有经天纬地之能,列祖列宗将你赐给朕,朕若不能知人善任,将来有何颜面去见他们?”崇祯皇帝又道。

他的语调不高,大殿里除了王承恩外也没其他人。

但张世康仍旧没吭气儿,这种话他听太多了,谦虚的话反而显得虚伪,更何况他还没吃饱。

吃了两块榴莲后,觉着有些腻歪,他掰下一瓣来递给崇祯老哥,奈何崇祯皇帝摆摆手拒绝,甚至脸上还带着嫌弃。

他不喜欢这玩意儿,臭了吧唧的。

张世康也不在意,把那块榴莲又放回桌子,继续攻略桌子上的其他美食。

该说不说,自打朝廷经济状况好了之后,在张世康的一再劝谏下,大明皇帝的饮食已经得到了质的飞跃。

六菜两汤,牛肉、豚肉、鱼肉、鸡肉都有,而且味道绝佳。

对于堂堂大明天子而言,排场自然比不了螨某清,但也绝对够吃了。

崇祯皇帝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胃口,他仍旧没动筷子,而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这几年,你确实辛苦了。

如今百废待兴,各项改制也在继续进行,若按常理,朕确实应该遵循承诺。”

说这话时,崇祯皇帝表情充满失落,王承恩刚把酒倒上,崇祯皇帝便再次端起酒盅一饮而尽。

“可是无忌呀,你知道吗?

大明有超过一万万百姓,大明疆域辽阔,单是军队便有一百多万。

改制、国防、民生,各地的琐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常如乱麻。

朕十七岁登基时,心高气傲,觉得治大国若烹小鲜。

宋之国士言,半部论语可治天下,朕当时也是这般心思。

可是后来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任何一条国策的施行都困难重重,百官反对,士绅反对。

即使是所有人都不反对,但施行起来仍旧是虎头蛇尾,到了民间变了味道。

朕方知,儒家经典,是给人看的。

也只是给人看的。”

几杯酒下肚,崇祯皇帝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他声调不高,像是在回顾,也像是在倾诉。

大明朝的天子,称孤道寡不至于,能说体己话的人也不少,诸如王承恩、方正化等人,都是很好的倾听者。

但他们也只是倾听者,这些家奴很忠诚,可万事却只会遵命行事,与之聊天无甚趣味。

而张世康却不一样,他不爽了会直接说,甚至敢当着他面生气发火。

这虽然在外人看来有些大逆不道,但崇祯皇帝早已习惯,并觉得这才是真性情。

他一度很怀念前两年的那次御驾亲征,那时候朝廷还很困顿。

张世康说,要拉着他跟前线的将士一块为爱发电。

他与张世康同吃同住,与将士们谈笑风生,晚上睡不着,他便把这小子叫醒,让他陪着自己聊天。

聊大明局势,聊国计民生,什么都聊。

张世康时常胡言乱语,甚至指着头顶的星星,说什么那些星星大部分都跟太阳一样,还说什么他们其实是飘在空中之类的傻话。

崇祯皇帝读过很多书,也是从那时候起,崇祯皇帝才知道书中所言的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体验。

是的,至少对于他而言,在十七岁之前,他没有朋友。

在十七岁之后,就更没有了。

他本以为,以后他与无忌必然会是亘古未有之君臣佳话,本以为无忌会一直帮他,直到二人皆垂垂老矣。

可这才几年,这小子便频频打退堂鼓,甚至不惜要挟也要辞去官职。

每每想起此事,崇祯皇帝便如同心里压着什么东西。

“朕之德行,比下有余,比上不足。

朕临朝,处理政务尚可,然却少有战略之远见。

守成尚不能使百姓安寝,即使拼尽全力,也顶多是维持现状,国家太大了,一件小事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朕之所以不肯同意你辞官,便是为此。

朕虽庸碌,然万民无咎。

朕坐在这个位子上,就一定要为万民开盛世,即使会让你觉得辛苦。”

大殿里异常安静,只余张世康吃东西的吧唧声,以及崇祯皇帝略显低沉的说话声。

他不想让张世康因为辞官的事心里憋闷,他有他的苦衷,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倘若他为了让张世康活的舒坦,而因此放弃本可以让万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机会,那他便是昏君。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旧会这么做。

张世康终于吃的差不多了,他擦了擦嘴,端起酒盅与崇祯皇帝碰了一下。

“陛下何必这么煽情,搞得臣像个渣男。”

说罢,张世康喝了一口酒,蒸馏酒很烈,喝的他龇牙咧嘴的。

“臣又不傻,当然知道陛下的难处。

况且,陛下是不是想太多了?

且不言这兵权的事,臣也没说彻底不管呀。

就是这几年太过忙乱了想休息一阵儿,陛下的性子太急躁了。

臣生于斯,长于斯,臣的家里世受国恩三百载,与陛下荣辱与共,陛下这话说的,好像臣要跑路似的。

臣能跑哪儿去?”

张世康从王承恩手里夺过酒壶,给崇祯老哥和自己都倒了一杯。

崇祯皇帝闻言脸上略有些惊讶。

“你常跟靖虏侯他们说,要去海外,要去欧罗巴、亚墨利加的。”

早些年曾有外藩人进献了万国全图,崇祯皇帝大概知道欧罗巴和亚墨利加的位置。

距离大明万里之遥,尤其是南北亚墨利加,还要远渡重洋,据说去一趟就得一年之久。

“嗐!陛下说这个呀,臣确实想去,而且也肯定要去。

不过臣也没说去了就不回来了呀,那地方再好,也不可能比得上咱大明。

咱汉人都讲究个落叶归根,臣怎么可能在外藩定居?”

听了这话,崇祯皇帝脸上立马露出笑意来。

张世康性惫懒喜玩耍,又经常念叨着出海出海,崇祯皇帝当然不怕张世康暂时辞去官职,他就怕这小子一出去就没了影。

“那就好,那就好。”

崇祯皇帝微笑着不断念叨。

“其实吧,陛下这两年已经很厉害了,您身为天子,怎能如此妄自菲薄。

臣还是那句话,天下之大,国事之繁,但唯独两点最重要,只要抓好了这两点,天就塌不了。

其一军权,其二民心,只要这两个不出问题,便无人敢造次,则万事可期。”

张世康与崇祯皇帝又碰了一杯,琢磨了一下后继续道:

“至于陛下所虑,臣琢磨了一下,无非就是长远目标的问题。”

世上之人性格迥异、天赋也不同,有的人擅长执行,只要定下合理目标,可以做的很好。

但对于目标的确立,未来的规划,却是短板。

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论远见卓识,张世康敢说第二,这天下,还没人敢说第一。

停顿了一下,张世康继续道:

“这个好办,抽空陛下将阁臣召集过来,咱们一块议一议,定个五年计划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