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456章 颖川陈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坞主!”

坞堡守卫打开了院门。

陈康进了大屋。

“探子都回来了没?”

“就回来一个。”

“山越往哪边去?”

“这小子,出去个把月,一碰上山越就跑回来了,啥也没见着!”

“怎么处置?”

“押在监里,听候坞主发落。”

“放出来先,我要问话。”

“喏!”

跟守卫说完话,陈康往盖着虎皮的大座上一躺。

“欸!”

他实在不喜欢待在山沟里。

父亲陈达任丞相掾佐,太子洗马。

常年在建康就职。

长城县令这种小官,只能让儿子代劳。

如果是住在城里也还好。

偏偏要住在这山沟里。

因父亲陈达擅风水堪舆。

认为此地龙气汇聚,二百年必有王者兴!

从此颖川陈氏就迁到了吴兴郡长城县。

塞北长城,防御胡虏。

江南长城,抵挡山越。

也许是县名叫长城的缘故。

这里年年入冬开春,都要防备山越劫掠。

坞堡修得也高大。

门楼更是比县城高两尺。

仓里的存粮,够吃上数年。

可他就是不喜欢这里。

尤其是冬天。

这深山里的冬日最是难熬,风如刀割面皮,雪粒如砂石扑打眼帘,连呼吸都能带出冰碴。

想出门走走,稍不注意枯藤缠住脚踝,倒像是山鬼的指爪,要将人拖入那阴森的岩缝里去。

朔风卷起枯叶,在山径上发出簌簌的哀鸣。

枝桠间的积雪簌簌坠落,砸在肩头便似冰锥刺骨。

溪水早冻成青灰色的冰棱,倒映着枯枝败叶。

昨夜睡前听见狼嚎在山坳里回荡,那声音像把锈锯,将魂魄锯作两半。

今晨见着雪地上那些零星爪印,更觉脊背发凉。

弄点吃食,不是冻得硬如磐石的松脂,就是浸透了雪水的柴火。

好不容易点着火星,又被山风卷着飘散。

肚肠饿得打结,飘在锅里的是硬如铁石的山珍。

想喝口热汤,都要等上半日。

不光是苦寒和野兽。

还有那些四处劫掠的山越。

山越的衣甲、刀剑、箭簇,都浸透了乡民的血。

那些用兽筋缠就的箭囊里,总插着几支淬过毒的竹箭——去年秋收时,有人被这种箭射中脖颈,不到半炷香功夫,伤口就泛起青黑。

他们的草鞋踩过田埂时,总会留下带刺的藤蔓种子。

这些种子落在泥里,来年开春就会缠住耕牛的蹄子,去年老黄牛就是这样摔断了腿,牛贩子说这畜生至少值三石米,如今却只能宰了腌肉,还因皮肉溃烂卖不上价。

最可恨的是那面人皮鼓。

每当暮色四合,鼓点就像山魈的心跳,从林子里渗出来。

鼓声起时,妇人们要慌忙把孩童藏进地窖,男人们得整夜守在墙上。

上月十五,鼓声刚响三声,东边就被火把照得通明,那些山越崽子居然用浸了油的麻绳捆住门闩,若不是自己拼死砍断绳索,整个邬堡都要被火烤焦。

借着大火,山越烧火做饭,烟气里混着人肉的焦香。

他们吃人时还要敲着铜盆唱曲,那调子像野猫发情时的嚎叫,听得人后槽牙发酸。

更可怖的是他们留下的骨殖,摆成诡异的形状。

他们的身上总绑着人骨制成的饰品,就是过了一个月,还能闻见一股腥臭气,

最令人作呕的是身上的刺青。

每个山越脖子上都挂着刻着族徽的铜牌,那些纹路像蜈蚣在爬。

“此地山川秀丽,龙气汇聚,乃王者之地!”

一想起来父亲称赞,陈泰就气得不行。

王者?山大王罢了!

“邬主,小的来了!”

“欸!”

陈泰摸着虎皮,起了身。

颍川陈氏,自汉以来。

以儒学和德行名重天下。

先祖皆是品德高雅、名着四海的名士。

怎么到了自己这辈,就成了啸聚山林的山大王?

“不要自称小的,可称小民、小人,就是俺也行!”

“小的明白!”

“欸!”

陈泰向后一靠,闭上了眼。

“山越都往哪里去了?”

“小,小人,见他们往北去了!”

往北,那便事不关己。

“下去,以后可要尽心办事。”

“小人,还有消息,说与邬主听。”

陈泰一听有了兴趣,直起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