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霸道总裁爱上穷女生 > 第369章 砚珩同辉,诗脉相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9章 砚珩同辉,诗脉相传

安第斯山脉的观测台突然收到段加密视频,画面里两个穿着高中校服的少年少女正对着镜头挥手。林宇握着光伏笔的手突然顿住,金属板上 “心诗同频,宇宙共舞” 的最后一笔弯成个温柔的弧度 —— 视频里的林苏砚正用指尖敲着桌面,节奏恰好是《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的前奏,妹妹林苏珩则举着本笔记本,封面上用荧光笔写着 “高三生的宇宙答案”。

“爸,您藏得够深啊。” 砚砚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反射着教室的光伏灯,“全班都在背您那首‘天道何曾有定规’,谁能想到作者是我家冰箱里囤着速冻饺子的老头。” 他突然转身指向黑板,上面贴着张打印的星轨图,“地理老师说这是新星系的诗影轨迹,我和珩珩发现,它的经纬度坐标倒过来,就是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

珩珩突然抢过镜头,马尾辫上的光伏发绳闪着蓝光:“上周模拟考作文题是‘人生的标准答案’,我写了‘就像爸的诗里说的,风从不按航线吹拂’,阅卷老师给了满分,还在评语里画了朵向日葵。” 她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片安第斯山脉的向日葵花瓣,是去年暑假林宇偷偷夹进去的,“花瓣上的光轨纹路,和我们班光伏黑板报的‘每个选项都通向不同的黎明’完全重合。”

浙江老乡的儿子举着 “亲子声纹对比仪” 闯进来时,林宇正反复播放视频里砚砚敲桌面的声音。仪器屏幕上,父子俩的声纹图谱在 “不必强寻书中解” 处完美重叠,像两条汇入同条星河的溪流。“您看砚砚的声纹尾音,” 年轻人放大图谱,“和您写《无题?人生无定解》时的录音一模一样,连颤抖的频率都分毫不差。” 他突然调出珩珩的声纹,小姑娘念 “心随明月天涯去” 的波形,竟与苏瑶在 “星轨图书馆” 的声纹形成对称,“这就是血脉里的诗性吧,不用教就会和父母的旋律共振。”

苏瑶收到林宇发来的视频时,柏柏尔族女孩的多肉植物森林正开出成对的花朵。她指着其中朵花瓣上的 “砚” 字纹路,对孩子们说:“这是哥哥在写诗呢。” 又指向旁边朵带着 “珩” 字的花,“这是妹妹在给哥哥的诗画插画。” 孩子们突然发现,两朵花的根系在土壤里缠绕成 “林苏” 两个字,绒毛组成的光轨则是 “宇宙的答案藏在家人的心跳里”。

阿拉伯老人的孙子在 “声音博物馆” 的 “亲子诗展” 里,特意为林宇一家留了块展区。展柜里并排放着三件展品:砚砚用光伏墨写的 “刷题时听见星轨在哼歌”,字迹沉稳如远山,笔画间的光粒组成新星系的轮廓;珩珩用玉石粉末拼的 “错题本里长出向日葵”,珩字形状的玉饰嵌在中央,反射的光带与 “声音种子库” 的红土光轨相连;还有林宇当年在迪拜仓库写废的商务笔记,纸页边缘竟有孩童用铅笔涂鸦的向日葵,与现在珩珩笔记本上的图案如出一辙。

“您看这组声纹对比,” 青年给林宇发去分析图,砚砚解物理题时的笔尖摩擦声,与林宇刻诗时的光伏笔振动频率相同;珩珩唱《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的跑调尾音,和苏瑶当年教孩子们唱歌的声纹重合,“就像您的诗里说的,‘浓淡干湿都是独有的落款’,家人的轨迹从来都是相互呼应的。”

林宇站在观测台的全息屏前,将儿女的视频与全球心脏图案叠加。砚砚敲桌面的节奏让新星系的光带长出 “砚” 字分支,珩珩的笑声则让光带开出玉饰形状的花。印第安酋长突然指着图腾上的新刻痕:“我们的图腾记得所有血脉的声音,你听,这是哥哥在给星星讲题,那是妹妹在给宇宙唱歌。”

夜幕降临时,砚砚和珩珩所在的高中突然亮起 “心诗光轨”。全校高三生的笔记本拼成 “人生是旷野” 的字样,光伏黑板上自动浮现出林宇刚写的诗句:“砚台盛得下星轨,玉珩听得懂风吟”。林宇收到苏瑶发来的照片,两个孩子正站在光轨中央,砚砚的手搭在珩珩肩上,他们的影子在地面上与新星系的诗影轨迹连成一片,像句未完的诗,等着用青春续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