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123章 潜伏之路(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隐秘战线的潜伏与谋势,跟其他形式的都不一样,它需要极致的耐心与智慧,还有对时局的洞察,但凡在这期间敢有任何纰漏,不止自身会遇到威胁,甚至会连累到别人,而这稍有不慎下,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破坏整个布局。

贾诩经历的太多了,这其中就有生死攸关的抉择与考验,如果不能谨慎的对待每件事与对应的人,那他就不会有今日了,更不会深度参与到曹昂的谋划之中。

之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庞统、司马懿、法正、张松等人,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

这是无声的敲打。

在益州这盘大棋中,任何人都可以出错,唯独他们是不能出错的,毕竟他们是渗透在刘璋、赵韪、庞羲身边的。

后续有很多机密要事,是需要经他们之手,来向上向下传递的。

如果事情在他们手里出现差池,就破坏了益州的这盘大棋。

随着时间的推移,益州这盘大棋啊,早已不像先前那样了,而是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别的不说,单单是益州治下的财富及人口,必须要在后续的实际往来中,源源不断地朝荆州这边倾斜才行。

没有这个倾斜,既定的谋划部署怎样运转?

故而一个乱而不破的益州,方是对征东将军府,对曹氏最为有利的。

而在上述几人中,最叫贾诩不放心的,非张松莫属。

因为其特殊的经历与处境,使得其内心是最为急躁的,是想通过一些表现,以获取到来自曹昂的更大认可与信任,然而这种急躁,恰恰是最容易引发失误的根源。

张松的急躁,若不加引导,恐成隐患。

故而在给法正的锦囊中,其中有一项就是与张松有关的,毕竟能让张松信任的,法正绝对是排在很靠前的位置。

当然了。

贾诩不是没有考虑过,是否要将张松给替换掉,可在刘璋麾下之中,似除了张松以外,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毕竟其所在张氏的底蕴在那儿摆着的。

这世上没有两全其美之事,真要是什么好处都能占了,那么天下大势就不会是今下这样了。

“这个刘子扬,某果真没有看错啊。”

征东将军府,内院书房。

曹昂爽朗的笑声响起,叫曹冲、曹震、曹演几人露出各异神色,近来襄阳风波不断,这期间发生的太多,以至于他们对待一些人与事,反倒是看的不太明白了。

“大兄,什么事叫您如此高兴?”

在看了眼曹震几人,曹冲故露疑惑道。

“荆豫徐扬四州水利整饬及建设大计,你们知晓吧?”曹昂将公文放下,笑着看向几人道。

“怎会不知。”

曹震一听这话,立时就道:“此计不是遭到很多人反对?尽管此计前景不错,可要耗费的钱粮实在太多,关键是还要很多的劳壮参与,这对征东将军府的负担太大了。”

见曹震如此直言,曹冲、曹演他们纷纷点头。

“你们看看吧。”

曹昂保持笑意,指着他放下的公函道。

几人见状,在看了彼此一眼后,遂朝曹昂所在桌案走去。

曹冲拿起那份公文,曹震他们就聚了过去。

公文上涉及的内容,正是曹昂先前对刘晔讲的,这牵扯到特别债券,权益分配,参与采买竞拍……也是这样,使聚于襄阳的不少群体,今下都在热议此事。

毕竟这其中牵扯到的利太大了。

人就是这样,当有利益出现时,那注意与精力就会随之转变。

“这,这…”

不多时,曹震的声音响起,“子扬军师这招高明啊,以特别债券来聚拢钱财,以五年、十年这等长期来锁定钱财,尽管压力依旧在征东将军府这边,可却在无形中将压力给分担下去了啊。

“最厉害的,莫过于子扬军师所提大计,期间的人力,工具,粮食,药材等各项实际所需,将由购置特别债券的群体,参与与之相对的竞拍来解决,这其中的利就太大了,仅是这一项就会引起疯抢之势的。”

“不止是这样。”

曹冲紧随其后道:“一旦在实际整饬及建设中,那些竞拍到上述诸权的群体,能够从中赚取到对应暴利。”

“这就拥有了一批坚定的支持者。”

“如此在后续整饬及建设中,哪怕出现了钱财供应不足,便可继续对外增售特别债券,这个份额是可以不定死的。”

“只要是出现了,哄抢势头会更疯狂,哪怕后续给的利钱很少,依旧会有很多人愿意大批购置的,毕竟真正赚的巨利的,是能参与到水利整饬及建设的采买中,这才是大头!!”

“还有一点。”

曹震双眼微眯道:“这次对外颁售的特别债券,跟先前的不太一样,不是以土地作为锚定物,而是换作邗沟等处修缮好后,通过征收商税等来作为锚定物,如果到期征东将军府不能兑付本息,则以这部分进行补偿。”

“这其中可是藏着猫腻的。”

听到这话,曹昂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愧是曹洪曹子廉的儿子,对于有些事就是有很强的嗅觉。

曹氏、夏侯两族子弟中,涉军的人够多了,在曹昂看来,还是要有些涉政的,尤其是经济层面的。

不管是政策的制定,亦或是赋税的征收,是要有一些人参与其中的。

特别是曹氏一族的。

虽说丁家涉政的不少,但是他们却不能封王,可曹氏就不一样了。

按着曹昂所想,今后曹氏问鼎的天下,要在内部留有一批王大臣,这与在外打拼的,建藩的是互为犄角之势的。

只有这样,才能制衡文官群体。

这种格局不说一直延续下去吧,但只要能维系个数十载,甚至更久一些,那么这片土地的内部解决好了,外部又打下很多疆域,并消化为华夏熟地,即便未来曹氏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也足够后人造很久了。

“如果子扬军师,能够叫这股势头掀起来。”

在曹昂思绪万千之际,曹震继续说道:“那么待此事真正成形之时,这有利的就不止是水利方面了,还会有利于赋税厘清这块儿,别的不说,至少在商税等方面,谁要是敢说什么,那么只需停了水利这边的,根本就无需大兄去做什么,自会有人去解决的。”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稳固财政,还可以趁此机会去削弱那些对曹氏不服的群体,可谓是一举多得。”

曹震的笑声响起。

曹冲、曹演他们陷入沉思。

曹昂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这赞许不止是给曹震的,更是给刘晔的。

因为他说的话,其中藏着的深意,刘晔不止是听明白了,关键是还真用实际行动做了出来。

很显然,刘晔是聪明人。

虽说此人是汉室宗亲,但是其对一些事看的很透彻。

“子宁,有没有兴趣,到子扬身边去做事?”

想到这里,曹昂笑着看向曹震道。

“真的吗?!”

曹震一听这话,立时就激动起来。

“某何时哄骗过你。”

曹昂指着曹震笑骂道。

“大兄,我愿意!!”

曹震当即作揖道:“到了子扬军师身边,我一定会听子扬军师调遣的,断不会做任何出格之事。”

“如此就这样定下了。”

曹昂看向曹震说道。

受曹昂严惩曹彰、夏侯楙一事影响,对于在曹昂麾下历练的三族子弟,对于有些事都看得很透彻。

自家大兄讲明的事,不管是怎样,都是不能去违背的。

尤其是派到自家大兄麾下文武身边,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别觉得自己身份不一样,就可以做什么出格之举了。

真做了,那就等着付出代价吧。

对于这些变化,曹昂是看在眼里,但却没有多说什么。

敬畏是要发自内心的才行。

随着曹氏势力不断扩张,这在所难免的会影响到一些人,尤其是三族子弟,曹昂可不希望在这期间,三族子弟之中,有人因此就生出骄纵之念,这念头一旦有了,如果不加以干涉的话,是会把人给带歪的。

曹昂是需要一批能帮他做事,为他分忧的左膀右臂,而不是想要一批心比天高的纨绔子弟!!

“大兄,那我等做些什么?”

见曹震如此,曹冲犹豫刹那,还是上前询问。

“是啊大兄。”

曹演紧随其后道。

从房陵提前赶回来,他们除了读书,就没有别的事了,曹昂沉吟片刻,缓缓道:“汝等就去老师身边做事吧。”

贾文和?!

一听这话,曹冲、曹演他们露出各异神色。

对这个人,他们是有顾虑的。

“怎么?不愿意前去?”

见他们这样,曹昂眉头微挑道:“若是这样的话,那你们就在凤雏学院好好进修,此外还要完成各自老师备下的种种课业。”

在此之前,曹昂给曹冲、曹震、曹演他们,还有曹植都找寻了老师,这是在为他们的未来铺路。

“大兄,我等愿意去!”

一听这话,曹冲、曹演他们当即表态。

对此,曹昂笑笑没有多说别的。

对于曹冲他们所想,曹昂是知晓的,无非是贾诩的做事风格,特别是处世之道,叫曹冲他们有所顾虑,但曹昂深知,贾诩的谋略与智慧,正是他们成长所需的磨砺。只有历经了风雨,方能成就大器。

特别是对曹冲,就更需要这样的磋磨了。

曹昂对其是很看重的。

曹冲的聪明才智,在他这些弟弟之中,是最为出众的,这样的一块璞玉,他肯定要设法磋磨出来。

曹冲要真能通过他的考验,那未必就不能处在决策层,成为他最得力的帮手,当然这也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

“什么事,叫夫君如此高兴?”

在解决了一些事务,曹昂就离开了书房,赶来夏侯涓这里。

夏侯涓怀有身孕,曹昂是很看重的。

先前是在外征伐,故而不能陪伴在身边。

这次没有在外,虽说要处置的军政要务众多,但曹昂还是抽出时间,来好好陪着夏侯涓的。

“也没什么。”

见夏侯涓走来,曹昂微微一笑道,“孕吐好些没?”

“好多了。”

见曹昂如此,夏侯涓没有继续追问,伸手轻抚腹部,眼中满是温柔,笑着对曹昂道:“这个小家伙,也知当母亲的辛苦,所以不怎么折腾了。”

“呵呵。”

曹昂走上前,伸手轻抚夏侯涓微隆的腹部,“还是要多走动些,不然腹中的胎儿过大,到时生产时终究不太好。”

夏侯涓点点头,心底生出一股暖意。

虽说夏侯涓诞下了头胎,但是还不能有丝毫马虎,不管这一胎,夏侯涓怀的是男是女,曹昂不希望大的,小的有任何闪失。

尤其是处在今下这关键节点。

夏侯涓肚子里的这个小家伙,出现的时机太特殊了,按着曹昂所想,说不定其诞生时,北方局势就彻底变了。

真要是那样,这也是会产生一些影响了。

“夫君,念妹何时抵襄?”

在曹昂思绪万千时,夏侯涓轻声问道。

“快了。”

曹昂淡淡一笑,“快则三五日,慢则旬日,念妹就赶回襄阳了。”夏侯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轻声道:“念妹回来,府上也能热闹些,到时也不用太麻烦夫君了。”

“呵呵…”

曹昂笑笑没有说别的。

不过曹昂在心里想着,何时叫丁仪暂时从房陵郡抽身出来,二人的年纪都不小了,是该考虑婚事了。

丁仪才智过人,与曹念是般配的。

二人的结合,对于曹氏与丁家而言,是更进一步的捆绑,这对双方家族都有深远影响,曹昂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不过好在的,是二人的结合,并非是单纯的宗族联姻,而是基于彼此的了解与情感,这样历史上发生的悲剧就不会出现了。

跟这些弟弟妹妹待的时间久了,作为长兄,曹昂对他们的感情是有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曹昂希望他们都能找到各自的良配,毕竟只是事业上有所进步,但是在感情上不顺的话,这是会在今后产生一定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