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样做,不仅会让自己深陷质疑漩涡,甚至都有可能对国家的形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心思定下,杨晓帆便不再纠结。轮到他出场时,他从容地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论文报告了出来。
这个科研项目也经过了林文教授的悉心指导。
用林教授的话说,这个选题“很好、很合适、很积极”,研究水准相当不错,而且非常符合杨晓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身份和研究阶段。
年轻人应该适当有一些想法的,但也不能太过于超前。
参赛的毕竟都是大学生,这个论文研究及答辩环节,虽说是竞赛的最后一关,其中确实也存有问题。
但比到现在,成绩靠前的选手,基本都参加了米国的“特别夏令营”,相互之间的水准差异并不算特别大。
而今年翔太是个特例,杨晓帆也是一个另类。
前者是研究项目过于高深,而后者虽然没有参加类似特训,但水平一样很高。
当所有选手都报告完毕,这次物理竞赛的所有项目也终于尘埃落定。
最终成绩也在众人的期待中当场公布。
不出所料,日国参赛选手翔太凭借最后一关的“惊艳”表现,总成绩逆袭超越,拿到了这次选拔赛的第一名。
而华夏选手杨晓帆虽然只获得了第二名,但在现场很多内行人的心目中,他凭借扎实的功底、熟练的操作,清晰的逻辑和精彩的答辩,才应该是冠军,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不少相识的业内人士和各国代表都纷纷围拢过来,向林文教授和杨晓帆表示祝贺。
一方面是热烈祝贺杨晓帆的优异表现,更多的则是真诚的祝福,期待他能在即将到来的英村决赛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相比之下,获得冠军的翔太和他的爷爷井下,虽然也有一些人过去寒暄恭维,但无论是人数规模,还是来宾的级别与影响力,都明显弱了一些。
翔太自己心里也没多少底气,他冷眼看着被众人簇拥的杨晓帆,心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怨恨和仇视。
“等到英村决赛,一定要打败你!”他自己也承认,这一次其实是他输了。
林文教授的行程安排得非常紧张,再加上心里还惦记着回国的那件大事,实在没有太多心思应酬。
他和前来祝贺的众人简单交流了几句,便带着黄有为、杨晓帆等人匆匆离开了会场,返回了酒店。
马上就到离开日国的时候了,章立华这个名义上的助理,实际上的监视者也越发活跃,几乎片刻不离地跟在林文教授周边,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即便到了机场,临登机前的最后时刻,林文教授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能和杨晓帆再进行一次单独的交流。
杨晓帆也察觉到了这一切,但他并没有急躁。
最后告别时,杨晓帆上前与老师热情拥抱,用手轻轻拍了拍林文的肩膀,以示安心,并没有避讳任何人,说了一句:“老师,您放心,回国后我会努力的。”
林文教授明白了杨晓帆的意中所指,朗声回应,声音中带着欣慰和愉悦:“好的,咱们英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