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大楼的晨光斜斜切过办公桌,周志高捏着那份烫金封面的卷宗,指尖在【高晓川】三个字上反复摩挲。
东省副省长兼工商厅厅长的头衔下,贴着张标准照,男人穿着熨帖的白衬衫,领带系得一丝不苟,眼镜后的目光透着精明,嘴角的微笑却像手术刀般精准地保持着弧度。
“查了三个月,外围证据链全齐了。”林昊的指关节在桌面上磕出轻响,年轻干部眼底的红血丝比卷宗上的红章更刺目,“他老婆名下有七套海景房,儿子在国外开的跑车,光保险费就够普通人家活十年。可......”
他突然顿住,喉结滚了滚,“高晓川是我爷爷的老部下,当年在部队时,还救过林老的命。”
周志高翻开受贿记录,某页的转账附言写着“咨询费”,金额却高达五百万,收款方是家空壳科技公司,法人代表正是高晓川的远房侄子。
“空壳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实际控制人是高晓川的小舅子。”林昊递来的股权结构图上,红线像蛛网般缠向十几个关联企业,“这些公司专门帮境外资本规避反垄断审查,仅去年就操作了三起恶意并购。”
窗外的法桐叶被风掀起,露出藏在叶底的监控探头。
周志高想起刘老院子里的棋局,李老常说“老将最怕的不是炮,是身边的卒子反水”。
他突然笑了,指尖点向卷宗里的会议记录:“你看这里,高晓川在工商厅党组会上说‘要把外资当亲人’,转头就把民族品牌的收购案压了半年,这哪是亲,是引狼入室。”
林昊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弹出条加密信息。
技术科破解后,赫然是高晓川与某跨国公司的密谈录音:“放心,反垄断调查就是走个过场,我已经打好招呼了。”
对方的回应带着生硬的中文:“高厅长的好处,我们不会忘。”
“最棘手的是这个。”林昊调出份通话记录,高晓川上周给林老打过电话,时长十七分钟。
虽然没有录音,但根据林老秘书的回忆,老将军挂电话时气得把茶杯都摔了。
“爷爷让我别插手,说‘给死者留点体面’。”林昊的拳头在身侧攥得发白,“可那些被恶意并购搞垮的企业,有上万个家庭等着吃饭......”
周志高望着墙上的时钟,秒针的跳动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他想起三天前去医院产检,刘晓雅指着b超单上的小拳头笑:“以后可得教他明辨是非。”
此刻想来,这“是非”二字,对谁都是道难关。
有网友爆料,某本土家电品牌被外资收购后,工厂连夜裁员三千人,而批准并购的正是高晓川签字的文件。
评论区里,“官商勾结”的骂声淹没了理性讨论,有张配图是下岗工人举着“还我饭碗”的牌子,背景里的工商厅大楼格外刺眼。
“他还搞了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幌子。”苏晴抱着补充材料进来,小姑娘的马尾辫随着说话的节奏轻点,“把外资企业的审批时限压缩到三天,本土企业却要等三个月。”
“有个做调味品的老板不服,第二天就被税务稽查了,带队的正是高晓川的妻弟。”
周志高翻到高晓川的履历,某页记载着他三十年前的事迹:在乡镇企业当技术员时,为了保住濒临倒闭的罐头厂,带着工人睡在车间三个月。
“那时候他还说‘企业是老百姓的饭碗’。”林昊的声音带着苦涩,“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后,高晓川正对着检察官侃侃而谈。
男人摘下眼镜擦了擦,露出眼尾的皱纹:“我这都是为了招商引资,你们不懂经济就别瞎掺和。”他突然提到林老,“想当年我在老首长手下,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还怕你们这点审查?”
周志高给林昊丢去个眼色,年轻干部深吸口气推门而入。
“高厅长怕是忘了《反垄断法》第四十二条。”林昊把并购案的评估报告拍在桌上,“这家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3%,你却批准他们收购最后一家本土企业,这不是招商,是资敌。”
高晓川的脸色微变,突然笑了:“小林啊,你爷爷当年教我们‘灵活变通’,怎么到你这儿就这么死板?”
他凑近林昊,声音压得极低,“你爸在国资委的位置,我可帮过不少忙。”
监控画面里,林昊的手指在桌下攥成了拳。
周志高知道,这正是林昊最挣扎的时刻,一边是血脉亲情,一边是职责操守。
他按下通话键:“把高晓川儿子在国外的消费记录调出来,重点是那辆定制版跑车,资金来源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苏晴的声音带着兴奋从耳机里传来,“是某外资企业的‘年终奖’,以咨询费名义转过去的,转账时间就在并购案获批的第二天。”
林昊突然抬起头,目光撞上高晓川的眼睛:“我爷爷教的是‘变通不失原则’,不是让你拿国家利益换好处。”
他把消费记录甩在桌上,照片里的跑车停在别墅前,车牌号恰好是高晓川的生日。
高晓川的防线出现裂痕,手指在桌面上乱划。周志高看着监控里的一幕,想起自己刚当镇长时,老书记说的“当官就像走钢丝,左边是人情,右边是国法,偏一点就会摔下来”。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林老的警卫员捧着个木盒进来。打开一看,是枚军功章和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高晓川背着受伤的林老在战壕里奔跑。
“老首长说,给你。”警卫员的声音很轻,“但他也说,国法大于私情。”
林昊摩挲着军功章的边缘,突然转身对周志高说:“周书记,请求对高晓川采取强制措施。”
林昊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涉及的其他官员,我会一并提请审查。”
周志高望着窗外渐升的太阳,阳光透过云层在卷宗上投下光斑。
他知道,林昊跨过去的不仅是人情关,更是成为合格纪检干部的最后一道坎。
就像老人们常说的,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这磨与练的过程,从来都带着血与泪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