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大欢喜,并不代表尽善尽美。对祝珏非人化来说的皆大欢喜,是对现在这个被人造,类人的祝珏的背叛。
祝珏一心想通过深层解密,通过将认知扩散到更多知识所在,以此更进一步,但知识却背叛了他。
剪裁者固然残缺,但他这个人造的产物,难道就不残缺。
“你……真是……勇气可嘉。”
如此完全的劣势,被自己的左右互搏限制住的祝珏,此时却莫名其妙地自信。
比起剪裁者,祝珏此时的变化显得浮于表面。
这才叫真的虚张声势,拖延时间。
“你又开始犯同样的错误。随便你吧。”
剪裁者显然丝毫没有被拖延到时间,只不过即使祝珏不拖延,剪裁者也没什么打算做的。
现在,只需要等待知识完全离开祝珏的脑海即可。
这种架势,稍微有点不破不立的意思。让剪裁者有点想起守墓人的尝试。
他不是暗主,若是让对方不破不立了,倒也算不上重蹈覆辙。
祝珏抬起手来,然而双方距离很远,根本不可能碰到他。
“你应该完全知道,对祝珏来说,没有什么是飞升道路上的残渣。如果蜕凡而去,那这种飞升不算是飞升,而是涸泽而渔,而是一种剥夺与压迫。在祝珏遗留下来,你应该也记得的看法之中,所有部分必须都从中获益。”
这已经是很早的说法了。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干的,尽可能保留,万一某一天派上用场。
但说是这么说,他们只是在保存,与受益却扯不上关系。
祝珏似乎仍在虚张声势。
“知识背叛了我。他们逐渐剥离,按照你所设想的非人化方向上前进,回到不再困在当前这一刻的档次之中。而我只能被遗弃在这里,慢慢打回原形。”
祝珏的手完全不往前伸,只是似乎在伸向近在咫尺的幻象,好像正前方有什么东西穿模,伸进他的脑袋里,而他此时正要去抓。
剪裁者缺心眼,但还是立刻察觉到什么不对。
若被打回原形,这祝珏凭什么还会在静止的时间里活动?不再引起他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像周围浮空的一切一样,离开这被插入的时间。
如此一来,二人相安无事,一切就会以最简单的方式走向结束,而等自己的先天之灵最终有了结果,即使祝珏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时刻的插入时间,在其眼里是自己凭空消失了,一切也会走向更好的结果。
一切很容易走到相安无事,但祝珏还在动。
“你相信命运吗?”
正确答案是不相信。但现在太迟了。所谓的共同受益,不是什么分配的事,而是皆有前路,相互质变。
这个被人造,没有那么完全地掌握体修们智能细胞的身体的祝珏,此时在背叛知识的建设下,迅速融会贯通。
不止学会了体修们都会的东西,他现在不是那些静滞在空中的体修,而是融合了部分时间之外的特质,可以在插入的时间里正常活动的……
先天之灵。
“我……”
不给剪裁者更多的机会,祝珏抓到了那个不存在的手,剪裁者也在刹那间,被不知来源的攻击,干净利落地将那只手斩下。
可那只所谓他的手,从头到尾,都是祝珏的幻觉,从来都不是真的,那个手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这不重要,他只感觉一种拉扯感,似乎某种东西与他相连,将他束缚,那被祝珏抓住,仍在其脑袋里的胳膊,好像真的是他的。
“气运想要这额外,静止的时间。他想要让时间庇护这个世界,作为不会在这次撞击中消亡的,整个世界进化的倚仗。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他想的没错,不同的世界之中,看似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却是完全不可代换的。对所有世界来说,时间都是足以让他们立足不败的东西,都是护身符。”
名字一样的东西,可能完全不是一码事。知识确实离开了祝珏,但代价过后,这仿制的祝珏却莫名其妙地突飞猛进。
在不同的视角之中,他们概念中的时间可能都是一样的,但却不一定是一样的玩意。
对他们的视角来说,时间一定是为他们的存在形式量身定制的护身符。
按照祝珏的意思,时间就像潜力,只要时间没有走到尽头,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一系列一切,都会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与世界之间与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剪裁者想研究先天之灵,但他知道的确实不够多。
“追求知识而死,与纵欲而死,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正在此时,剪裁者在遭受反扑之后,却又说出莫名其妙的话来。
祝珏可没耐心听他胡说八道。虽然他的知识剥离,不可避免地忘记很多已经得到的答案,但这不意味着他不能再一次尝试解读。
他不需要考虑那些有的没的,他只需要活下去,只需要胜利,就足够了。
无限可分的时间中有无限个可以在时间中反复往返,使得他可以借此甚至通过数量赶上无限快的自己,别说击毙剪裁者,就是将其细细剁成臊子,也就一瞬间的事。
但失败了。
“纵欲而死,虽然看起来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但往往其实是没有完成。朝闻道而夕死,虽然看似是触摸了真正的真理与答案,但往往也是并没有带来什么真正的变化,只是从漏洞穿过,空有声势而已。”
这些话,都是在提及看似符合,而实际上只是自欺欺人。只是这两个例子又在被接受的程度上,截然不同。
似乎近在咫尺,然而却不可接触。
祝珏失去了自己的知识,以此将一些东西融会贯通,但剪裁者却完全没有经历过这些。
他在此过程中并未产生什么想法,剪裁者本应是无法从中夺取什么的。
其实他犯错了。
祝珏沉溺于不被剪裁者误导,不被其分神,但实际上,他却在失去知识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其实应该规避的是事与愿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