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得这么严实?”小子个女人看见手套的时候一愣。
辉子也有些意外:
“古时候女人们会包得这么严实吗?结婚的时候还要把手包起来?”
“当然不会。”小个子女人坚决的摇头,“虽然说我们古时候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封建规矩,但从来都没有离谱到这种地步,只有那种宗教,才会有这种严苛的规矩。”
“哦……”辉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话,半晌,才接话道,“那它们这里的规矩和我们还真是不一样。”
小个子女人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他已经说过了,这里所谓的流传下来的礼仪规矩很可能都是和我们正常认知相反的,比如良辰吉时的选择,它们和我们可能就是完全相反的,所以看见什么情况,先不要惊讶,用相反的思维想一想,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辉子还真用“反向思维”想了想,然后发现脑子里一片空白。
不过见小个子女人没有继续讨论这个话题的意思,便下意识的闭了嘴。
红布还在缓缓往上卷起。
小个子女人被特意束起来的腰身,红色精美的嫁衣,垂满胸前的挂饰,还有垂得长长的头饰,与胸前的挂饰交相辉映,显现出古朴内敛的奢华。
最后红布被彻底卷上去。
新娘子确实是侧坐着,脑袋上盖着一块红盖头,盖头上绣着鸳鸯戏水,还有各种象征吉祥的花纹,新娘子的脑袋微微垂着,被盖头完全遮挡,看不见新娘子到底长什么模样。
即使红布已经被完全掀了起来,新娘子也依旧只是露出一个曼妙的侧身给所有客人看。
但即便如此,周围客人们还是响起了阵阵惊叹:
“哇,这嫁衣好漂亮啊!”
“太精美了,这是要花多少时间才能绣出来啊?”
“就我所知,从王家老四到了年纪以后,他们家里就一直在准备他的婚事,就是缺一个新娘子而已,所以嫁衣应该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织的。”
“唉,我可真是太羡慕了,我真想以后我结婚的时候也能有这样的排场,穿上这样的嫁衣。”
“别想了,能不能结婚都还是未知的事呢……”
“新娘子也好漂亮啊……”
“……”
辉子听得匪夷所思,忍不住小声吐槽:
“连新娘的脸都没看见就知道漂亮了?”
小个子女人不赞同:
“氛围感懂吗?有些人不需要看见正脸,只需要坐在那里,甚至只是一个背影,也会让人觉得漂亮。”
辉子呆呆的张大嘴。
江淹也理解不了什么氛围感“漂亮”,他只感觉到诡异。
新娘打扮漂亮,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脊背笔直,双手放平,坐姿十分端正,甚至可以说是僵硬,连正常人身体会有的轻微晃动都没有。
在江淹眼中,这是一个完全静止不动的红色【危险】提示,和死物没有区别。
在普通人身上,很难出现这种情况。
“这里的婚礼比我想象得还要有意思。”江淹挑眉,饶有兴趣的同时,食欲也上来了,把桌上近点的点心盘子都拉过来放到自己面前,悠然自在的品尝起来。
在所有人都在关注新郎新娘的时候,江淹的动作自然吸引了桌上其他人的注意。
对面两个年轻男人错愕的盯着江淹。
小个子女人看看江淹,然后看向对面两人,露出微笑礼貌问道:
“怎么了?你们的宴席上有规定在仪式进行的时候不能吃点心吗?我以为这种宴席还没有正式开始,摆放在桌上的点心就是准备给客人们填肚子的。”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半晌,还是大鼻子的男人有些犹豫着回道:
“确实是这样……”
小个子女人松了口气:
“那就行,既然能吃,那就让他吃吧。”
两个人不吭声了,收回视线,忍不住又看一眼。
显然会在这时候如此悠闲吃东西的,不管是看热闹、还是别有目的,都不该如此放松。
但因为刚才和小个子女人的对话,它们两人只能硬生生止住视线,转过身去,只盯着红布下的两位新人看。
新郎官也在看它即将过门的新婚妻子。
只是与其他人好奇或者惊叹的打量视线不同,新郎官眼中是完全厌恶和抗拒的情绪,甚至身体还本能往后退了一步,与椅子上的新娘拉开距离。
足见新郎官是打心底不能接受自己的新婚妻子。
就在这时,原本一直跟在王老太爷身边的一位体型富态、穿着满是花朵花纹的头发半白的妇人满面笑容走到两位新人面前。
“吉时已到,咱们呀,要开始正式行礼了!”妇人语调上扬,用仿佛天生就带着喜气的语气说道。
于此同时,那位最先领着他们进来的死面男人突然出现。
真的是突然出现。
没有任何预兆,一个腰身微微佝偻的瘦弱男人就凭空出现在红布旁边。
叮、叮、叮……几乎可以代表它身份的铃铛声在这时响起。
死面男人脸上挂着一个浅浅的笑容,眯着眼睛,难掩喜悦的看着这一幕。
其他人对死面男人的出现没有任何意外。
不过这次死面男人是独自出现的,没有带来一队队纸人,和妇人对上视线,它微微颔首,然后转向后头一动不动的奏乐纸人们开口道:
“行礼!”
随着话音落地,奏乐纸人们一点点直起身体,两个纸人开始演奏唢呐。
唢呐可以吹奏喜庆的音乐,但在此时响起的唢呐声确实拖长了音调,隐约透出悲伤情绪的曲调。
就连辉子都瞬间意识到不对劲:
“怎么突然吹这种音乐?在婚礼上合适吗?”
但除了他们三个外来的客人,在场其他人没有任何人露出疑惑茫然的神色。
显然它们觉得这就是婚礼上该出现的音乐。
小个子女人的神色逐渐沉下来,喃喃着先前江淹说过的话:
“完全相反……”
完全相反的音乐。
两道唢呐声相互交织,将悲凉的情绪逐渐烘托得越来越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