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档口,几个好事者去围观张生。结果却听说张生人已经不在南风阁了。
他们不甘心八卦的主角跑了,挑衅张生,说他一句三年得,到底是三年之期一到,龙王归来;还是三年之期一到,蟾蜍降世?
好吧,事实证明,这世间还是蟾蜍多一点。张生最后递交的作品如下:
倚楼听风雪,看三两过客。
看起来还不错,是吧?可这“大作”一贴出来,整个南风阁都安静了,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为啥?因为南风阁大堂柱子上的对联,左边明晃晃写着“倚楼听风雪”。这跟直接抄人家门柱子有什么区别?
更讽刺的是,人家对联右边写的是“捻香赏花月”。虽然有失靡丽,也比他那个强些。
这下,张生的才子人设崩了。
贵妃刚在结婚三件套中赚了一笔,又发现了新商机,立刻向外宣传。在朝廷的探访之下,南风阁不得不承认这句确实是张生笔墨。
这下可炸了锅。许多曾经追捧张生的拥趸,感觉像被喂了苍蝇。你没有才华,就别立才子人设呀,这不是找骂吗?还有南风阁也是,你们拿人设炒作,怎么就不能核实一下呢?好歹找个人代笔吧?我他偶虾的,退钱!
民间倒是对此很宽容。去南风阁的有什么好人呢?好人都不会被骗钱,所以他们也就是当个乐子听。
说这故事,徒添市井谈资,那才子,心中只三两辞。无才偏要斟酌,三年两句不得。倚楼听风雪,看三两过客。
同时兴起的,还有红兰和顾生的cp,说她一笑山水倾,说他一曲泪沾襟。
且再满上一壶来饮。
红兰是风月场上的顶级玩家,她立刻转投柳玉楼,捆绑营业。若即若离,一触即发,几次偶遇,让不明真相的路人磕得欲生欲死。
红兰起初对顾生这“愣头青”并无好感。但几次合作下来,发现对方克己守礼,对她始终保持尊重距离。这让见惯风月的红兰意外之余,生出几分真诚的好感,觉得他是个靠谱的合作对象。
但在情感上,她还是没有放弃张生,柳玉楼问过几次,想打探这位张生的消息,甚至提醒她,张生和温老太太(太师的夫人)有绯闻,红兰都只是摇头。
……
骆太师回来的时候,看到幕僚正在听二胡曲,手指还跟着打拍子。一见太师,尴尬不已,想把东西藏起来。
太师对外的形象是很好的,他很谦和地关心了两句,说这样啊,那我也应该给我妻子请来。隔一天,柳玉楼就收到了去太师府的邀请。
殷蓼的消息一如既往灵通,立刻派人提醒柳玉楼:“太师府若不想去,本宫便替你推了。” 柳玉楼心中一暖,但还是婉言谢绝了她的好意。
柳玉楼心知肚明,太师的剧本已写好。不巧,她这几天出入各家,看似是弹琴卖唱,实则一一联系故人。这出精心修改的剧本,到底是“疯子”乐伎殴打太师,还是当朝太师狼子野心,总得有个交代!
刚踏入太师府正厅,柳玉楼就听到一声怒喝:“拿下!”
侍卫瞬间从两侧扑上。
柳玉楼闪身避开,猛地抬头:“小人何罪?”
出门来等着夫君的温老太太也惊着了,下意识看向丈夫,眼中带着一丝求情意味。太师装模作样地摸摸她手:“夫人怎么出来了?脸色如此不好,定是操劳过度。夫人还是太善良了,这等腌臜事,不劳你费心。
他显然深谙反派说多错多的道理,直接让人斩了柳玉楼。这样无论是什么罪名都能往上贴。
只是一个照面,柳玉楼便明白了冻鱼案的真相。
骆离年少有才,连中六元,却因为长得俊朗,神采摇光,先后被三位贵族榜下捉婿。他对年家女最有好感,结果温家女却劝年氏另嫁探花,然后以他的肤色为名,造谣说他有异族血统,让另外倾心他的郡主遗憾放弃。最后温氏成功抱得美人归。
强扭的瓜不甜,但实在解渴,在生下一个孩子后,骆离认了这门亲事。婚后几十年,扮演着“皇城第一模范丈夫”,爱妻宠妻,人尽皆知。除了偶尔以“钓鱼”为名消失几天,无任何不良嗜好,是皇城里有名的人夫。
如果几十年前要选一个人做主角,温孝(温老太太闺名,其实这个最好不透露,但人家老太太已经那么大岁数了,应该也不介意吧)是最适合做主角的。父母也好,夫妻也好,孩子也好,家族也好。老太太翻开书一看,嘿,这爽文也不爽啊。
然而骆离就没那么爽了。他出生的那年,离朝已经很畜牲了。他的父母给他起名“离”,其实也有“落离”的意思。
当时有很多人都在骂离朝,但离朝搞文字狱,会制裁他们。就骆家,因为这个姓氏,可以假装是对大离忠诚。
骆离很年轻的时候就觉得,大离果然完蛋。他能参天子,坐而议政。可回来还要残兮兮,听夫人训,坐而立正。
那时他就知道,权利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东西。为此,他准备了几十年,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却一手策划了冻鱼案。作为铲除异己、攫取更大权力的血腥开端。
可以想见,张生也是这样一个照面就被斩杀,然后往身上扣了很多污名。甚至连骆离的夫人温氏,也有了和小倌私通、不清不楚的帽子。当党争尘埃落定,温家一定会被清算。只是不知道温孝能不能有什么莫大的机缘,来一个重生脚踹渣男,或者是杀夫为家报仇的故事。
心思百转,看着扑上来的侍卫,柳玉楼反而放松下来。她佯装慌乱,似乎想掏什么东西辩解。一个金灿灿的令牌哐当一声掉地。
皇家徽记,见者如见新皇。
贵妃竟然把这个东西给她了,到底是怎样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