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傲世三国 > 第321章 根基深种,幽州烽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1章 根基深种,幽州烽火

当夜,张铮等人便宿在了卧龙山基地。晚宴虽不奢华,却是用基地自产的肉食、山珍精心烹制,别有一番风味。

席间,张铮举杯,向以刘远、王老为首的基地各级负责人敬酒。

“诸位!”张铮声音洪亮,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或因激动、或因长期劳作而显得粗糙的面孔,“卧龙山,对于我张铮来说,意义非凡!

此地可以说是我们起家地方,对吧,刘远”。

“这不假,当年大哥带着我们六十个愣头青,攻击这里的土匪独眼龙,打败以后,缴获的钱财,成为我们启动的第一批钱,后来,逐渐扩大成现在的规模,有人有底盘”,刘远放下酒杯,不假思索说道。

聊起往事,众人那是聊的那叫一个起劲。各种感慨,趣事呀,糗事全都出来了。

酒过三巡,张铮对身旁的田丰、沮授以及刘远等人正色道:“卧龙山模式,已证明其成功。自给自足,产学研结合,军工优先,此乃积蓄力量之良策。

现在只有这么几处基地,远不足支撑我等未来大业。”

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如同敲在众人心上:“元皓,公与,回去之后,你二人需牵头,将卧龙山之组织架构、管理章程、生产技术之核心要诀,加以总结提炼,形成一套可行之范本。”

“大人英明,此乃固本培元之良策。”田丰立刻领会其意图。

沮授补充道:“确应如此。可选择并州、冀州境内,地理位置险要、资源丰富之山区,仿照此模式,建立新的基地。

不求一开始便有如此规模,但求架构完整,能逐步实现自我造血,并能源源不断为大军提供兵甲、武器等物资。”

“正是此理!”张铮点头,“目标,是让我们治下每个郡,未来都能拥有数个此类基地,形成网络,互为犄角,资源共享。如此,我军根基将深厚如磐石,任他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

他描绘的蓝图让在座众人心潮澎湃。这将是一项浩大工程,但一旦建成,其带来的战略优势将是无可估量的。

刘远拍着胸脯,说道:“大哥放心,我定将此处经验,毫无保留,协助田、沮二位先生编撰成册!”

张铮满意的点了点头,众人继续饮酒讨论一直到深夜。

次日清晨,在基地众人的恭送下,张铮一行人马,带着首批赶制出来的一千把陌刀、五百张新式强弩以及若干车弩部件,浩浩荡荡离开了卧龙山,踏上返回晋阳的归途。

几日跋涉,晋阳城巍峨的轮廓再次出现在眼前。

一入城,张铮便与田丰、沮授直接返回大将军府,处理这几日积压的政务与军报。而赵云则与众人分别,押运着这批珍贵的军械,直奔城外的晋阳大营。

大营之内,听闻赵云归来并携有新式装备,徐晃、邱泽等一众高级将领早已好奇地等候在校场。

“将军,此行收获如何?”徐晃声如洪钟,看着那些用油布严密包裹的长条状物和一个个沉重的木箱,眼中满是探究之色。

赵云脸上带着一丝风尘,却掩不住眼中的兴奋。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命亲兵将一辆马车上覆盖的油布猛地掀开。

阳光下,一千把造型奇特、刃长背厚、散发着冷冽寒光的陌刀,整齐地排列着,那远超寻常兵器的尺寸与重量感,瞬间吸引了所有将领的目光。

“此乃何物?”邱泽讶然,他惯用长枪,却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长刀。

“此刀名为‘陌刀’!”赵云沉声道,随即亲自上前,双臂运力,稳稳提起一把,“大人亲自设计,卧龙山工匠所制,步战破骑之利器!”

他目光扫过徐晃、邱泽等将,语气斩钉截铁:“大人已下令,于我军中,优先成立‘陌刀队’!

“陌刀队?”

徐晃闻言,走到近前,仔细端详那陌刀,甚至伸出手指弹了弹厚重的刀背,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眼中闪过惊异,“此物怕不下三十斤?寻常士卒挥舞几下便力竭,如何结阵久战?”

“正因为如此,才需千里挑一!”赵云语气坚定,“公明,你当明白,一支真正的精锐,足以改变战场格局!此刀之威……”他顿了顿,想起在卧龙山试刀时的场景,“届时操练,尔等自知!”

见赵云如此重视,且是张铮亲命,徐晃、邱泽等人不再多问,立刻抱拳:“末将遵命!”

很快,晋阳大营乃至周边驻军中,一道特殊的选拔命令传达下去,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无数自恃勇力的壮士摩拳擦掌,准备接受选拔。

然而,就在赵云紧锣密鼓地开始为陌刀队选拔苗子,张铮在府中与田丰、沮授处理政务,商讨基地推广细则之时,一份来自北方幽州前线的加急军报,被快马送至卫将军府,。

张铮展开军报,是高顺亲笔所书。字迹依旧刚劲,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焦灼与无奈。

“第高顺顿首:我军兵围肥如已近月余,然攻城屡屡受挫。

守将乃是公孙瓒麾下老将邹丹,其人用兵老辣,守御得法,且肥如城坚池深,存粮颇丰。我军强攻数次,折损不少,皆未能破城。

公孙瓒虽未派大军来援,但小股骑兵骚扰不断,令我军无法全力攻城。眼下天气渐寒,将士疲敝,粮草转运亦渐困难,战事已入胶着……恳请大哥示下,是继续强攻,亦或另寻他策?”

“肥如……邹丹……”张铮将军报递给一旁的田丰和沮授,目光投向悬挂的巨幅地图上,幽州辽西郡那个被重点标记的城池——肥如。

他原本以为,以张辽之能,高顺之陷阵营,拿下幽州东部应当势如破竹,没想到却在肥如这块硬骨头面前,被挡住了脚步。

公孙瓒的虽然受创,但其根基犹在,尤其是这些边地守将,韧性十足。

田丰看完军报,沉吟道:“大人,子山部受阻,并非其过。

攻城之战,本就十倍于守。邹丹乃沙场老将,据坚城而守,确难速克。强攻损耗过大,非智者所为。”

沮授也点头:“元皓所言极是,陷阵军近几个月连续作战,将士们及其疲劳,现在马上就要入冬,后方物资转运会更难。

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占据幽州大部,没有消化,隐患不小,我建议暂缓进攻,让部队休整,等物资到位,再行动。”

张铮思索片刻后,点点头。

“传令给子山,暂缓强攻,深沟高垒,围而不打,保存实力。”

张铮沉声下令,“同时,命令将卧龙山加紧生产武器,出来的武器火速运往幽州前线,交由子山调度!”

“诺!”传令官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