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洪荒:截教女仙 > 第568章 杨婵立道,观世音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8章 杨婵立道,观世音出

杨婵足踏六品白莲,素白仙衣在海风中纹丝不动。

手中杨柳枝凝聚甘露神水,轻轻点在赤龙眉心。

清凉法力如春风化雨,涤荡着龙女经脉中纠缠千年的毒火。

\"你本是南海灵物,鳞甲生来带霞光,呼吸可引潮汐涨落。\"

杨婵看着龙女真形,\"万年修行不易,何苦自堕魔道?\"

赤龙女浑身鳞片簌簌颤抖,九爪在珊瑚礁上抓出道道深痕,竟从赤红龙目中滚落两行清泪。

那泪珠坠入血海般的波涛,瞬间化作晶莹血珊瑚,在浊浪中绽开妖异的光华,映着她委委屈屈的哀鸣:\"上仙明鉴!千年前小龙误食毒龙君遗珠,起初尚能以修为压制魔性,怎料百年前突发异变,每逢月圆之夜便神智昏聩,体内毒珠如烈火焚心,直教我... 直教我控不得凶性!\"

言罢,龙首重重磕在礁石上,惊起的碎珊瑚刺入鳞片,却似浑然不觉。

杨婵听得此言,玉净瓶甘露突然泛起涟漪,瓶中先天道纹竟隐隐与赤龙女眉心毒珠共鸣。

杨婵指尖凝出一道清光探入龙目,只见其识海深处盘踞着一枚漆黑珠子,表面爬满蛛网般的毒纹,正随着呼吸吞吐黑雾 —— 果然是上古毒龙君的 \"业火珠\",

此珠专吸生灵贪嗔痴念,越杀越凶,越凶越杀,竟将赤龙女困在无尽业障之中。

\"原来如此。\"

杨婵凝视着龙女鳞缝间缠绕的冤魂黑气,

\"你虽造孽,却非本心。但业障既结,便需偿还。’‘

言罢,杨婵自杨柳枝上取下一枚柳叶,其上突然浮现出《太上清心咒》金光,

\"我以玄门正法为你镇珠,每月初七、廿三需来落伽洞听经半日,以慈悲法水洗涤罪业。待三百年后毒珠炼化,便可重获自由。\"

赤龙女闻言,眼中燃起希望之光,却又垂下龙首:\"可... 可小龙曾吞噬百余人命,即便上仙慈悲,天道报应又该如何?\"

杨婵轻抚其鳞,甘露化作锁链缠住业火珠:\"天道循环,自有因果。你若能在此期间救回千条人命,便可抵消前罪。\"

''若生退心...\", 业火珠突然泛起雷光,\"锁链倒转,业火珠便会炸裂,届时你形神俱灭,再无转生之机。\"

赤龙女重重叩首,龙尾拍击海面溅起巨大水花:\"娘娘慈悲,小龙愿立誓!若再伤无辜,甘愿永堕轮回!\"

话音未落,南海突然降下七彩祥云,竟是天道有感,默许了这桩因果。

“善哉。”

杨婵取出杨柳枝,在龙首点出三滴甘露:\"你速去化为人形,随我回落伽洞。\"

龙女应声缩小,化作红衣少女蜷在礁石上,发间还别着半片破碎的血珊瑚。

她望着识海中的业火珠黑影,忽然想起百年前第一次失控时,曾有个渔家少年为救同伴,将她引向相反方向 —— 那时她在神智混沌中,竟记住了少年眼中的坚毅。

\"娘娘,\" 龙女轻声道,\"恳请留在近海,守护过往渔船。\"

杨婵挑眉,却见龙女指尖凝聚出一枚甘露水珠,正是以业火珠魔气炼化而成的救伤灵露。

\"也好,‘’

杨柳枝蘸取净瓶甘露,在龙女额间画下金纹。

霎时南海掀起七色浪涛,被超度的冤魂化作莹白光点升空。

\"今罚你镇守南海三百年。\"

杨婵袖中飞出一道金环,稳稳套在龙女腕间,

\"每救一命,金纹增一线。\"

那金环内侧刻着《无量度人经》,外侧三百六十道凹槽尚待填补。

杨婵并指如剑,普陀山岸边礁石突然绽放七彩光华。

珊瑚虫闻法而来,转眼筑成三层楼阁——飞檐悬着龙女泪化的风铃,梁柱竟是万年砗磲天然长成。

阁前石碑自显偈语:

浪里修行火中莲

三千功德铸法身

\"此乃 ' 珊瑚阁 ',可作你修行之所。此阁与你心神相连,但凡有船只遇险,你自会感应。切记 ——

杨婵目光转向南海深处,

\"慈悲不是纵容,若遇真正的恶徒,不必留情。\"

龙女激动叩首:\"弟子遵命,定当惩恶扬善!\"

正说着,远处海上突然传来渔民的惊呼。

原来有商船触礁,眼看就要沉没。

龙女不待吩咐,化作一道赤虹掠海而去。

但见其在惊涛中现出百丈龙身,竟用脊背托起整艘商船稳稳送抵岸边。

腕间金镯果然多出一道璀璨纹路。

此刻岸边渔民战战兢兢抬头,只见方才还遮天蔽日的赤龙竟蜷在仙子脚边,化作低眉顺目的红衣少女,顿时惊呼声响彻海岸。

杨婵望着满面泪痕的众人,玉净瓶倾斜,瓶中甘露化作漫天细雨飘落,所到之处,渔民身上的血污与惊恐尽皆洗净。

\"诸位受惊了。\"

杨婵声音如春日融雪,清润中带着安抚,

\"此妖已被收服,今后南海自当风平浪静。\"

话音未落,被火焰焚毁的渔船残骸竟在甘露中重新拼合,破损的船帆化作洁白的棉麻,船头还长出了象征吉祥的珊瑚枝。

人群中白发老翁率先跪地,沟壑纵横的面庞老泪纵横:\"谢仙人救命之恩!我等祖孙三代困在此地,年年祭海方能苟活,今日才知世上真有青天!\"

渔民们轰然效仿,额头触地时掀起细沙,叩首声如潮水般此起彼伏。

杨婵指尖轻挥,一道清光如无形之手托起众人:\"不必多礼。吾乃……\"

杨婵忽然顿住,望向南海深处翻涌的云霞,识海中闪过师尊金灵的叮嘱、太乙天尊的期许,以及方才收服赤龙时,玉净瓶与宝莲灯共鸣时显现的万千因果。

海风掀起她的衣袂,袖口处 \"上清\" 道纹与佛门莲花同时隐现。

杨婵眸中灵光流转,忽然展颜浅笑,指尖轻抚玉净瓶,声音如清泉淌过青石:\"贫道法号观世音,自今日起立道场于南海普陀珞珈山山。\"

此言一出,宝莲灯骤然爆发出万道金光,在她身后凝成十二重光影 —— 正是玄门大罗金仙与佛门十二圆觉菩萨的法相重叠。

空中天花乱坠,海中白莲竞放,每一朵莲花上都浮现出 \"救苦救难\" 的梵文与道篆。

渔民们目瞪口呆,只觉眼前仙子忽而身着道袍,忽而身披袈裟,却都带着说不出的慈悲与威严。

\"今后凡有苦难,诚心诵我名号,自有感应。\"

杨婵广袖轻拂,被赤龙搅乱的南海顿时风平浪静,破碎的珊瑚礁重新聚合成渔港,就连海底的沉船都浮上海面,化作装满粮食的木筏。

浪花间,赤龙女珊瑚化作丈许长的小龙,正用龙角挑起落水的孩童,送回焦急的父母手中。

\"大慈大悲观世音娘娘!\"

不知谁率先喊出,渔民们纷纷以手加额,朝着杨婵方向行大礼。

杨婵望着这一幕,忽然想起金灵说过的 \"佛本是道\",又忆起太乙天尊的 \"慈悲为怀\",心中澄明如镜。

所谓道号,不过是度世方便,唯有救苦之心,才是永恒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