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 第1022章 咸阳的变局,参与者越来越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22章 咸阳的变局,参与者越来越多!

“强……太强了……”他收回拳头,看着自己毫发无损,甚至连油皮都没有蹭破的拳头,手背皮肤只是因为瞬间的巨力冲击而显得有些发白,但转瞬便恢复了红润。这不仅仅是攻击力的暴涨,连同身体的防御力、承受反震力的能力,也提升了数个量级!正常情况下,以血肉之躯硬撼花岗岩,石头碎了,手骨起码也得骨裂甚至粉碎。但现在……

他心中迅速做了一个估算。如果非要给武力值做一个量化的标准,假设突破前的自己,凭借龙象般若功十三层巅峰和其他杂学,武力值大概在110点左右。那么现在,他感觉自己的实力,绝对翻倍还不止,恐怕已经达到了230点以上!这完全是跨越了不止一个境界的提升!可惜系统似乎并不提供这种具体的数据化面板,否则他真想亲眼看看那飙升的数字。

而且,他敏锐地察觉到,提升的远不止是纯粹的力量和防御。他闭上双眼,凝神静气,仔细感受。之前无法捕捉的、极其微弱的空气流动,此刻仿佛化作了有形的丝线,轻轻拂过他的皮肤,带来清晰的方向与力度感。远处地下暗河潺潺的流水声,变得异常清晰,他甚至能分辨出水滴从钟乳石上滴落,砸在水洼中发出的“滴答”声韵。

鼻腔中,原本混杂着岩石、尘土、腐朽气息的空气,此刻似乎也能分辨出其中极其微弱的、来自更深地层矿物的金属气味,以及远处某些特殊菌类散发的微弱生机。视觉似乎也变得更加锐利,黑暗中物体的轮廓愈发清晰,甚至能捕捉到空气中漂浮的微尘轨迹。

五感得到了全方位的、惊人的强化!

一丝难以抑制的、混合着狂喜与自信的弧度,在高要的嘴角缓缓勾起,最终化作一个畅快淋漓的笑容。这笑容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与压抑。实力的蜕变,是实实在在的,是能握在手中的底气!

“够了,足够了!”他心中呐喊。之前对于如何离开这困锁他许久的地下天宫,他虽然有所计划,但总觉前路艰险,变数太多。但现在,凭借这身堪称非人的武力,再加上神兵赤霄剑的锋锐,就算这地下天宫是铜墙铁壁,他也有信心硬生生凿出一条通路来!更何况,此地并非完全密闭,还有通气孔的存在,循着空气流动,找到出口的希望极大。

想到这里,高要不再有任何犹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他必须立刻行动,每在这里多耽搁一刻,外界就可能发生更多的变数。他迅速整理了一下系统空间内可能用到的工具和物资,将赤霄剑悬在腰间最顺手的位置,深吸一口带着烟尘却让他感到力量澎湃的空气,迈开步伐,朝着记忆中气流最为明显的方向,坚定地走去。

而与此同时,在地面上的咸阳城内,另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其波谲云诡之处,丝毫不下于地下天宫中高要经历的生死蜕变。

萧何的回归,以及他带回来的关于皇帝陛下“闭关”,需商议继承者问题的消息,如同在一潭看似平静的深水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涟漪迅速扩散,牵动了所有身处权力中心者的神经。这种事情,想要完全瞒住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咸阳这座帝国的权力心脏,那些嗅觉敏锐如狐、爪牙遍布朝野的臣子们,早已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察觉到了不妥与异常。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开始弥漫在咸阳宫的上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往日里还算清晰的派系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而复杂,私下里的走动、拜访、密谈,陡然间变得频繁起来。

这几日,走动最为频繁,府邸前车马络绎不绝的,便是长公子高麟,以及次公子高哲的居所。

高麟,身为嫡长子,母亲是当今地位尊崇的王妃吕雉,无论从宗法礼制还是从外戚力量来看,他都天然占据了继承大统的绝对优势。他是传统的代表,是许多恪守礼法的老臣心目中理所当然的下一任皇帝。

然而,他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在高要尚且主持朝政之时,这位长公子便时常因性格不够果决、处事缺乏魄力而遭到训斥。即便朝臣们不敢明言,但私下里都心知肚明,高麟的性格偏向懦弱,过于依赖母亲吕雉和萧何等重臣的意见,缺乏人主应有的雄才大略和独断专行。

在太平年月,或可守成,但在此帝国初立、内隐忧患、外有强敌环伺之际,他是否能力挽狂澜,很多人心中都打着一个问号。

反观次公子高哲,情况则颇为不同。他是次子,按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天然处于下风。更麻烦的是,他的母亲玉淑夫人,出身异族图安,这在大一统的帝国观念中,是一个不小的污点,使得高哲在争夺储位的起跑线上,便背负了不小的原罪。

但是,高哲的优势在于其自身。或许是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玉淑夫人对他的管教更偏向于引导而非束缚,除了规定的皇家课程,给予了高哲极大的自由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

这使得高哲无论是文韬还是武略,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天分和热情。虽然在学业方面表现的一般,但在骑射刀枪方面颇有造诣,得到了军中部分少壮派的认可。

最关键的是,高哲极具主见,做事有自己的章法和行为逻辑,懂得审时度势,并且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结交朝臣,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他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进取心以及那份隐隐透露出的、与其年龄不甚相符的沉稳与决断力,让不少对高麟感到失望,或者希望在权力更迭中谋取更大利益的臣子,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投资对象。

他们青睐的,正是高哲身上那种不同于其兄长的、更加独立和强势的潜质。

于是,咸阳城内的暗流,开始围绕着这两位最有可能的皇位竞争者,悄然汇聚、碰撞。高麟凭借着名分与大义,得到了吕氏外戚集团和大部分守旧派文臣的支持,而高哲,则凭借着个人能力与魅力,吸引了一批少壮派军官、部分务实派官员以及那些希望打破现有格局、投机一把的势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