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行?”
慕容洧钧想起自己在楼家听到的消息,笑着说:“他好像要出去开会...”
白辰山眉峰微动,“省里还是市里?”
“省里...”
“哦...”
圈内人一听就明白了,几人相互对视一眼,眼底都浮现笑意。
“那就再等等...”
白老爷子笑着开口:“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人也到齐了,一家人往饭桌前移动。
白允谦把团团抱起来,把他塞进倒放的椅子上。
之前那个孩子坐的餐椅,被孩子们给搞坏了,椅子倒着放,放上个棉布给他们靠着,也能达到目的,就一直没做新的。
饭桌上,空出两个人给团团软软喂饭,其他人边吃边聊。
“小川什么时候能回来,”
白辰山:“学校的外派时间今年就到了,但我觉得,他可以在那个学校待到毕业...最好拿个毕业证...”
“简单...”
慕容洧钧给软软喂了一口蛋羹,说道:“外国院校对小川可能会更严苛些,他成绩没问题吧,”
白辰山:“没问题,”
“那就简单了,只要能考的过去,就能拿到毕业证...”
“不会被刁难吗?”
慕容洧钧笑了一声,“不会...”
“让行知陪着小川去一趟教务处就行了...实在不行送点礼,”
钟盼盼:“是不是太麻烦了,”
“哎呀没事...”
白幼倾跟她说道:“又不是买毕业证,我们自己考,只是让他们给个机会....”
慕容洧钧:“幼幼说的是,行知就是那个学校毕业的,简单一句话的事...”
钟盼盼想说些什么,白幼倾又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嫂子,都是一家人,再说这些客气的话,就见外了,”
“...好好...”
秋收结束,各乡镇的数据都送至县委办公室。
陈最办公室,郑文东正在跟他汇报着收成,“荒地那边,亩产达到五百多斤,”
“缴纳完我们县的分按指标,还剩下不少...”
“来收玉米的村民,都是用粮食当酬劳,村民们可高兴了,”
他聊起这些,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积极性可高了....纷纷组织开荒...好多报名春耕的...”
“...村民们不用交公粮,家里的收成不管有多少,都自家留着,想卖就卖,手里有钱的就存着自己吃...都能吃饱了....”
陈最亲手端了杯水递给他,笑着开口:“我调了一台机器,专门用来开荒...玉米地后面的那片荒地都给开了吧...”
“好...好啊,”
郑部长拍着腿激动地大喊,“那要快点开始,跟前面那片地连在一起春耕...来年好收成...”
“嗯,今天下午应该就能到了...麻烦郑部长找个会开的人,跟着技术员学两天...”
郑部长:“好好....我去农机厂那边抽调个司机过来,”
陈最笑着开口:“不着急,”
“喝点水,我想跟你说说茶园那边的事....”
郑部长点了点头,“...茶园的茶叶长势不错,明年就能采收...但是省里的教授也来看过,说是最好再养一年...”
“....说是什么养冠...那些个名词我也不懂...但听他的意思是,明年最好先不采...”
陈最:“嗯,茶树养好了以后收益,也不着急采摘,”
“茶园的茶农培训还有...”
一番深聊,把茶园和茶厂的规划再次细化了一部分。
郑部长兴匆匆的离开,陈最在办公室里翻阅了各乡镇递上来的报告。
李易敲门走进来,询问:“书记,午饭吃什么,”
陈最抬眼,“下午我没什么事了是吧,”
“对,除了您手头的,下午没有任何事物找您,”
“你自己去吃饭吧,我提前回家了...这些东西,带回家处理...”
“有事打电话,”
李易点头,“好的...”
陈最整理了一下桌面上文件,放进公文包内,拎着走出办公室。
手中的这些资料,只需要看过就好。
家里木楠这里的事更重要些。
刚吃过午饭,木楠就带着自己的笔记本走进书房。
“三爷....”
陈最轻嗯,“先说说港都那边的事,”
“家里没什么大事发生,老爷子有交代,今年过年,会带着老夫人回京...”
“嗯,这事我已经知道了,”
京市的慕容家老宅已经开始准备了,各种造景已经结束,内室和家具一一进场。
“各厂的改革已经结束,已经开始稳步生产了,刚开始只开了一条线...试一试,”
陈最喝着茶,听着他说每行生意的情况,偶尔出声问一两句。
“广市那边的码头也开出来了,砚熙少爷把两边的荒地盖成了商品房,现在已经成了一条夜市街....每天的收益也不少,”
陈最敲了敲桌面,“不错,”
“至于海运...五爷,跟Y国那边建立了合作关系,86后半年走了几趟,很顺...”
“嗯,五叔做生意有自己的门道...交给他不会出错,”
木楠的笔记本再次翻了一页,接着跟他汇报。
翻到最后一页时,他阖上笔记本,等着陈最说话。
陈最啧了声,“那帮老东西,一直拿乔,现在这不挺好的吗....”
“是,您留下的两个方案,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避开了退休的选项,选了第二个....,”
“也不奇怪,他们也不算太老,舍不下权也正常...”
陈最开口道:“既然他们担了这个职,那就好好利用,让我们的人跟着好好学...随时准备替代他们....”
“北角山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