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688章 熊廷弼三起三落的第二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8章 熊廷弼三起三落的第二起

【萨尔浒的惨战,辽东经略杨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尤其是萨尔浒的惨战,是大明王朝自“土木堡之变”后,170年以来最惨重的军事大败,这样的责任杨镐知道,自己担不起。】

【自己若是担下来,自己不仅官位难保,随时都会被下罪处死的可能。】

【当初在朝鲜战场上,因为指挥失误,导致“蔚山之败”,就被弹劾罢官,闲赋居家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大明朝廷的官场,在急速变化的过程,而杨镐能在二十年后,再次能担任辽东经略这样的一方大员。】

【对杨镐来说,是他此生,仅有的机会了。】

【因此,杨镐在得知,西路军大败,杜松战死时,手中的茶盏“哐当”坠地,茶水溅湿了案上的舆图。】

【此时的杨镐,坐镇在沈阳城中,虽说西路军大败,杜松战死,若是其它三路军能取得大胜的话。】

【那么对杨镐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的战果。】

【因此,杨镐在心里希望,此时的三路大军的主将,能够表现超常,取得惊人的战果。】

【其它三路主将,最好在这个时候,都不再按照原来制定的作战计划行事。】

【最好的结果,就是马林,李如柏,刘綎三人,都能在这个时候,打破原有的常规,敢于行使“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应变能力。】

【只要另外三路大军,都能取胜,就能稳定住整个战役的局势,甚至能兵临赫图拉城下,那就是大功一件。】

【这样一来,西路军与杜松战死,也是值得的。】

【若是真能这样的话,对他杨镐而言,那也是功大于罪的一件功绩,届时有可能将,西路军战败之罪,都推在杜松的头上。】

【然而,也仅仅过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北路军马林又被努尔哈赤击败的消息传来时,杨镐再也不能内容与淡定了,也不敢再存在幻想了。】

【杨镐立即派出快马,前去向东路与南路军传令,让其赶快撤军。】

【当向东路传令的快马,正要出发之时,一直在苦思应对之策的杨镐,脑海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有了念头之后,杨镐也不再犹豫,立马将传令快马的士兵拦下,换成自己的亲信前去传令。】

【虽说,从沈阳出发给东路军传令,有着数百里的距离,正常派遣快马传令,也不一定能传到。】

【但,万事就怕万一。】

【虽说,杨镐与刘綎是旧识,也有着在朝鲜战争中的一丝联系,但刘綎毕竟是由东林党力荐之人。】

【刘綎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自然要比自己强。】

【而自己,之所以能在20年后,再次担任辽东经略这一要职,也多由浙党一派的举荐而来。】

【因此,杨镐的再度入仕为官,已经与浙党官员之间的联系,已经是相当的密切了。】

【虽说,杜松,李如柏,马林,三人都是大明北军武将,与刘綎这一个南军武将,存在军事上的争斗。】

【但马林,却是浙党派系的武将,加上刘綎又与东林党密切的武将。】

【因此在辽东地区上,刘綎与支援而来的南军,在辽东的的待遇与补给,却是最差的。】

......

【杨镐将传令士兵,换成自己的亲信,就是为了确实,自己送出去的撤退命令,不能及时的送达到刘綎的手上。】

【因为,此时的杨镐,已经推测出,此次战役,明军的败局已定。】

【这一次,自己一定要为自己找好一条退路,要为自己开脱。】

【这不是简单的退路,很有可能会是自己的一条活路。】

【于是,杨镐便是选择了投向了浙党,与要浙党进行捆绑。】

【因为,浙党党首方从哲,就是在战役爆发之前,立主催战的主要官员之一。】

【到时,自己要只咬死,这场战役的大败,主要原因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而造成的,那么自己或许就能逃脱死罪。】

【于是,杨镐连夜遣心腹携密信赴京,直奔方从哲府邸。】

【信中避开战败细节,只说“辽事棘手,非赖中枢主持不可”。】

【并承诺:“若蒙首辅保全,镐愿遵浙党意,清汰辽东军中‘异己’(暗指东林党支持的刘綎等将),军饷调度悉听户部浙党主事裁决。” 】

【同时,还在密信的最后指出:战役的大败,皆因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此时,担任大明内阁首辅的方从哲,正愁辽东战事,这一巨大的利益,浙党无从下口之时,杨镐的密信,顿时大惊。】

【于是,方从哲立即找来浙党亲信,进行秘议。】

【最终,在大明文官集团,默契的配合之下,“萨尔浒战役惨败”的主要罪责,都被推出了大明各路主将的身上。】

【而杨镐作为辽东经略,本应承担最为主要的责任,但其背后浙党势力支持与维护之下,暂时逃脱了死罪。】

【但仍然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罢去了杨镐辽东经略之职,令其返回原籍。】

【毕竟大明的朝堂,并非只有浙党一派,在大明武将的问题上,那是他们利益与目标,都是相同的情况下,他们会合力同心。】

【当大明武将承担了战败之后,那便是大明文官集团之内的,内部争斗了。】

【若是,已经投入浙江的杨镐,不被处罚罢官的话,那东林党与其它党派是绝不罢休的。】

.......

【内阁首辅方从哲,在萨尔浒之战后,大明朝廷在进行追责问罪之时,方从哲主动提出,愿意辞官请罪。】

【然因,明神宗朱翊均不想被牵扯与担任催战之罪,并没有同意方从哲的辞职请愿。】

【因此,在大明朝廷中,曾经参与过催战的官员,形成了一种捆绑,而再之后与明神宗朱翊均串联与捆绑。】

【这也造就了,“萨尔浒惨败”可以是很多种原因,而造成的惨败。】

【但绝对,不能是因为催战,而造成的惨败的原因之一。】

大明神宗界。

民间:

有百姓震惊道:“天啊,这朝廷里的水,真的是太深了,那文官老爷们的手段,真是太恶心,太让人愤怒了。”

有百姓叹道:“怪不得,大明的武将们,斗不过那些文官了,就这种勾心斗角,利益捆绑,暗中勾连的手段,有几个武将能玩的出来?”

有百姓亦说道:“所以,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其实我们大明王朝的结局与下场,基本是和那宋朝是一样的。”

“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大明在对外战争方面,一直都是以强硬为主的,不像那宋朝那么软弱可欺。”

有人点头认同道:“敖英的笔记《东谷赘言》中言语: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

“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

“而后世我们大明的最后一位天子,在国破家亡之时,践行了君王死社稷之举,就不是那宋朝可比的。”

“而在天道的后世之中,而在后世大清时代,还有反清复明之举,这是宋朝能比的吗?”

“况且,我们大明的威名,似乎还传到了大清之后的后世。”

“我觉得吧,我们这一世的大明王朝,其实,还是有救的....”

人群中有人在这里喊道;“清除大明贪官,还我大明乾坤~!”

......

大汉高祖界。

汉高祖刘邦淡淡道:“一群在刀口上舔血的武将,居然,被一群专研勾心斗角的腐儒文官着鼻子走,这大明真是可悲~!”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咬牙道:“可恶啊,老子真想去到那个时代,将那段儒腐全给砍了。”

......

【虽说,在萨尔浒惨败后,杨镐逃过了一劫。】

【但是,让杨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三个月后,他真正的劫难,才开始降临。】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努尔哈赤带领数万后金八旗兵突袭了开原城,守将马林战死,辽东防线正式崩溃。】

【此时的辽东局势,突然就从一个各大党派极力争夺的“香饽饽”,变成了一个谁都不愿接手的“烫手山芋”。】

【最后,在御史杨鹤的上疏上,力荐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称其“晓畅边事,才识胆略足以肩此重任。”】

【杨鹤的举荐,立即得到了朝中多数大臣的支持。】

【此时担任吏部尚书的赵焕,认为熊廷弼“知兵善战,可救辽东之急”。】

【而此时的明神宗朱翊均,身体每况愈下,其寿命,也仅仅剩下一年有余。】

【又在连遭萨尔浒,开原之败后,急于扭转辽东颓势,遂在同年六月下旨,任命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接替此前被罢官的杨镐,主持辽东防务。】

【而这,便是熊廷弼在天道历史进程中,三起三落的,第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