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 > 第188章 “脉络论”洗礼后的宁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脉络论”洗礼后的宁静

离开剑拔弩张的石林,清瞳带着三位老祖宗乘坐舒适的旅游巴士,前往下一站丽江。

王莽自从被刘秀一番“脉络论”洗礼后,安静了不少,大部分时间都望着窗外发呆,偶尔看到某个梯田或者水库,眼神才会闪烁一下,不知道又在脑补什么改革大计。

刘秀则拿着一本清瞳给的《云南风物志》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和清瞳探讨一下当地的少数民族政策,俨然一副学术考察的架势。

武则天则对巴士本身很感兴趣。“此物虽不及轿车舒适,却能载众人同行,效率颇高。若用于迁民或运兵,倒是不错。”女皇陛下的思维总是这么富有战略眼光。

清瞳悄声回复:“陛下,咱们这是旅游团,不是军事后勤考察团……”

【秦始皇嬴政: 如今我大秦的道路亦是如此平坦,就是还缺一辆大巴车!】

【隋炀帝杨广: 哼,路尚可,然沿途景致单调,不及朕之龙舟下扬州,锦帆过处,繁华千里。】

【汉高祖刘邦: 秀儿,看这山势,可像咱当年打游击的地方?就是树多了点。】

【明太祖朱元璋: 山多地少,百姓何以谋生?看来后世治国,确有独到之处。】

【唐太宗李世民: 观此山河气象,民生想必安定。善,大善。】

【宋徽宗赵佶: 天际云霞变幻,颇有丹青意境,妙啊!若以瘦金体题诗其上...】

【元太祖铁木真: 地方太小,跑不开马,憋屈!】

清瞳:“……”

始皇陛下,想要车直说,倒也不用这么委婉。

抵达丽江时,已是傍晚。

安排好住宿的是一家精心挑选的、兼具纳西族特色和现代舒适度的庭院式客栈。小桥流水,垂柳依依,古老的纳西民居与现代设施完美融合。

一踏入古城,踩着光滑的五花石板路,听着耳畔潺潺的流水声,看着远处暮色中巍峨的玉龙雪山,就连一直绷着的王莽,神色都不自觉地放松了些。

【汉武帝刘彻: 此城格局小巧,防御堪忧。不过景致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康熙帝玄烨: 融汉、藏、白、纳西之风于一城,能和而不同,不易。】

【雍正帝胤禛: 街道洁净,水道通畅,管理看来颇费心思。朕心甚慰。】

武则天对客栈的庭院布局很满意,她站在二楼的走廊上,凭栏远眺雪山轮廓,微微颔首:“闹中取静,古朴中见精致。此地主人,是个会享受的。”

晚餐是地道的纳西美食。

席间,王莽对丽江粑粑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着里面的馅料和烤制方法,似乎想分析出点社会经济指标来。

刘秀则对三文鱼能从遥远的大海变成高原餐桌上的美味感慨不已,甚至中途还又点了一份。

【乾隆帝弘历: 此鱼似是洋货?竟也入了滇菜?看来后世海禁已开,甚好,甚好!朕当年便知……】

【隋文帝杨坚: 吃食倒是丰富,只是不知赋税几何?】

武则天对逛街购物兴趣不大,她的注意力完全被古城里形形色色的女性所吸引。

她看到穿着纳西族“披星戴月”服饰的老奶奶坐在门口悠闲地晒太阳,手里做着传统的手工;看到穿着时尚的年轻女孩开着直播,用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向全世界介绍丽江的风土人情;看到妆容精致、指挥若定的女店主在打理生意;看到背着画板、眼神自信的女艺术家在写生……

女皇陛下没有像在昆明时那样只是远观,而是主动走上前去交谈。

她先是和那位晒太阳的纳西老奶奶用简单的微笑和手势交流,虽然语言不通,但那种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似乎有某种奇妙的共鸣。

接着,她驻足观看一位女画师写生,看了许久,才轻声用清瞳教的现代汉语问道:“姑娘,以此技艺为生,可艰否?”

女画师抬头,看到一位气质非凡的“阿姨”,笑着回答:“还好呀,喜欢就不觉得难。现在旅游发展得好,喜欢我们画的人挺多的,能养活自己。”

武则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北魏冯太后: 武家妹妹看来感触良多啊。女子能自食其力,不依附于父兄夫君,方是立身之本。】

【辽国萧太后: 然也!掌权理政与持家立业,其理相通,皆需魄力与智慧。】

最让武则天驻足的,是一家规模不小的银器店。

店主是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干练利落,正用流利的双语向一群外国游客介绍纳西银器的工艺和文化。武则天听得入神,等游客散去,她走上前去。

“店家娘子,管理此店,不易吧?”武则天问道,语气中带着一种同辈论交的平等感。

女店主见这位客人气度不凡,也乐意交谈:“是挺操心的,采购、设计、加工、销售、员工管理,方方面面都要顾及。不过习惯了就好,看着自己设计的作品被客人喜欢,很有成就感。”

“家中子女何人照看?”武则天想起了自己当年在宫中的不易。

“我先生也在店里帮忙,孩子上学有老人搭把手,我们俩分工合作呗。”女店主爽朗地笑道,“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武则天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过一丝极亮的光彩。她没有再多问,只是仔细看了看店里的银器,然后对清瞳说:“清瞳,朕想买一件。”

她最终挑选了一把雕刻着东巴文吉祥图案的银梳。

弹幕此刻稍微安静了一些,似乎不少女性帝王和后妃都在默默观察。

傍晚,四人坐在客栈的茶室里,窗外是古城的灯火和潺潺水声武则天摩挲着那把银梳,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力量:

“清瞳,昨日在石林,看巨君与光武陛下论道,朕在一旁思量良多。”

刘秀和王莽都看了过来。

“朕一生,掌权、称帝,历经无数腥风血雨,踩着多少荆棘才坐上那至高之位。”武则天的目光似乎透过窗户,看到了遥远的过去,“彼时,朕以为,权力在手,生杀予夺,便是力量的极致。唯有站在最高处,才能让天下人,至少让天下女子,看到一种可能。”

她顿了顿,将目光收回,落在手中的银梳上,语气变得柔和了许多:“但今日,在此地,朕看到了另一种力量。”

“朕看到那年迈的妇人,可安享晚年,不受冻馁;看到那年轻的画师,可凭技艺立足,不仰人鼻息;看到那银店的女主人,可与夫君共担家业,畅言欢笑。她们或许不曾执掌江山,但她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昔日朕称帝,可谓孤身奋战,宛若在暗夜中点燃一支火把,光亮虽耀眼,却也孤独,且不知能照耀多远。如今见这万千女子,皆可如繁星般,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散发光芒,虽不似日月夺目,却汇聚成璀璨星河……方知真正的功业,非一人天下独尊,乃是开创一个时代,让万民,让这天下间的女子,亦有机会凭自身之力,绽放光华。”

这番话,没有豪言壮语,却如同丽江的流水,温柔而有力地冲刷着听者的心田。

这是女皇陛下从孤高的权力之巅,回归到对群体命运关怀的深刻感悟。

弹幕瞬间爆炸!

【汉高后吕雉: 武曌此言,深得我心!女子为何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西汉窦太后: 繁星璀璨,胜于孤月独明……说得太好了!】

【宋仁宗赵祯: 皇后方才言,恨不能生于后世……】

【明成祖朱棣: 朕的皇后若在,定与武皇有说不完的话。】

刘秀闻言,郑重地点头:“武皇陛下有此感悟,实乃天下女子之幸,亦是治国之道的新境。民强则国强,民之活力,不分男女,皆是国本。”

王莽似乎也被这番话触动,难得地没有唱反调,只是低声嘟囔了一句:“解放生产力……或许也包括解放女子之力……当初怎未多想……”

或许这也是她想让古代的老祖宗们来后世的旅行的真正原因吧!

“陛下,”清瞳微笑着说,“明天的行程,我们会去感受更壮丽的自然之力。相信又会是不一样的体验。”

武则天将银梳小心收好,脸上露出了此行以来最轻松、也最真实的笑容:“甚好。朕已开始期待,这繁星之后,又将见到怎样的天地了。”